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猪病例中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9-04-17吴胜会张世忠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纤毛虫小袋人畜

林 琳 江 斌 吴胜会 张世忠 蔡 羲 林 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州 350013)

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指人或动物排出感染性病原体(如虫卵、幼虫、包囊等)或病原体经过外界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水源等载体发育至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或动物,不需要中间宿主的一类寄生虫,主要包括土源性线虫以及某些肠道原虫[1]。猪场的主要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有似蚓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以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虫等[2]。近些年来,福建省养猪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散养、小规模饲养模式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猪场所代替,相应的寄生虫感染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了解福建省内目前规模化猪场中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全省各地送检的300头病死猪进行主要线虫及相关原虫检查,以期为科学防控福建省猪场的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动物 选择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病死猪300头。按地区分类:福州地区98头,宁德地区65头,三明地区44头,南平地区27头,莆田地区24头,泉州地区22头,漳州地区12头,龙岩地区8头;按日龄分类:哺乳仔猪75头,保育猪75头,中猪75头,大猪75头。受检猪均为患猪或死亡4 h以内的猪。

1.2 检查方法 线虫按照蠕虫学完全解剖法进行检查,虫体鉴定参照有关文献或图谱[3-4];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虫通过镜检粪便或大肠内容物进行检查[3-5];隐孢子虫采用粪便通过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集卵后涂片直接镜检,或对粪便进行过滤、离心后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涂片、染色、镜检[6]。

1.3 时间地点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农科院畜禽疾病诊疗中心。

1.4 统计方法 不同日龄阶段猪的虫体检出率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性。

2 结 果

2.1 300头病死猪中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共解剖化验病死猪300头,其中92头检出有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感染率为30.7%;1头检出有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为0.3%;没有检出似蚓蛔虫(人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以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检出结果见表1。此外,还检出一些非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包括16头检出猪球虫(检出率5.3%)、14头检出猪三毛滴虫 (检出率4.7%)、8头检出猪疥螨 (检出率2.7%)、7头检出细颈囊尾蚴(检出率2.3%)、5头检出猪蛔虫(检出率1.7%)、4头检出猪鞭虫(检出率1.3%)、2头检出猪血虱(检出率0.7%)、1头检出猪弓形虫(检出率0.3%)。

2.2 不同日龄阶段猪感染情况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哺乳仔猪、保育小猪、中猪、大猪4个阶段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检出头数分别为8头、48头、26头和10头,相应阶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7%、64%、34.7%和13.3%,其中保育小猪组的检出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中猪、大猪和哺乳仔猪。通过生物统计,保育猪组与其他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哺乳仔猪组与大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保育猪组、中猪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中猪组与其他3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大猪组与哺乳仔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保育猪组、中猪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隐孢子虫只有在哺乳仔猪组中检出1例,其他日龄组均未检出。

3 小结与讨论

本次共检查300头病死猪,其中有92头检出有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感染率为30.7%。各日龄阶段猪均有检出,以保育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中猪,大猪、哺乳仔猪也有感染,相应的检出率分别为64%、34.7%、13%和10.7%。在哺乳仔猪组中检出1例隐孢子虫感染,相应的检出率为1.3%。而似蚓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以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虫等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均未检出。

结肠小袋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感染猪和人,有时也感染牛和羊[4]。在猪场,该虫是一种常见的原虫,在不同地区、不同猪场其感染率有所不同。肖玉梅等(2009年)报道湖南长沙地区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38.5%[7];叶润全等(2005年)报道广东珠三角地区集约化猪场乳猪、保育猪、生长猪、育肥猪、种猪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检出率分别为 0.7%、55.7%、92.91%、88.42%、73.91%[8];林琳等(2011年)报道福建省部分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母猪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检出率分别为3.1%、57.8%、39.0%和 50%[9];罗才庆等(2012年)对福建省龙岩地区7个猪场进行调查,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检出率为3.87%[10]。检出率的差异经分析与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卫生条件、采样数量、粪便保存时间等均有关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人也是一个重要的肠道寄生虫[11],感染人体后会导致部分体弱患者出现腹泻症状,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在平时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受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感染的水源或食物有关。据毛玮等(2013年)报道,人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达0.04%[2]。结肠小袋纤毛虫的防控,一方面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特别是猪群转栏后要彻底清洗猪舍的污物,并保持干燥7~14 d,防止猪场的饮水和饲料被粪便污染;另一方面在易感该虫的日龄段,可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或微生态制剂,使小猪的肠道内环境保持酸性状态,能有效抑制该虫的繁殖[12]。该病的治疗可采用地美硝唑(按每1 000 kg饲料添加 200 g,连喂 3~4 d)进行治疗。此外,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或乙酰甲喹对该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3]。鉴于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一种重要的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猪场要做好猪粪的无害化处理,禁止采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或污水直接用于施肥或浇灌。

表2 不同日龄段猪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情况

隐孢子虫是多种脊椎动物的新生仔畜或新生婴儿共患的一种新型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5],大小为5~6 μm,多寄生于动物的消化道,有的寄生于呼吸道,多为隐性感染,临床上常与其他肠道疾病并发感染。目前我国有记录的隐孢子虫种类有13种,其中常见的有微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鼠隐孢子等[14]。患畜和带虫畜是重要的传染源,粪便中的卵囊污染饲料、饮水、土壤,又经消化道感染其他动物造成疾病的流行发生。隐孢子虫主要感染幼畜,据报道我国某些牛场的犊牛,该虫的感染率高达85%[15];此外,在散养的羊场,感染率也较高[4]。该虫对婴幼儿的影响也较大,据陈豪等(2002年)检查3 116例人的腹泻病例,隐孢子虫感染率为0.64%[11]。隐孢子虫感染率高低与畜禽场的卫生条件息息相关,其次与饮水卫生以及其他疾病的并发也有很大关系。目前对隐孢子虫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可试用抗球虫药物(如癸氧喹酯、磺胺类药物、氨丙啉等)以及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有肠道菌并发感染,可配合使用多黏菌素或硫酸新霉素进行治疗[4]。

猜你喜欢

纤毛虫小袋人畜
小猪卖桃子
渤海湾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差倍问题
跟踪导练(4)
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调查与思考
海洋浮游纤毛虫摄食研究综述*
拉鲁湿地夏、秋季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