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现状及发展措施

2019-04-16张瑞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饮水安全农村问题

张瑞

摘  要  人们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总的来说,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目前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加之受到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饮水安全与质量、。因此,应以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为基础,推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行,避免区域内饮水安全受影响。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  问题  对策

1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困境

1.1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淡水总量为2.8万亿m3左右,约占在全球总淡水资源的6%,人均淡水量仅占全球人均淡水量的25%,是现阶段全球人均淡水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是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淡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北方农村受水资源分布、四季温差大等因素影响,农村饮水取水水源多为机井、大口井、山泉水等地下水及浅层水,大多属于单村供水工程或单户浅水井供水,具有分布散、规模小的特点,受无备用水源调节限制措施,水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饮用水供水保证率不确定性较大,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

1.2水资源污染严重

农村水源地保护和水质保障一直是农村饮水安全的薄弱环节,而农村水资源污染是破坏农村水源地环境及影响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水资源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工业(点)污染、农业(面)污染及生产生活污染等几方面:一方面,一些造纸厂、木材加工厂、农药化肥生产厂等重污染企业,为压缩生产成本,逃避环境部门监管,一般会在城郊或农村建立生产厂房,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通常存在污染物随意排放行为,这样会对城郊或农村地区周边的水源地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往往会在田间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以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在降水的作用下,这些污染物往往会入侵附近的土壤及河流中,会出现饮用水水源地严重污染问题;其次是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将污水随意排放至附近的土壤或河流中,这样也会出现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问题。

1.3深层水饮用使用率较低

农村大多以分散性供水为主,多为饮用浅层水,而深层水菌落等致病微生物较浅层水数量较少,深层水基本不受生产生活污染影响,比较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但深层水挖掘难度大,需要的资金多、技术高,农户自身受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很难将深层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造成深层水饮用使用率较低。

2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分析

2.1开展饮水安全宣传

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需以村、组为单位开展饮水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引导村民明确饮水安全对于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例如,运用广告版、广播、电台等载体进行饮水安全知识宣传,邀请名医到村开展饮水安全讲座活动,并针对饮水缴费制度进行灵活设计,结合村民经济条件、消费额度等予以费用优惠等,最大限度地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中。

2.2创新机制,规范管理

首先,落实管理责任。结合水利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对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充分落实三项制度要求,设置专门人员管理农村饮水工程,从政策、经费等角度给予保障。要强化三个责任的落实效果,增强责任人员的主动意识和负责意识。其次,完善工作机制。相关机构与人员需充分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结合实际情况,对将本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构建起来。部分工程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规划建设环节内即要合理安排人员与技术,构建管理机制,这样能够促进后续运行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最后,完善管理制度。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县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制度条例进行完善构建,通常长效管理机制的健全,从制度角度保障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针对较大规模的饮水工程,可将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起来。针对小型规模的饮水工程,可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运用过来,引入社会主体力量,促使饮水工程维修管护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得到提高。针对分散性较强的小型工程,则需调动农户的管理积极性,水务部门从技术方面给予相关扶持。

2.3推进集中化供水网络建设,增强水源保护力度

(1)扩大工程建設规模。由于以往分散式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管理困难、水量不稳定、水质缺乏保障等问题,因此需基于集中化、网络化发展理念扩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规模,打破以往工程建设遵循的行政区划界限,结合水源分布、农村人口分布特征推进自来水工程建设规模与供水范围的扩大,构建“一县一网”“一乡一网”“多乡一网”等集中化、规模化供水工程,进一步朝向城乡供水一体化方向发展,强化农村用水在水量、水质、水压等层面的质量保障[5]。(2)加强水源配置保护。为实现供水水源的系统优化,需注重实行农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引入多元水源分配理念,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机制建设、创新优质水源的分配利用模式,为供水质量与水源地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4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是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前提。各级相关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水质监测检测体系,加强县级以上水质化验机构建设力度的同时,着力推广村级监测能力,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购置水质监测专业化设备、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提水、输水、饮水终端等关键节点安设水质在线抽样监测设备,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3结语

水是人类文明兴起与传承发展的基础,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要保证农村地区安全用水,就必须加强管理,认真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饮水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新宇,崔志平,赵敬.岳西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与精准扶贫[J].江淮水利科技,2016,(4).

[2]杨国珍.精准扶贫与农村饮水安全[J].科技经济导刊,2019,(6).

[3]谌建武.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

张 瑞  东海县引淮入石石梁河电力翻水站

猜你喜欢

饮水安全农村问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天津市村镇供水系统运行与管理规划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检测技术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供水建设管理运行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