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中经典语言和案例的运用及开发
2019-04-17王黎明
王黎明
摘要: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中皇后皇冠上的明珠,然而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通俗生动、精练的语言以及有趣的、引人入胜的经典案例穿插教学之中,课程就会变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感觉此经济学与想象中的有趣、有用的经济学有强烈反差,兴趣的火花可能会因此而慢慢熄灭,课程的吸引力和学习的效果也会下降。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凝练的语言、经典得当的案例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研究了经济学教学中经典案例和语言的运用与价值,回顾和列举了经济学现有的经典语言和案例以及有开发价值的案例,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学教科书在经典案例和语言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经济学教学中经典案例和语言的运用及开发策略。
关键词:案例;语言表达;运用;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67-02
一、经济学教学中经典案例和语言的运用与价值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很难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建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如果完全用数字、方程、图表,而不用深入浅出的精练语言和案例教学,初学者就会感到枯燥有余,而生动性不足。在国外经济学的教学中,有很多精辟的语言和经典的案例流芳百世。比如人们根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关于投资决策和利己与利他总结出来的,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的原理,关于公共产品的“搭便车”假设,关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人”假设,关于政府功能的“守夜人”假设等。
2.帮助学生记忆和抓住要点。比如用“黄油与大炮的选择问题”来说明机会成本与选择的代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用“分粥原理”说明制度和规则选择的效率,用“低房租与飞机轰炸对住房供给的影响对比”来说明“最高价格”政策的副作用,用“节俭的悖论”、“合成推理的谬误”来说明微观局部与宏观整体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相加,用“囚犯困境”来说明局部理性与整体利益最小化的悖论。
3.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欲望。用“水和金刚石之谜”来说明边际效用与价格的决定作用,用“吉芬之谜商品”的引入来分析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以及总效应,说明这类商品为什么不符合正常的需求规律。
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克林顿—格林斯潘组合”的案例来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为什么会有效解决了财政赤字又实现了经济增长;经济没有衰退,为什么里根和布什政府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反而没有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如何理解我国近年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配合等。
二、经济学现有的经典语言和案例以及有开发价值的案例
见下页表1。
三、目前我国经济学教科书在经典案例和语言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理论深度有余而生动性不足的特点。在理论体系方面,我国借鉴了国外有影响的教科书的构架,并吸收了多种教材的精华,因而理论深度足够。很多部本科的教材,其数学推导和深度都相当于中级水平,但是生动性却有所欠缺。教材对理论所产生的背景和关联知识及脉络走向介绍的比较少,尤其是教材语言的生动性不足和经典案例的缺乏。很多教材通篇没有几个和我国国情有关的案例,国外的案例也不多。不仅案例数量少,质量也不是很高,且更新周期比较长。究其原因,引进的国外教材由于翻译周期等因素,存在引进的滞后性。教材的案例虽然每版都在不断修订,但大多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全盘引入其价值会缩水,而国内案例的搜集、开发和编写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开创性的工作。因此,需要有动力机制来进行激励。而当前很多高校并未在此方面进行较多投入或未对教师进行相关工作予以肯定和激励。
四、经济学教学中经典案例和语言的运用及开发
教师应针对当前我国在经济学教学中比较强调理论深度而忽视来了生动性不足对问题,同时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并且在案例教学及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这些国内外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需要多下功夫。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增加案例教学和背景知识介绍的比例,在初级教学阶段,注重思想性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不仅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注意搜集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还要重视开发国内适合中国国情的经典案例,并运用于教学之中。
高校也要调动教师开发教学案例的积极性。首先,应增强对案例开发的重视。其次,要增加案例開发方面的经费投入。同时,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对于教师教学研究开发的精力投入给予更多的肯定,加大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权重,引导更多的教师把对教学的精力投入放在第一位。此外,还应从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通过建立一些公共平台和知识产权的转让,来共享这些案例资源,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社会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