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

2019-04-16郑宏伟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语文教学

郑宏伟

摘要:文言文在学习我国传统语言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智慧与哲理。带领学生学习古代文言文知识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文言文诗词文章中无一不承载着圣人先贤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质,为提高初中生的文字塑造力及语言思辨力、表达力,那么学习文言文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综合如今弘扬国学的社会现象,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开拓教学思路,以生为本,引活思源。本文重点讲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哪些良好的方法,如何架构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语文教学

课本中收录的文言文篇章是中国古代优秀才子先贤留下来的智慧和哲理。文言文是与圣贤跨时代沟通的桥梁,其中蕴涵了中华几千年智慧结晶,语言练达,出神入化,更有甚者达到意会不言传的境界。同时也是学习古人思想中良好品德与优秀传承的重要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解文言文知识的表达,快速打开进入文言文知识的大门,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素养,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路上,语文教师要打好基础、顺应时代变换,迎着新时代的互联网思想浪潮。更多的利用新媒体授课形式来吸引学生,营造合理的知识教学氛围,使在堂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记”、“念”、“写”产生学习兴趣。例如,给学生看李白的《钱塘湖春行》的影视小片段,去感受体会当时作者的那种心境,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简短语句里面所包含的情感,并运用学生自身丰富的想像力更自然的记住知识点,了解文言文的语感与知识的运用。并针对课件提出主要问题,设置开放性答案,通过小组互动相互问答。

文言文教学中必要的文字解惑一定要有,教材中注释与工具书的翻译点都是死的知识、呈现语象单一。另外,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范围的把握要准确。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多指导、点拨学生的理解思路,培养学生的自我积累意识和良好记忆习惯,能够融会贯通。

2 运用朗读教学,合理分类文本

对文言文课文的解读,重点在于古人的语气、音调和断句。分门别类的去了解不同类型课文,在诵读中细细品味各自文章作者不同语气和个性。例如,《秋风为茅屋所破歌》的杜甫,从“普通人”成为一名伟大的诗圣,他从百姓之中走出来语气是沧桑而沉郁的。反观李白潇洒畅意的语气是大不相同的。前人吕先生曾为文言文的分类的目的提出建议:一是要了解现代文人引用的成语、故事诗句的出处;二是为传承古代汉语言的精妙;三是为写好白话文,提升语言概括力、阅读能力,从中吸取历史文化中沉淀的艺术技巧和语言技法;四是把它当做一种艺术去欣赏传统古典文化中的重要作品。

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在为学生疏通文字时必须把“语”和“文”两方面有机结合在一遍遍的诵读中理解,摒除无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讀代练,养成习惯。按照文章特点总结文言文阅读技巧,触类旁通,使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更贴近于该文的主旨精神。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例如每周早晨读一遍学过的课文或预习下一篇文言文,不光要读还有读后感,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写一封文言文形式的信。文言文诵读可以培养为阅读习惯,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感,“意犹未尽”并鼓励他们阅读一些古典名著,拓展延伸。

3 深度挖掘文本,促进学生融汇贯通

为了更深的解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章以及对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提升,教师可以参与构建课下活动小组,对各小组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分类研讨,提出问题。例如,通过组词或扩词的方式把单音节变成双音节;通假字的运用和语序的调整。应明确要求学生不可偏离主旨要义,自行发挥在小组内讲解和翻译,使学生提高自主性,构建对文言文的深层意义的理解将知识整合消化变为能力。

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讲,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如此的大量文言文句式,会觉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词句的意思和语法结构,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也会略有不同,如此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把学生充分的带入进语境当中,一步步攻克字义,词义的重点难点,领会古人写作技巧和想象空间,提升学生自我写作水平。

结语: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教学、朗读教学、深度挖掘文本三个方面系统的说明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应用的提升方法。从学生本身出发,引导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驾驭力及文学修养,提高对初中生语文文言文把握的灵动性,为以后的语言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希望未来学生可以在文言文的研究中,吸取中华古典语言文字中的精髓,也能对新一代学子继承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产生深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左玲玉.重视诵读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浅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6(08).

[2] 周珺.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以《出师表》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9(01).

[3] 吴宜康.放大经典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张力——以《孙权劝学》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9(01).

(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区庙垭乡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语文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