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发展研究
2019-04-17吴艳贺正楚刘大能陈璇
吴艳 贺正楚 刘大能 陈璇
摘 要 对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构建了互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模型,结合2010-2016年的数据,对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这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①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这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出前期波动性较强、后期协调增长的现象,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波动性更强,原因在于国际竞争力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②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综合协调度指数后期增长快,时间上与两类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相吻合.③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水平前期不稳定,甚至濒临失调,后期逐渐增强,且呈现出了良好协调的状态,为湖南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较好基础.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质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產业互动发展;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F424,F74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Hun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as discussed theoretically,and the interac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Based on the coupled model and the data from 2010 to 2016,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Hun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Hun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oth showed strong fluctu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coordinated growth in the later stage.The fluct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as stronger,becaus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as vulnerable to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②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Hun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index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grew rapidly in the later period,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in time.③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the quality of Hun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as unstable in the early stage,even on the verge of imbalance,and gradually strengthened in the later stage,showing a good state of coordination,which provided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s modern economic system.
Key words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coupling model
1 引 言
2017年,湖南省实现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同比增长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工业结构升级比较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9%,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91.2%;消费结构升级,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增长10.8%;落后产能得到有效治理,原煤、铁合金、10种有色金属同比减产26.1%,11.4%和5.2%.然而,湖南省经济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产业经济增长提速困难,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自2010年达到23%的增速后,2017年下滑到7%,这表明湖南实体经济增长困难;二是产品质量有待提升,2015、2016年湖南省产品质量优等品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了6.4和1.4个百分点,产品质量合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了4.5和2.6个百分点;三是投资结构不太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仅为20.1%,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质量产业比重不高;四是消费需求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2017年湖南省购买力外流金额同比增长11%.十九大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并提出了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构想,强调经济由速度向高质量转变,以此化解现存矛盾问题.
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制造业.2015年11月,湖南省发布《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的通知,提出“强化质量、夯实基础”的基本原则.2017年6月,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快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其发展目标之一是要显著提升供给质量,打造品牌形象突出、质量水平一流的企业和产业集群.目前,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核心技术少,而国际市场是检验产品品质的“试金石”,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品国际市场的反映,亦是质量的国际表现.近期,全球经济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甚至是经济隐患: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经济四处打压,“贸易战”频发,汇率与股市多番变动;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减税政策鼓励制造业“回流”;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世界各国警惕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市场势必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直接表現形式为进出口的波动,而这些产品的供给端,即制造业发展走势也复杂起来.为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提升产业质量,促进产业国内与国际竞争力的同步发展,是发展国内市场和应对非稳定国际市场的良策.另一方面,转变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低端产业的被动思维,协同提升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对于中部地区探寻发展制造业提升实体经济的路径具有一定启示.
2 文献综述
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研究,多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质量”管理思想的研究.近代工业革命的崛起,针对产品生产的精准控制和流程规范的“质量”管理思想开始流行,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质量”又被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企业质量能力是企业组合与质量有关的生产要素,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获取市场绩效的能力,这种能力贯穿于各种企业质量管理实践中[1-2].企业质量管理从内容上又可分为基础和核心质量管理[3],进一步地,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可细分为战略能力、管控能力、运营能力和竞争能力[4].经济模式由“速度”向“质量”的转变,意味着全要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通过质量创新发展质量管理新范式,对要素资源进行系统规划[5].二是产品质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产品质量多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采用企业产品合格率、价格和消费者效用函数进行测算[6-8].实证表明,人民币升值对新进入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9],生产效率、研发效率、市场竞争等因素会提升企业产品质量[10].三是产业质量的研究.有学者采用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模型,通过测定产品单位价值、市场份额和人均GDP,对制造业产业质量阶梯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进行了研究[11].有学者结合经济转型的要求,从速度效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环境、两化融合和人力资源的角度构建了工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12-13].总的来说,围绕企业产品质量的研究较多,有关产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甚少.“中国制造2025”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中国制造业“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亟待解决.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的选择与测算方面.一是理论来源.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各国各产业优势的比较,起初国际贸易视角研究较多.比如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均从价格和成本探讨本国的优势产品.随着理论的进步,20世纪初,俄林和赫克歇尔又提出资源禀赋理论,强调资源禀赋差异在各国产品中的优势.真正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是迈克尔·波特(1990),他采用“钻石模型”全面剖析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指标的选择与测算.采用进出口数据法衡量产业竞争力、产品贸易竞争力、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研究较多,常采用的指标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 Competition)、国际市场占有率(MS,Market Share)、产业内贸易指数(IIT,Internal Industry Trade)、显示性竞争指数(CA,Competitive Advantage),为了评价产业进出口产品的质量,还有学者采用出口产品质量指数、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标进行测算[14-19].上述指标的选择沿袭了国际贸易微观产品的研究视角,有学者认为应该从产业本身进行评价:以传统“钻石模型”为基础,加入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这一新要素,构成“新钻石模型”,从产业环境、产业支撑和产业创新三个维度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20].
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研究不多.一是围绕制造业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1].二是将质量与竞争力概念糅合到一起对制造业进行评价.比如以质量和效益为评价核心,利用“钻石模型”对不同国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进行评价[22].现有研究,对产业发展质量有了一定的探析,多从工业角度,结合国情,强调质量与效益、技术与环境的概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很丰富.但关于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甚少,从区域角度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献几乎没有.
3 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互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3.1 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关系的论证
质量,是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特性的总和,是产品品质的表现,比如手机使用寿命的长短.所以,产品质量往往通过消费者效用函数和价格信息进行衡量[23].产业发展质量与产品质量不同:其一,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产业,后者是产品;其二,研究视角不同,前者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后者基于消费者需求的视角进行衡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强调以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质量与效益并重发展.故而,以发展经济学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三个“变革”的思路,制造业发展质量要体现出:①质量特性.质量与效益兼顾,从微观的制造产品到中观的产业结构,保证现代化制造业朝向合理方向的发展,且保持着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②效率特性.效率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市场机制有效的体现,从市场配置和配套服务可以反映出来.③动力特性.这是制造业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和关键,涉及到了人力资源、创新投入要素的组合与发展.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体现最直观的是观测国际消费市场的反映,通常以进出口产品价格和需求量表现出来,所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一般采用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对微观产品进行测算.国际竞争力的衡量通常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国际市场份额等指标进行测算.
从供给侧来看,制造业发展质量与质量特性、效率特性和动力特性有关,不同于微观产品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制造业发展质量涵盖了产品、产业、要素、制度的综合评价,产业发展质量的好坏与国际竞争力呈正向发展关系;从需求侧来看,制造业产品受国际市场消费者欢迎,需求越旺盛,价格越具有竞争力,出口的比较优势愈加明显,国际竞争力越强,在不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情况下,若产品质量有问题,国际市场反应冷落,通过价格和贸易总额变化传导到产业领域,促进产业发展质量的调整.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数据显示,在公布的31个省份和地区中湖南排名第18位,处于中等竞争力水平,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湖北.2015年湖南在全国31个省份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中排名第19位.湖南地区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除了考虑通过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为省内实体经济发展打好基础,还要承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外开放的思路,重视湖南制造业国际市场的发展.根据前文的推导,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发展关系,二者一个从供给侧,一个从需求侧,一个从产业角度,一个从产品角度,实现协同式发展.
3.2 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指标体系是评价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关系的核心环节.结合前文的推导,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主要从产业层面,对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特性进行设计;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从微观产品视角,结合传统贸易竞争力指标进行选择.指标的选择与设计总体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和可行性三个原则.
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设计(见表1).根据前文对制造业发展质量内涵的理解,从质量、效率、动力三大特性进行指标设计.
1)质量包括制造业高端供给、产业效益和发展速度.高端供给反映了制造业优化的产业结构,是高质量产业供给的主要来源,采用高新技术产业比来表示.产业效益代表了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区域制造业除了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为了保持经济正常发展,还应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用销售产值增速来表示.
2)效率包括制造业市场配置和生产服务配置,前者通过对非国有资本比重的计算,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后者是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比重,代表了制造业可利用的生产投入.
3)动力包括人力资源、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人力资源采用R&D人员比重衡量现代制造业所拥有的创新知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分别采用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数进行衡量.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根据前文的分析,主要从国际需求角度,即制造品进出口的视角进行评价.采用经典而传统的进出口数据法进行分析,包括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1)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包括贸易竞争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反映湖南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指数是湖南制造业产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体现.
2)市场份额是产品在同类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最直接体现,采用湖南制造业产品占世界制造业产品比重进行表示.
4.3 数据处理
湖南省制造业发展质量指标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由于湖南省统计年鉴行业分类及部分指标自2009年以后进行了较大调整,为了保持统计口径一致,采用2010-2016年的湖南规模以上制造业数据进行整理.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8-31].制造业发展质量部分指标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①缺乏制造业销售收入直接数据的获取来源,故采取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进行替代.②制造业R&D经费支出由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之和计算而得.③缺失2013-2016年制造业总产值数据,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故2010-2016年制造业总产值数据采用制造业销售产值进行替代.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和《湖南省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①按照学界常用方法,世界制造业产品对应SITC一分类5~8类的商品.②湖南制造业进出口额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的“主要出口商品总值”和“主要进口商品总值”,通过对主要进出口商品总值下各类目HS编码和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比对,少量商品进行了剔除,从而得到了湖南制造业商品进出口额.
5 实证过程与结论
5.1 实证过程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得到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
根据公式(3),计算出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即两类系统各自内部的发展态势,具体数值见表4.可以看出,2010-2012年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内部發展并不是很协调,各自综合发展水平忽高忽低,2011年制造业发展质量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10年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较高,说明这2个时间点两类系统发展较为协调、均衡.2013-2016年,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自呈现出协调的发展趋势.总的来看,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波动性更强,这与国际竞争力易受国际市场需求、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
根据公式(4)~(6),计算出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及互动发展水平,具体数值见表5.可以看出,2010—2016年,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耦合度一直较高,防止出现伪评价结果,本文结合综合协调度指数与耦合度指数对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2010—2013年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综合协调度指数较低,2013—2016年开始逐步上升,表示两类系统整体协调效应自2013年以后逐渐增强,时间上与上述两类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相吻合.与此同时,2010—2013年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水平不稳定且较低,2012、2013年甚至濒临失调,表明省内制造业供给侧发展与制造业产品国际需求侧发展不协调;2014-2016年两类系统互动发展水平逐渐增强,且呈现出了良好协调的状态,说明省内供给侧与国际需求侧逐渐协同发展.
5.2 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10-2016年湖南省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内部综合发展水平并不稳定,呈现出了阶段性变化,且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波动较大,这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易受国际市场经济、贸易、政治影响有关;2010-2013年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综合协调度指数和互动发展水平都较低且不稳定,2013-2016年以后协调度增强且呈现良好互动状态.为此,本文得出如下启示:①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经济逐渐恢复,2013年以前,湖南制造业发展处于调整时期,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协调度较低,2013年以后,逐渐达到互动的良好状态,相较而言,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更易受国际环境波动影响.故湖南省制造业发展,应重视从国内供给侧入手,保证质量的提升与改革,增强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大程度上减轻国际环境变化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降低对外贸易依赖度.②目前,湖南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协调良好,为湖南省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了较好基础.借助这个机会,湖南省应该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中高端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质量,加强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开发,保证产业发展的动力,由内而外的促进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 LEAVENGOOD S,ANDERSON T R,DAIM T U.Exploring linkag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 innovation[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usiness Excellence,2014,25(9):1126-1140.
[2] MOLINA-CASTILLO F J, JIMENEZ-JIMENEZ D, MUNUERA-ALEMAN J L.Product competence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strategies:the impact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through quality and innovativenes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1,40(7):1172-1182.
[3] FLYNN B B, SCHROEDER R G, SAKAKIBARA S.The impa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Decision Sciences,2007,26(5):659-691.
[4] 程虹,黄颖.不同质量能力企业的质量信号选择偏好分析——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8):59-66.
[5] 程虹,许伟.质量创新战略:质量管理的新范式与框架体系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16,4(3):1-22.
[6] 程虹,田宏邈.工匠精神的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吗?——来自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J].宏观质量研究,2016,4(4):1-10.
[7] 施炳展.中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测度与事实[J].经济学(季刊),2013,13(1):263-284.
[8] HALLAK J C, SCHOTT P K. 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126(1):417-474.
[9] 许家云,佟家栋,毛其淋.人民币汇率、产品质量与企业出口行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5(3):5-21.
[10]施炳展,邵文波.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测算及其决定因素——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微观视角[J].管理世界,2014,34(9):96-112.
[11]刘伟丽,陈勇.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质量阶梯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60-72.
[12]罗文,徐光瑞.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50-60.
[13]徐光瑞.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11):9-14.
[14]HAN I, OH K ,YOO J.Changes in competitiveness of LCD industry of east Asia:from bamboo capitalism to water lily[J].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Review,2012,19(1):15-41.
[15]戴翔.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测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5(1):80-90.
[16]李大伟.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6):5-16+61.
[17]赵东麒,桑百川.“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10):4-15.
[18]杜运苏,彭恒文.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J].财经科学,2008(9):124-130.
[19]朱克朋,樊士德.劳动力成本变动与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基于WTO数据库和各统计年鉴数据库的匹配数据[J].产业经济评论,2017(5):33-45.
[20]曹虹剑,佘文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J].经济数学,2017,34(1):26-30.
[21]李有.出口贸易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5(12):88-96.
[22]杨芷晴.基于国别比较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评价[J].管理学报,2016,13(2):306-314.
[23]张杰,郑文平,翟福昕.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了么[J].经济研究,2014(10):46-59.
[24]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杨春宇.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90.
[25]贺正楚,吴艳,陈一鸣.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5,24(5):157-162.
[26]吴艳,贺正楚.新能源汽车与生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路径及其影响因素[J].系统工程,2016,34(6):35-41.
[27]吴艳,蒋佳林.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中国软科学,2013(5):129-143.
[28]潘红玉,寻舸.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模式变革趋势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78-179.
[29]张蜜.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177-178.
[30]吴艳,杨岚茜.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二元发展[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6(1):57-68.
[31]吴艳.湖南生产服务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数学,2013,30(3):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