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地域的两性关系研究

2019-04-16徐金洁韩天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湘西特点

徐金洁 韩天

摘 要:沈从文小说以两性关系为基础描绘了湘西独特的精神风貌,将湘西的千里沅水和五陵山系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以通透澄净的语言描摹出来,使人得以一睹化外之地的秀丽风情。本文主要围绕沈从文小说中呈现的湘西地域的两性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展开以此探求沈从文笔下的世外桃源。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湘西;两性关系;特点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常常以疏朗的文风描绘出一个安宁美好古朴纯粹的世外桃源。沈从文对一种文化的判断,常常是从性的角度去观察。[1]他的笔下两性的关系是体现生命力的,湘西作为尚未受到城市文化影响之下的边陲之地,拥有着独具风俗特色的生命活力.而他笔下的两性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一.原始质朴而又充满野性的生命活力

湘西地域中的两性关系充满了最具野性的原始生命力,他们顺应着内心的情感需求,顺应本我,去寻求个体的精神与生理上的满足.在本我的原始生命本能,在最无愧于人性下,进行灵与肉的交流.因而在<<雨后>>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四狗的心跳,说大话而已。习惯事情不能心跳了,除非是把桐木叶子作她的褥,四狗的身作她的被,那时得使四狗只想学狗打滚。”[2]四狗与情人的爱张扬恣意,以天地为遮掩,追求生命的和谐.性爱本该是私密的,而在这里无惧任何事物光明磊落。

而这种追求生命的本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私事,沈从文将爱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使得爱不仅仅局限于男女小爱,更是一种人类自尊,可以为爱而牺牲,将爱情看的比生命更为崇高。《月下小景》中寨主儿子和恋人,不愿意接受反人性的习俗安排,只愿意将自己的爱情和贞洁交给对方,最终选择服毒自杀以此来捍卫自己的爱情。这其中有对蛮横习俗的批判,但是着力以这样的敢爱敢恨,果敢决绝,不能相爱连生活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爱就选择死。实从根本意义上是在捍卫生命自由和爱情,令人震撼而惊叹。

无论是对情欲还是对向爱而生的描绘,都深切地展现出了极其强烈的生命活力,展示出湘西人顽强坚韧而又充满野性,坦荡恣肆无谓风雨的品性。这样的爱是充满生机的充满希望的,它不同于沈从文笔下的城市小说中压抑的扭曲的爱,它是走向生命和谐与自然归于一体,是出于人的兽性本能却走向神性的。

二.耻辱感的觉醒以及对人类尊严的追求

沈从文小说中描述了许多边缘性的女性角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系列的妓女形象,这个身份或者是生活或者是社会所赋予她们的畸形的身份。但是她们身上却具有更为热烈的情感,更为率真的性情,她们的欲望纯洁而简单,而在对爱的真诚的渴求也比普通女性更加的迫切。在《第一次作男人的那个人》中,妓女在与男子欢好后,对男子做出了真切的表白“我愿意嫁你,倘若你要我这旧货的话,”“我是婊子,我知道我不配作人的妻,婊子不算是人,他们全这样说!即或婊子也有一颗心,但谁要这心?在一个肮脏身上是不许有一颗干净的心吧。……可是我爱你,我愿意作你的牛马,只要你答应一句话!” [3]妓女几乎是哭着在做出自己内心的表白,由于她对自己的谋生方式有着极大的耻辱感,因此她以近乎绝望的话语做出了最动人的表白,尽管男子怯懦退缩使得她满怀失望,但女子忘情的表白让人体悟她的渴望和诉求。对恋人的渴望使得她突破一切想要抓住自己爱情,试图抓住希望来拯救自己。

然而同样类似娼妓题材的《丈夫》中的老七和乡下丈夫之间的关系有着更为明显,女人卖身养家男子在家里操持着家事。起初丈夫是自得的,觉得老七陪客是很自然的,甚至沾沾自喜于老七可能得了水保很多钱。然而,在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丈夫的自我意识逐渐的觉醒了,逐渐地意识到了一种耻辱感,于是内心做出了诸多挣扎。到那两个大兵一同来欺侮老七的时候,丈夫内心已经被耻辱所充斥了,他沾沾自喜的骄傲一并被抹除了,所剩的只是人性的耻感以及对尊严的微弱的维护。他的耻感意识从狭小的船舱中伸展开来,将老七带了回去。这是回归人的本性的诉求,是丈夫的觉醒,也是老七的归宿。

妓女和丈夫的这一场自救和他救之下,是对人类尊严的一种维护。

三.以歌为媒而又不受婚姻约束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的人物表白方式是独特的,以对歌的方式来传情达意,爱或者不爱都顺应人的本心,是以一种自然而又健康的状态来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受世俗和婚姻的束缚,不畏惧道德约束。

《媚金豹子和那羊》中豹子给媚金唱歌表白约她在山洞见面,以结秦晋之好。《龙朱》中龙朱和黄牛寨寨主女儿通过对歌结识,彼此有意;《月下小景》中寨主儿子与姑娘通过对歌私定终身。《边城》中大佬二佬通过对歌来赢取翠翠的欢心。对歌是湘西的特色,将爱通过歌诗意性的表达,而他们的爱情通常又都是自发的不受约束的,朦胧而又美好。也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爱情观,使得他们的爱情更加的纯粹,奔放又张扬。没有名与利的羁绊,他们不在意婚姻这种形式,以爱与被爱来判定未来的良人,沈从文给这种纯粹自然的爱赋予了诗意和灵性。

而与之相反的沈从文在《绅士的太太》中写绅士偷会红颜知己,绅士太太和好朋友三姨太与别家的大少爷有染,甚至于绅士太太生了一个不是绅士的血脉的孩子。将绅士与绅士太太互相欺瞒,虚与委蛇,婚姻名存实亡貌合神离的丑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极尽讥诮之意。连绅士二字都满是嘲讽,除了婚姻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实实在在地感情。

他对于城乡的爱情观的态度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对湘西凤凰的小城的热爱,对于干净纯洁的男女情感的赞美和讴歌。同时也为爱情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爱是本能不依靠规则和秩序来建立或者维系。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地域的两性关系之所以别具一格,究其原因与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從地理位置上来讲。湘西凤凰风光旖旎,山峦层叠,五溪齐聚,“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边城》)由于地处偏僻且交通不便,因而与外界的交流比较少,尚未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人的淳朴善良的本性和最接近于自然的原始的野性。[4]山水环绕下的湘西人兼具山的质朴纯真和水的秀美灵性,是沈从文在都市生活中对家乡的怀念和讴歌,这是一个飘渺又真实的地方,它囊括了真善美也容纳得了假丑恶。沈从文描绘了这座城,这个地域,以性为基础缺又不局限于性,他追求的是最本真的状态,他所展现的人是庄严 美丽 虔诚的,而他展现出的男女关系是和谐自由健康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湘西地域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使得湘西人传情达意的方式奇特又富有魅力。“风俗体现着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民俗,是人类创造、享用并在群体中流行的文化事象,具有社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变异性等特征。”[5]

沈从文的小说中描绘了男女恋爱相关的大量的民俗。男女相爱要通过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心意;去山洞里幽会选择小羊羔送给心上人;《柏子》中柏子和妓女的欢好;《边城》中“短期的包定,长期的嫁娶,一时间的关门,这些关于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风的淳朴,身处其事而不觉得下流可耻”。这些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热烈真挚甚至于轻佻,但这也是男女双方相处的独特方式,是他们互诉衷肠的方式,是对欲望的诉求。

然而这其间也并非都是和谐美好的一面,湘西民俗的质朴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它的野蛮性。《萧萧》中萧萧因为被贩卖做了三四岁孩子的童养媳;《丈夫》中乡下女人多为了家庭生计要去出卖身体来赚钱;《月下小景》中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风俗迫使一对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服毒而亡。这些都是它荒蛮悲凉的一面,这些人物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但是或多或少的都为了爱与梦做出过挣扎。

沈从文是有大爱的人,他写诗意优美的湘西,也不惮写荒蛮冷酷的湘西,无论是善的一面还是恶的一面都促成了湘西地域内别具特色两性关系。他笔下不甚美好的一面为湘西增添了真实的活力,既是对内心的净土的坚守也是对未来的湘西会受到外在文明的侵袭以及其如何去应对的忧思。他在讲述属于自己的湘西故事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物而抗争的恋人坚韧的性格特征,展现出了永恒的生命活力,对人类尊严的维护以及独特的爱情观,展现出了对人类最本原性的需求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沈从文研究资料[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刘洪涛,杨瑞仁编, 2006.

[2]沈从文全集[M]. 北岳文艺出版社 , 沈从文著, 2002.

[3]沈从文全集[M]. 北岳文艺出版社 , 沈从文著, 2002.

[4]王卫林.“野蛮”与优美交织的世界——试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民俗特色[J].淮南師范学院学报,2005(01):33-35.

[5]何小平.野性、理性与神性:论沈从文对人性内涵的生态审美建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5):113-118.

猜你喜欢

湘西特点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神秘的湘西菜农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