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2019-04-17吴军岭
吴军岭
摘 要: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推动物理课堂效率的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观念。只有从本质上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学效率,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反思与创新;综合素养
一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为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预留充裕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领略自主学习的乐趣,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印象。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在讲解操作步骤之后,应给学生预留一些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操作、探索,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其次,教师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引导性的预习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进而在课堂讲解时,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最终形成独特的知识印象,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脉络。
(二)建设开放课堂,合理引进信息技术
建设开放型教学课堂,需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托,有针对性地选择物理知识的主干内容,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开放式交流。这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体现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精神。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直观、生动等技术优势,教师在建设开放型教学课堂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教师全面认识信息技术,避免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相互配合使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或利用教学工具,创设出具有一定情绪特色、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使学生获取更为多元的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融入一定的生活元素,使之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与沉”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纠正学生原先对浮沉的错误认知,需要教师通过实验进行讲解说明。教师可分别向学生演示:一块木头浸入水中、一个小铁球浸入水中,以及一块石蜡浸入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这些物体大多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加深学生对浮沉的理解。通过这种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采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以使得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维持较高的物理学习兴趣,既能够有效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能够消除综合能力较低层次学生的抵触情绪。
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应深入学生群体中,以全面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最为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分层教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要照顾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另外,教师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譬如低层次的学生只需达到基础的课标要求;中层次学生需拥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层次的学生需严格要求自己,在完成基础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这种层次分明,又有递进关系的分层教学法,可以使全体学生达到物理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又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采用探究式教学
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地位,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创新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建立在师生能够产生较强的思想共鸣基础上,以有效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使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产生思维碰撞与共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以加深对相关知识內容的记忆,总结出物理知识的学习、记忆规律。
总之,初中物理知识大部分是实验论证得来的,即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应切实把握这一特点,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创新。通过参与现实生活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