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新时代教育彰显师德师风

2019-04-17李佳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新时代

李佳澎

摘要:新时代赋予了教师职业新的使命——立德树人。所谓“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我们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如何做好引路人?言传身教,以身作责!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与学生面对面的实施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身教重于言教”,而教师的行为常常是最好的教材。

关键词:新时代;立德树人;师德师风

习近平主席《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报告,带领我们开启了“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的讲话中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四个回归”和“两个重要标准”,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

一、如何才算一名新时代的高素质的四有好老师呢?

我的理解是一首先,教师必须是一名品德高尚的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老师必须品德高尚,为学生树立典范。唐代韩愈先生在著名的《师说》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并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意是说凡是得到学问的地方就可作为老师来敬重。反过来说,不能尽到教师职责的就难以让人作为老师来敬重了。

要将师德具体表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忠于教育事业。教师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为学院培养有情操有理想,有思考,有身体的现代化人才。勤勤恳恳、格守职责、不可见异思迁,要立志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

(2)教师必须爱护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我们要学会倾听,多些理解,包容,懂得去欣赏学生。坚持“严、爱”并举的原则,對学生在学习上热心,纪律上严格。关心每一位后进生,对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牢固树立“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等重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观念。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对学生始终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对学生的过失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猛批,甚至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毫不留情面,这样往往会伤了学生的自尊,结果造成师生的对立。当然不否认“严师出高徒”,但要“严”的有理、有章法,绝不可形成学生表面“敬你”,心里恨你的师生关系,这样是达不到育人目的的。教师只有内心开始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

(3)教师必须严谨治学且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一名合格的教师最起码在学科上做到博学,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所以要求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做井底之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将不知以为知,否则既误人子弟更是损坏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在教书方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同样,在育人方面,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敬仰,才有资格对学生实施育人教育,同时也会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教师首先必须为人师表。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命、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必须自觉,高标准要求自己,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健康合格的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风度翩翩,在课下却忽视了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说话随随便便,举止拖拖拉拉,这些都会给自己的人格修养带来很大的削减,甚至会让自己的苦心白费,给学生以“言行不一”形象,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埋下了隐患。因此,要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给学生以模范表率作用,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5)教师必须文明礼貌,有端庄的仪表,举止得体大方。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相连的,其实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了,必将对教书产生很大的促进。但愿我们当老师的都能做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其身亡而其教犹存”,推而广之,做到“其身离而其教犹存”。

还有很重要一条,教师作为中国公民,必须率先做出表率,知法、守法、用法。

二、结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为人师表”是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需要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优秀的品德影响学生,以严谨的作风激励学生,“先做人、后做事”,以学生能接受的师德师风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载体,成为基础榜样的作用。积聚由“教书匠”向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跨越的宝贵潜能。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新时代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