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路径
2019-04-17韦彪徐晨
韦彪 徐晨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层次思考,其关于人的本质与发展的论述,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大学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出发,以“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发展的人”为研究切入点,将大学生放在社会历史的存在与发展中进行考察,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塑与建构路径,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發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大学生价值观;建构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涵与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提出关于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双重批判,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将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进行界定的,其内核在于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个人不是历史往前推进的工具,而是因为人追求和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才形成历史。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基于马克思对人的内在本质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重塑和建构大学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第一批00后大学生已经步入大学,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形成与确立的阶段。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高校学生价值观引领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发展的人”存在的本质和价值,以此来重塑并建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1.现实的人:肯定个人价值的存在
在研究唯物主义学说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事物的进程与思想的进程相一致,而人类的存在与其思想相互依托。面对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②唯物史观继而提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历史存在的前提,决定了社会历史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但是这种存在的个人并不是虚拟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所谓“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认为,具有四个方面的现实规定性:其一,“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其二,“现实的人”往往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三,该物质生产活动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其四,“现实的人”同时还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对物质生产活动进行不断的“扬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将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前提与价值尺度,充分肯定了个人价值的存在。
2.实践的人:体现个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社会关系中的人作了解释。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也即“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以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为价值尺度,提出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 ③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④的阶段,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 ⑤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实践道路,指出了实践的人的目标与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在其阶段发展过程中作为价值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的超越,并将人的主体价值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
3.发展的人:发展意义上的个人
人作为一种未完成意义上的存在,也即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活动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完成了一项活动后,会接着要完成另一项活动。这种未完成意义上的存在,是人得以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重要属性,且处于绝对的运动之中。个人在完成每一项活动的时候总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创造,最终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水平的提高,处于运动中的人也在逐步完善,因此,人类从偶然的个性走向必然的自由,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中的人类将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⑥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审视和反思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离不开在价值观重塑过程中对“人的异化”问题的探讨。一些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与认知水平的差异,其社会活动易受外在“强迫性分工”的制约,导致被自己提前预设定的目标所控制,个性无法自由全面地发展,而是在某些领域内片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价值观重塑与建构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尝试从“现实的人”、“实践的人”以及“发展的人”等三个维度对价值观问题进行探讨。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从“现实的人”角度来看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现实的人”的规定性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下,某种程度上让人失却了其“扬弃”的现实可能性,个人渐趋成为谋取自身利益、满足身心欲望的工具,并被这种目的和欲望所控制和驾驭。这种工具性追求,让人逐渐成为异化的产物,逐渐摒弃人生目标的终极价值,放弃了“现实的人”的主体价值。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其价值体现在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上,即处于社会历史活动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反观一些大学生在处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个人实现价值的目的和手段发生异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断出现。
(2)从“实践的人”角度来看
在逐渐形成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大学生如何去评价自己,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做到“扬弃”,在于以现实为基础的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学会怎样面对客观存在的异化,并实现批判和超越。反观当前一些大学生,容易盲目扩大价值主体的能动性,认为存在于客观现实中的可能性都具有可实现的基础,并作为个人发展成长的信念,进入到盲目的自由化、无序化的发展,继而引发一些大学生容易失去自我,形成严重的信仰危机。同时,一些大学生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容易忽略实践,脱离客观实践的制约与规律。因此,这种以“盲目的、无序的实践”为准则的大学生价值观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实践本质”。
(3)从“发展的人”的角度看
作为“未完成意义的存在”,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处于运动和发展的状态,并进行着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但在异化的状态下,人呈现出来的需要,逐渐变成了“异己力量” ⑦,实现自己私人目的或满足欲望,进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未完成”走向分解与破碎,并在碎片化、平面化的生活世界走向平庸,甚至成为“非人”,被异己的力量所控制。研究发现,一些大学生身上的“泛娱乐化”倾向,即建立在享受主义、消费主义基础上的易低俗、易冲动、易冒進、易失序的特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运动与发展的断裂,也就造成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被控制”,继而陷入“否定-肯定-否定”的怪圈。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原因
(1) 文化冲突中的理想信念缺位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知识和生活在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个体化、差异化和碎片化趋势。教与学的过程逐步陷入功利主义,唯有利益才是知识生产和技术学习的目的,生产和学习也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最大,其批判和解构的策略对理性的消解可见一斑。一些大学生容易在“未完成”的状态中逐渐失去自我,走向“去中心化”、碎片化,并引发信仰危机。
(2)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选择缺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强大的现代生活压力,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趋向于人格的二重化,即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处于相对分裂状态。市场经济减少了生产力发展的羁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竞争方式,对价值观正在形成和确立阶段的一些大学生来说,出现了价值选择的个人主义倾向、价值标准的拜金主义倾向,价值目标的实用主义倾向以及价值最终实现的庸俗主义倾向,个人的存在状态逐渐以原子化的特征呈现,人的存在状态在市场经济中异化。由此,学生对个体实践与发展呈现出整体的不确定性,大学生个体的利益动机、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也就愈加复杂。
(3)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建设缺位
发展是矛盾转化的动力,需要各项制度机制的保障与完善。一些大学生由于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与确立,对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容易不适应、不理解、不接纳。事实表明,许多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层面上出现的疏漏或欠缺,往往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渲染下走向片面,甚至是极端。如果这种疏漏或欠缺长期存在,并且没有应对机制加以约束,少数大学生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也会发生偏颇,甚至是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
1.明确大学生“人的现实性”,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⑧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社会理想、社会运动及社会制度均关乎无产阶级解放与劳动人民幸福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价值观统一体。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存在,对物质生产活动不断的“扬弃”,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异化的负面影响,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享受主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境、重塑信仰。
明确大学生“人的现实性”,要求价值观培育能够坚持主导型与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统一的原则、内化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多样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由个人自觉到群体自觉的基本走向,具体培养的路径包括:一是提升学生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自觉;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效性;三是丰富社团活动,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广度与深度;四是创建校园文化,营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五是搭建网络平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平台与载体;六是开展社会实践,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知行合一。
2.激发大学生“人的实践性”,树立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塑在于正确认识自己作为价值主体的定位及责任。所谓价值主体,是针对事物本身的重要程度和需要程度进行判断的主体,也即“谁”。
我们认为,价值主体的观念是通过自身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不断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涉及到主体是谁的问题。新时期,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其形成过程呈现出自我意识由觉醒到抽象再到具体、由社会本位逐步向个人本位倾斜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亟待需要将原有的困惑与迷茫变成理性的认识。因此,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重构,必须树立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突破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相分裂的状态,并以此作为走出价值困境的突破口,挖掘出大学生作为“人的实践本质”⑨,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充分发挥价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实践的,需要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具体来说,一是树立大学生价值主体意识,培养价值选择能力,知道“谁”在选择,选择什么。树立主体意识的实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责任能力,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转变成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二是树立大学生价值认同意识,建立在价值主客体之间、在价值行动的对象上,寻找共同的价值观,培养个体与整体相融合的认同品质;三是树立大学生价值交流意识,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相互交流,合作共赢的意识。
3.实现大学生“人的发展性”,拓宽价值观形成与建构路径
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一种未完成意义上的个体,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需要将自身处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完成自己作为社会人的价值,并不断完善、提升和发展自己,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克服异化的实质,人不是自己创造物的附属品,而是成为真正的人,成为感受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的人。我们在大学生价值观重塑与建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教育载体、平台和手段的作用,鼓励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渐完善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掌握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各种本领,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促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是在培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坚定自我的价值追求、提高作为主体价值人的发展层次和生命质量,否定任何宣扬颓废,鼓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才能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⑦姜迎春:《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人学价值》,《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⑨林孟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当代实践——从育人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