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智慧的学校管理者
2019-04-17张敏
张敏
摘 要:说到学校管理,它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搞好学校管理,协调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促进家校共育……是每个学校管理者的职责。
关键词:学校管理;家校共育;职责
一 第一个关键词:爱
(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变“要我做什么”为“我要做什么”,把教师工作當作一份事业来做。只有对这份事业充满了憧憬和热爱,才能每天充满激情地投入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中。
(二)对学校教职工的博爱
学校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任务能高质量地完成,离不开每位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必须用博爱的精神去对待每一位教职工,用欣赏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教职工,用爱的语言督促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才能促进学校教职工形成团结、上进的氛围。
(三)对孩子无私爱
每天对孩子充满爱,学会用一双充满爱的眼睛看待每个孩子,并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个教职员工,才能真正管理好学校,管理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描绘什么,以后上面就会呈现什么。一句爱的语言,一个爱的眼神,一个爱的手势,也许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二 第二个关键词:责任心
学校管理者需要责任心。学校的发展、安全、卫生等情况,每位教师的情况,每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学生家长的情况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管理者去认真了解、分析、制定对策,我们会比其他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有一颗责任心,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这样才能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三 第三个关键词:学习
(一)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拥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管理者要给全校教职工提供指导和帮助,首先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出众,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同时才有能力指导教师,带领学校不断进步。因此,作为管理者,再忙也不能落下教育教学基本功,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法,才不会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四 第四个关键词:目标
(一)学校目标:理清学校发展方向,制定学校长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短期发展目标,并按照目标制定方案,逐步完成。
(二)个人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和工作目标,同时引导每位教职工也确立自己的目标。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树立目标,树立努力方向,人生才会永远充满吸引力,充满朝气。当一个个目标圆满达成的时候,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三)班级目标:引导各个班级确立班级目标。一个班级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我们的班级要发展成怎样的班级,学生要成为怎样的学生,那一定要制定相应的目标。
五 第五个关键词:共识
(一)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在教育方针、政策上与教育主管部门达成高度的共识,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开展各项活动时要先和学校领导汇报,获得支持和认可。
(二)学校教职工:学校的发展方向、目标、管理思路、管理方法要获得所有教职工的一致认可。
(三)家长: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更多的是在家里学习,那就需要我们和家长做好沟通,和家长在学生管理方面达成共识。
(四)学生:在教学中、在活动中要和学生达成共识。多让学生参与,多做选择题。
六 第六个关键词:沟通
学会微笑,学会看着别人的优点,盯着自己的缺点。欲抑先扬。
(一)讲究民主作风,建立良好的同事、师生关系
在新时期,中小学生的社会意识、独立自主的个性意识大大增强,他们都过早地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观点、思想都还是幼稚的,偏激片面的,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在工作过程更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维护其自尊,讲究民主作风。
(二)多换位思考。站在教职工、家长、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会用他人能够接受的语言去描述,去表达。
(三)多鼓励,用期待语言和眼神去鼓励每一个教职工、每一个孩子,并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位教职工。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进步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四)学会与家长做好沟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优秀的。那么在和家长沟通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特点,欲抑先扬。
结语:
学会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放低自己,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培养兴趣,结交朋友,学会倾诉,调节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管理好学校。
参考文献:
[1]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毛亚庆.知识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创新[J].教育研究,2003(6):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