APP下载

探析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困境与出路

2019-04-17王婕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2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出路困境

王婕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呈现出了崭新气象。但距离实现“风清气正”这一目标,仍然面临着党内腐败、懒政问题频发,党内政治生态治理机制构建不足的现实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就要塑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氛围,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态机制。

关键词:政治生态;困境;出路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在新时期履行和承担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从严治党根本性问题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 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

党内政治生态是将生态学中的相关概念引入政治学中所产生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指存在于一定社会政治环境之中的党员干部之间以及党员干部与各级党组织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状态和发展态势,具有导向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属性。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有利于保障更好的完成执政使命,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一、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困境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党在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征途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内政治生态呈现出了崭新气象。但同时,我们党也深刻的意识到,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现阶段的成绩只是表面的,距离实现“风清气正”这一目标,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一)党内仍存在腐败、懒政等不良风气,旧疾难除

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未停歇的态势下,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却依然存在,说明了问题的严峻性和有关部门有效监管的缺失。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一把手带头贪污,买官卖官,把“乌纱帽“明码标价的当作商品出售。党员干部带头腐败,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视作儿戏,那么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政治风气必然走向腐化。官员并未建立起不敢腐败的意识,而是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能逃脱法律制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受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等传统思想的熏陶,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官场上拉帮结派、组建小团体等行为屡禁不止,很多人以跟高级领导是一个队伍为荣,互相扶持,建立自己的政治帮派。对自己本职工作不热衷,却对找靠山、搞关系十分上心。最后政治工作没做好,关系网却建立的盘根错节。

为政一方,却只顾明哲保身的官员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官员信奉不做事、少做事就不犯错、少犯错。一些官员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对于地方上、部门里存在的真正问题避而不谈,不辨是非,不去触及问题的实质,得罪人的工作互相推。将本职工作视作升官发财、攫取利益的工具,一味满足个人野心,忽视群众所想所需。当真应了一句古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部分单位或个人组织性、纪律性不强,选人用人上仍旧存在导向错误的问题。部分岗位内定人选,选人用人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动用关系安排子女就业,安排亲友进入公务员队伍,干部升迁过程存在潜规则,只有送钱才能升官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官场规矩。长此以往,严重破坏了人才录用的正常秩序,也使得一些无力担当大任的人钻空进入一些重要岗位。

钱权交易、官商勾结现象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党政官员与商业性活动联系在一起时,对公权力的监督就必须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否则,权力就会被不可避免的滥用。长此以往,国家利益必然受损,人民的正当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二)党内政治生态治理机制构建不足,执行不力

党内公共权力运行紊乱,存在公私不分现象。官员的任免,相关人员的升迁或职位的变动,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缺乏外部的监督,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极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任用,使得人民群众获取不到充足的信息,最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党内政治生态缺乏协同配合,各部门之间衔接不顺畅。不同党政机关单位之间、同一单位不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信心互通工作不充分,不完善,不及时。忽视了事物的整体性原则,各扫门前雪,导致许多本该交叉管理的事务,最后无人管理,秩序混乱。

党内政治生态缺乏应有的监测机制与预警机制。许多党内不良风气早已冒出苗头,但始终未出台相应的监管机制,也未对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预案准备,导致许多党政官员放松警惕,认为可以侥幸逃脱法律制裁,为所欲为,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党内政治生态也应及时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对党内人员是一种警示,也是对自身执政能力的一次提升。

二、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路径

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需要把握从个人到集体,从行动到思想,层层递进的治理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秩序,有利于保障党内良好政治生态机制的稳步构建,有利于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氛围。

(一)塑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氛围

要大力表彰和宣传一些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不断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只有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的同志,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先进典型的事迹可以影响更多的党员干部,让他们在这样洁净的氛围中,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在树立正面典型的同时,不能忽视党风廉政教育中心的建设,要在教育中心专门设立贪污腐败、懒政庸政落马官员专栏,定期更新,并组织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参观学习。用血淋淋的事实在党内人员心中烙下印刻,让凡腐必抓、凡贪必抓的思想深入每个人心中。

要让自我监督,集体成员互相监督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每个党员干部不仅要守好自身的底线,更要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建立起互相监督的关系,从个人到集体,都要把维护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氛围作为一种责任和一种担当。制度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只有在每个人心中都种下清正廉洁、奉公执法、权力公开的种子,才能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行。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态机制

建立党内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让权力的运用透明化、公开化。选贤举能,严格把控选人用人的制度规范。凡是涉及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必须公开透明招标、招商,让一切流程都合法化、合理化,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也使得权利得到了有效监管,避免了政商勾结和权力滥用。

进一步提高各职能单位的通力协作能力,让工作的衔接更顺畅。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改善,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这就要求党内各职能单位做到同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相关职能单位要加强沟通联络,对部分交叉管理的事务,共同协商解决,决不能都撒手不管,任其向下发展。同一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也要细致合作,让各项工作的衔接更为顺畅。

建立党内政治生态监测机制与预警机制,从源头上治理歪风邪气,还党内政治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改革党内政治生态治理机制,使其从源头上遏制不良风气,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督和惩戒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有阳光下运行。设立多重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平衡的事件,可以及时治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人民日报,2014年7月1日(01)。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人民日报,2016年6月29日(0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77页。

[4]中共中央紀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5]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夏美武:《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研究——基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王习贤:浅析新型党内政治生态的构建与优化,《湖湘论坛》2015年第6期。

[8]何序哲:优化党的政治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9]牛君,季正聚:试析政治生态治理与重构的路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10]李斌雄,姜向红:当代中国构建廉洁政治生态的价值、问题和对策,《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出路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