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红色文化视角下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19-04-17孟燕曾路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孟燕 曾路

摘要:陕西红色文化对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红色文化与高校的协调配合力不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单一的挑战。推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建立陕西红色文化德育实践基地,开展陕西红色文化课外实践活动,把陕西红色文化弘扬传承与开展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当代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

关键词: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思想文化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研究生群体作为接受社会思潮最前沿且最活跃的群体,既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思想观念的危险,也存在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对研究生的思想行为具有规范和引领作用,也给当代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强对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习总书记也曾特别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研究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之一,陕西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尤其丰富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红色文化的精髓如“延安精神”、“照金精神”等曾是革命战争年代思想价值观的引领,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融入陕西红色文化有助于提升高校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关注重点是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思想道德的培育较本科阶段大大减少,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培育涉及更少。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发生的由道德危机引发的事件屡见不鲜,如复旦大学研究生向舍友投毒案件,大连某硕士研究生“路怒”捅死司机及其孕妻案件,2014年西安三硕士杀人案等,这些恶性事件,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敲响了警钟。当今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在课堂教学和导师引导,从课堂教学来看,相较于本科阶段,一些高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并未重视,加之教学方法以讲授為主较为单一,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导师均为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往往更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涉及科研道德的教育,但较少对研究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体反映在以下的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育待完善

我国高校在对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公共课,相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而言较为系统。而研究生三年学习过程中,仅有第一年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且课时少。在研究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方面缺乏内容上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均体现的较少,并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以陕西某高校为例,仅仅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纲》一门课程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且也只是泛泛提到,没有达到深层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缺乏。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不足

陕西各地的革命旧址、红色场馆等与高校对于红色文化发挥其育人价值而言十分重要。但由于相互之间欠缺互动,高校对陕西红色文化教育的关注度、重视度不够,未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教学的形式。导师在研究生的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据相关统计,大多数导师均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然而,仅有少数思政类导师鼓励并带领研究生在寒暑假进行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而理工科及其他类导师较少参与此类活动,故而也未在学生思想中引起重视并积极参与,无法形成有效互动。同时,一些研究生在红色场馆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参观内容往往涉及革命战争年代,与当今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差异较大,导致学生学习及研究态度并不积极。参观之后对学生在参观中获得的心得体会检查要求不高,很难将陕西红色文化精神深入研究生意识形态之内,不能较好地体现出陕西红色文化对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因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体现出陕西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缺位

当前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外活动较少。一方面,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以传统的讲授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实践、案例教学等启发式教学尚且不足。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以人数众多的公共课为主,并未对研究生进行不同的专业背景、思维特征而设计不同的教育模式。加之,现今研究生多数为九零后,生源有应届毕业生、在职研究生等,其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具有先对的思想独立性,若仅靠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难以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深入掌握其内涵。另一方面,导师在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以面授为主,辅之以电话、网络等方法,交流内容主要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辅导及探讨,如果学生无不良道德问题或其它问题,往往很难涉及思想政治类的教育,更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陕西红色文化提升了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红色文化有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与“独立”、“解放”、“救国”、“奉献”等意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陕西红色文化时代发展下的产物,红色文化资源又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有效载体,因此将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当代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陕西红色文化生动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陕西红色文化指“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历程以及党组织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形态、规章制度等。”蕴涵着能使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精神,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生动又鲜活的教材,且陕西红色文化中所蕴涵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精神与所体现的党和革命群众的内在品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其人生追求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倡的。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红色文化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二)陕西红色文化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指明方向

当今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青年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陕西红色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开始到壮大不断发展的历程,更是一种值得研究生深入学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并弘扬陕西红色文化不但能够引导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仰,而且对研究生增强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深入挖掘陕西红色文化能使研究生政治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研究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明方向。

(三)陕西红色文化增强了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较多,而高校现在的培育方法主要为理论灌输,此方法稍显僵化、单一,难以提高研究生深入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及有效性。陕西红色文化能够陶冶研究生的情感,滋润其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添感染力。可以利用陕西数量众多的宝贵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印记功能增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以此来创新其培育路径。

三、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一)推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

在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使其融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第一,在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纳人陕西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将陕西众多的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的例子作为思政课的案例进行教学,使其充分认识到陜西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内在统一的关系。第二,充分发挥导师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多的是以导师制的培养方式进行的,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时间更多,关系比一般师生关系更密切。导师的思想、道德、言行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应明确导师重视道德培养的责任,发挥导师在参与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开发关于陕西红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如陕西的某高校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陕西革命史》课程,而其他高校较少开设类似课程或仅为选修课程,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此类课程。因而,陕西高校可开发如“延安精神教育”课程、“照金精神教育”课程等。或通过陕西红色革命的奇闻轶事介绍陕西著名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此外,还可对学生推荐阅读名人传记作为陕西红色文化读本。通过对革命先辈传记的研读,能使研究生对陕西的红色文化得到更深的体会与感染。从而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在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实效性。

(二)建立陕西红色文化德育实践基地

包括以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物质载体为主的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覆盖范围广、数量大。此类资源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教育基地。目前,200多处位于陕西的红色文化资源已经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级政府对已建立的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继续免费开放。与此同时,各高校应与此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期稳定合作并加强与其交流与合作,基地应为高校研究生提供更多该馆的藏书、资料等有效的资源让研究生对陕西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致力于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打造一个坚实有力的实践平台。

(三)开展陕西红色文化课外实践活动

加强研究生课外实践,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陕西红色文化的内涵。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做到“知行合一”,将理论变为实践。所以,一方面,要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中。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利用其课余时间在学校开展红色经典书籍的阅读、红歌会、红色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使他们接受陕西红色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起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另一方面,前往陕西红色文化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方式之一。研究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实践,感受革命老区人民民风的淳朴,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提高爱国主义情感。

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当今时代的发展而言复杂而重要,有必要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而陕西红色文化又恰好为陕西高校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教学载体。应把握好陕西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不断创新整合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理念、培养内容与与培养方法,从而真正提升当代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自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

[2]郑流云.新时期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J].经济与文化,2016(10).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4]万生更,万生新,谭照彦.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党史文苑,2010-09.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