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教育中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

2019-04-16王维维

新财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王维维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对管理会计越来越重视,文章从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我国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现状着手,探析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用,寻求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F234.3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财务共享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逐渐降低,会计行业即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会计改革也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担负着职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必须要将改革提上日程,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管理会计人才而努力,文章就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我国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中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途径。

1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情况

管理会计在我国认知度、影响力较弱,我国部分企业在实践中运用了管理会计工具,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得到充分发挥,系统的管理会计理念尚未受到重视。2016年财政部以财会〔2016〕19号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管理会计发展的目标,其中谈到“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自此,我国才开始真正重视管理会计。在2018中国商务服务大会上,再一次提到了财务智能化的趋势,财税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等科技逐步替代了核算会计的大部分工作,管理会计成为财税服务的新发展方向。目前,京东、宝钢、长安汽车、上汽都已进入管理会计阶段,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管理会计人才已被列为国家急需紧缺人才。

2 我国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不受重视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专业设置及优化远远滞后于产业需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重视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忽视了高端的、先进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缺乏以管理会计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的管理会计素质、知识、技能的系统培养方案。管理会计课程被边缘化,很多学校将管理会计作为选修课或不开设该课程,致使管理会计人才匮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2.2 管理会计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多年来的会计专业教学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方向,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会计的师资力量薄弱。熟悉十大管理会计工具、能为企业提供决策有用型和支持型的师资欠缺,任课教师缺乏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等都影响管理会计教学质量。

2.3 管理会计实习实践缺乏条件

对于涉及管理会计的相关实习实践,流于表面,无法进行对口内容的实习实践。而相应的财务软件和各类仿真实训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与财务会计相关进行的设定,严重阻碍了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导致了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差,低端就业多,高端就业少。

3 高职教育中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途径

3.1 提高院校重视的力度

教育部发〔2015〕7号文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管理会计作为深化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提出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关键,要培养大批适应改革需要、能够勇挑改革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其他各项建设落到实处,带动管理会计整体发展。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财务共享背景下,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立体式、多维度的变化,高职院校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管理思维的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3.2 创新教学模式

管理会计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需要改变思维,进行教学改革,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优化会计专业特色,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管理会计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大案例教学力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不断加强慕课开创和应用的力度,推广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创新及实践,使会计实践教学实现了模拟仿真、积极开创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融合教学模式。

3.3 改革课程体系

建议教育部门将管理会计课程纳入财经类专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保证管理会计课程的开设和授课学时的需要。结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务,形成概念、基本理论和工具方法研究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管理会计实训课程体系,适时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开设相关实训课程,建立基于企业真实情况的管理会计案例库,进行案例分析,促进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与专业深度融合。建立这种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体系,以期达到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目的。

3.4 试行分层培养的机制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深化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可以采取分层施教培养。对于普通高职学生,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主要是以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所学内容重点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等。针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战略管理、投资融资管理、风险管理、内控及预测决策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学习。提高管理会计综合技能,进行企业案例分析,增加实习实训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做一些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5 扩充师资培养的方式

其一,加强管理会计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管理会计培训交流会,使会计专业教师形成管理会计思维,掌握管理会计教学的精髓。也可以通过暑期培训的方式,全面提升专任教师的管理会计理论素质和执教水平。其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在企业中积累管理会计实践经验,提高专任教师的管理会计实践水平。通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顶岗,了解企业真实状况,使教师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得以实践和验证,最终使得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其三,邀请企业中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会计专家、知名学者进课堂,让师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实践经验。其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与管理会计相关的课题研究,了解产业前沿发展,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参与企业管理会计实战经验,获得先进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从而提升管理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

3.6 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高職院校大都建有会计模拟实训室、ERP模拟实训室以及财务管理实训室,极少高职院校建有管理会计实训室,针对管理会计的实训课程基本不开设,相关的实训软件也较少。如何进行管理会计实训实践,提高学生的管理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是推进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一,争取建立一个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训中心,选择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训软件,进行全仿真、全岗位、全过程、具有全局观念的实训。其二,鼓励学生定期参加职业技能(管理会计)大赛,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育人,给优秀学生提供一线实习实践的机会,让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中去。在企业环境里,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财务智能化是科技发展趋势下不可逆转的走向,对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高职院校应把握机遇,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结合实际,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及创新与决策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让更多符合要求的管理会计人才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探讨 [J].商,2016(29).

[2]王千红.新常态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6(18).

[3]胡跃清.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J].高等教育,2017(7).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