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证据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16李秀杰

新财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审计工作

李秀杰

[摘 要] 审计证据在审计整个流程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料,审计证据获取的完整性和根据审计证据整理分析的结果,对审计工作的意见报告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审计证据在审计中的应用会对审计工作是否完成监督职能产生直接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审计证据的理论和获取渠道方法,分析当下审计证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期为审计工作者和公司提供实现审计目标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审计证据;审计工作;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市场的行业规模越发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审计工作中的审计对象也变得更为烦琐复杂,在日渐扩大的行业规模中经济活动也更加多重化,增加了审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也是在考验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综合水平,所以作为审计工作基础的审计证据收集、整理、应用过程将起到重要作用。

1 审计证据的理论

1.1 审计证据的定义

完成审计报告、达到审计目的、形成审计意见必须要以真实的、完整的、合理的、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依据的证明材料,同时也是体现被审计人员是否需要承担经济责任的基础依据。

1.2 审计证据在审计中的作用

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依据材料,为出具可信度高的审计报告提供实际支撑,才能评定被审计人员责任归属,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审计证据,那么审计报告的形成完整度必定会受到影响,甚至包含审计个人主观意见,为审计工作人员和审计机构带来风险,所以要了解审计证据的组成、特征、收集分析方法和其在审计工作中的意义等,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达到审计目的。

1.3 审计证据的特征

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具有以下特征:充分性、相关性、客观性和合法性。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取得应该充分体现被审计对象的各个经济方面,审计证据是否足够,充分体现在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时要完整考虑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及存在的审计风险,同时审计人员的丰富经验也可以为正确收集审计证据提供监督,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收集并进行分析的审计证据应该同审计报告结果相关,为审计报告结果提供有力的支撑证明,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在收集审计证据后合理筛选,不应该有舞弊心理选择不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应该如实反映实际存在的事实情况,所以具有客观性,带有主观个人想法地获取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是绝对不容许存在的情况;同时审计证据的获取渠道和信息应该在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范围内,违法违规的审计证据不能用于审计分析中,所以审计证据具有合法性。

1.4 审计证据获取途径

审计过程中根据审计的需求检查被审计人员的财务记录以及需要的其他工作文件进行审阅复核,然后对所拥有的资产包括实物、现金、证券等进行抽查盘点,现场勘察被审计人员和单位的经营场所环境和业务活动范围以及内部管理行为情况,通过对被审计的相关人员进行口头查询获取相关口头证据,或通过向第三方发函获取相关所需的证据,根据对财务数据进行重新计算核实,最后根据以上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异常项进行复核,保证审计结果的有效。

2 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审计证据相关性不够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只是为了完成审计作业,收集的审计证据同审计工作范围相关性无关甚至差别较大,没有对审计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盲目地追求审计证据的数量而忽略了审计证据的相关质量,不足以形成证据环链来对审计报告提供有力的证据依据。

2.2 审计证据可靠性不高

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结果的可靠,审计证据应该保证其真实客观可靠,但是现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不注意对被审计对象的内部进行控制参考,只是单独对外部证据进行收集,这样会导致审计证据收集不全面、不客观,导致没有可靠的审计证据来支撑审计报告结果,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的可信度。

2.3 审计证据充分性不强

审计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证据数量过少或过多、证据证明力度不足,以致审计证据充分性不够的问题,证据数量过少往往难以为审计结论提供充分的证明资料,证据数量过多虽然不会影响到证据采集结果,但由于数量过多,提高了审计工作成本,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

2.4 审计证据说服性不够

审计工作人员受传统审计观念影响比较倾向于以账查账的方式来进行审计,造成取证方式比较片面,不能够提供较为完整的审计证据资料给审计工作,取证手段没有对相关人员的言行进行记录、没有对第三方索要相关的资料,导致审计证据不够全面,不能形成较为可靠的说服力。

2.5 审计证据取证不规范

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取证过程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审计证据取证资料充足,但是相关性不够,有比较多的无关的数据资料,制定的审计目标同应当审计的事项联系性较少导致审计工作资源浪费,收集了一些重复甚至互相矛盾没有逻辑的审计证据,同时审计证据没有相同的格式规范,导致进行证据整理时投入的工作成本和时间精力成本较大。

3 完善审计证据应用的措施

3.1 保证审计证据相关性

審计证据的相关性是审计取证的基础。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会收集到相关性较弱的审计证据,这就需要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进行判断筛选,来保证选用相关性较高的审计证据,以对审计工作过程和审计报告提供强有力的证明依据。

3.2 确保审计证据可靠性

可以通过第三方发函获取相关有效的外部证据,同时对被审计对象的内部进行控制审计,不仅对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核实,还要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成员进行行为监督记录等,通过纸质和电子等多方位收集审计证据,加上其他途径获取的审计证据为辅,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3.3 多渠道收集审计证据

对审计工作需要的实物证据、数据资料文档证据、人员言行试听证据等进行收集,保证审计数据的充分性,同时可以利用相关部门的结论性资料来进行分析,既可提高效率,也可提高充分性。

4 结 论

审计证据在审计中的应用应该随着审计事业扩大而不断地进行完善,及时发现不足点并进行改进,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完成对审计证据的要求,可以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公司知识学习培训、同行经验交流、及时掌握法律法规,建设强大专业的审计人员队伍才能保证审计工作完成效果。制定审计证据收集的规范性标准,不仅提高审计数据的利用度,统一取证方式和统一证据模式,还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审计目的的达成和审计报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睿.电子审计证据在审计中应用的思考[J].商,2015(40):155.

[2]张本强.企业审计中的证据收集和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73,182.

[3]常翠娟.浅析企业审计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210.

[4]丘雄江.浅析审计证据在审计中的运用[J].会计师,2013(18):48-49.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