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首高山金秋梨梨锈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

2019-04-16时明刚段科平王常平龙跃军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叶龄吉首锈病

时明刚,段科平,王常平,龙跃军



吉首高山金秋梨梨锈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

时明刚1,段科平1,王常平2,龙跃军1

(1. 湖南省吉首市农业植物保护检疫局,湖南 吉首 416000;2. 湖南省湘西州植保站,湖南 湘西自治州 416000)

针对梨锈病连年大发生的问题,对该病害发生动态、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梨锈病发生受温度与降雨量影响,发病盛期于3月下旬—4月中旬,感病始期为叶龄3 d左右,以叶龄6~15 d发病最重,叶龄21 d后不再感病。提出于梨树花前叶龄3~6 d病斑始见期,谢花2/3及谢花后8~10 d连防3次为最佳防治时期;同时推荐使用三唑酮、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进行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可有效防治梨锈病。

梨树;锈病;动态;防治

金秋梨是吉首市高海拔(平均海拔490 m)山区主要产业,是该市实施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种植面积约2 000 hm2,年产量超过4 902万kg。但由于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没有跟上,极大地制约产业振兴的步伐,特别是梨锈病连年大发生,平均梨园发生面积率达100%,优质商品果率下降37.7%~41.3%,平均产量损失率达17.3%~24.5%,局部果园甚至绝收。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黄斑病,俗称“羊胡子”,其主要危害梨树叶片和新稍,严重时危害幼果,引起幼果枯枝、枯叶,造成幼果僵滞、畸形。侵染叶片后,在叶片正面表现为橙色近圆形病斑,病斑略凹陷,病斑上密生黄色针头状小点,为病原菌性孢子。叶片背面病斑略凸起,后期长出黄色毛状物,为病原菌锈包子器,成熟后锈孢子器顶端破裂,散发出黄色粉状物为病菌锈孢子。果实和果柄上的症状与叶片症状相似,幼果发病能造成果实畸形和早落[1-2]。为探索梨锈病在该市发生为害规律与有效的防控技术,2015—2017年,笔者开展了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宜当地的综合防控技术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梨锈病发生规律调查

试验于2015、2016年,在矮寨镇金叶村梨园进行。梨园面积1.23 hm2,海拔490 m,随机选定10株生长发育,管理水平一致(正常修剪、施肥和不放治),树龄14年的金秋梨为观测点。观测梨锈病侵染特征,记录初次侵染发现病斑时间,动态观察病斑的发展过程。3月20日—5月15日,3天调查1次,采取5点取样法,从试验园中心,东、西、南、北各个方位共随机选取10株,每株分别从树冠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随机固定选取4个枝条,依次调查4个枝条上所有叶片,记录每片叶上的病斑数,并对病叶分级,计算病叶率,分析梨园梨锈病发生情况[3-4]。病叶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1~2个病斑,2级-3~4个病斑,3级-5~6个病斑,4级-7个以上,病斑病情指数=∑(病级叶数×各级代表值)/(总叶数×最重级代表值)×100[5-6]。

1.2 梨锈病发生侵染影响因素

降雨量、气温数据查阅吉首当年天气实况记录,根据梨园梨锈病发生情况结合当时天气发生实况,分析气候因子对梨锈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

1.3 药剂防治试验

根据前两年探索的本地区梨锈病发生动态规律,分别于2016、2017年在树龄、树势,管理一致的金叶村金秋梨园,在梨锈病侵染高峰期开展梨锈病连续两年不同时间、不同药剂药效对比试验。2016年试验选用25%吡唑醚菌酯WG3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2 000倍液,15%三唑酮WP1 000倍液,43%戊唑醇sc3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800倍液,70%代森锰锌WP1 500倍液,以清水为对照,每种药剂按照3月29日(病斑始见期),4月8日,4月13日分别各施药1次。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10株数,重复3次,进行防治适期与用药试验。

在2016年防治试验效果的基础上,2017年选择防效最好的15%三唑酮WP1 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 000倍液开展不同喷药适期的防治效果试验,各设置3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间随机排列,每个小区喷10株数,分别3月25日(花前展叶后病斑始见期),4月4日(谢花2/3),4月12日施药,连防3次;3月25日、4月4日防2次;空白不施药。采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7]。于5月30日,各小区随机选取3株梨树,按照东、西、南、北4个方位随机固定选取4个枝条,依次调查4个枝条上所有叶片,调查梨锈病发生情况,根据计算公式。

药剂对梨锈病的防效=[(对照平均每叶病斑数-处理每叶病斑数)/对照平均每叶病斑数]×100% (1)

计算防效并以此来推断各种药剂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防治时间[8]。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动态

2015年,梨树于3月7日开始萌芽,3月23日发现病斑,为侵染初期。叶片展开后6~15病菌侵染迅速,21 d后的叶龄几乎停止侵染。

图1 吉首2015、2016年梨锈病发生动态

2016年,梨树于3月14开始萌芽,3月29日发现病斑,较2015年推迟6 d。其中,侵染后叶片病斑数量迅速增加与扩展,病情与叶龄成正比,6~21 d的叶龄为发病高峰期,21 d过后的叶龄叶片病情不再扩展。发病高峰期于3月底—4月中旬。

表1 吉首2015、2016年3—5月平均气温与降雨量统计

2.2 温湿度对梨锈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

梨锈病流行与春季气温关系密切,萌芽前气温高低与展叶和幼果期雨水的多与少,尤其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降雨次数,降水量和降雨持续时间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原因[9-11]。梨锈病冬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17~20 ℃,当温度达15 ℃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担孢子可完成1 h侵染[12],侵染梨叶后潜伏期的时间为8~12 d左右[13]。2015年吉首3月份平均气温15.92 ℃,雨日10 d,降雨量为47.6 mm,4月份平均气温22.5 ℃,雨日14 d,降雨量为73.1 mm;2016年3月份平均气温14.7 ℃,雨日16 d,降雨量为154.9 mm,4月份平均气温21.0 ℃,雨日20 d,降雨量为203.2 mm。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梨锈病冬孢子的萌发与侵染,同时,2015年3月份平均气温高于2016年1.22 ℃,最高温度日达26.1 ℃,梨树萌芽、展叶时间较2016年早6~7 d,病菌侵染时间也随之提前,可见在温湿度适合情况下,病菌侵染与梨树萌芽、展叶时间成正比。2016年3、4月份降雨量、降雨日分别高出2015年的107.3 mm、130.1 mm、6 d和6 d,发病程度随之明显高于2015年。

2.3 叶片、叶柄、果实、果柄发病特征与关系

通过系统调查显示,叶片、叶柄、果实、果柄受害初期症状相似,均为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3 d过后病斑逐步扩大成不规则近圆形斑,7 d过后病斑颜色开始变褐色,15 d后病斑中央凹陷,叶片背部凸起,幼果、果柄木栓化,上生小黑点,21 d后长出毛状物。新嫩叶片是梨树发病的初次侵染源寄主,发病次序依次为叶片、叶柄、幼果、果柄,因此,叶片防治是梨锈病防治的关键部位,叶片防治效果好,后期生殖部位几乎不再发病。

2.4 药剂防治效果

从表2试验结果显示,在参试的6个药品中,以15%三唑酮WP的疗效最好,其次为43%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WG和10%苯醚甲环唑WG。表3结果显示,防治3次效果明显显著于2次防治。

表2 不同药剂及施药时间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 (2016年,湖南吉首)

表3 不同药剂、施药时间和施药次数对梨锈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2016年,湖南吉首)

3 小 结

(1)本实验认真细致地观测了梨锈病的侵染时间与特征,摸清了梨锈病在该市高海拔山区侵染的全过程,加深了对梨锈病的认识。

(2)据2015、2016年系统观测数据显示,梨锈病发生流行与春季气候关系密切,气温能左右梨树的萌芽与展叶时间,因此,病菌侵染随萌芽、展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4]。吉首地区冬孢子和担孢子的传播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其中传播盛期为4月上旬,但侵染始期、盛期、终止期、在年度间有波动,主要取决于3月上、中旬至4月下旬气温与雨日,降雨量和降雨持续时间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当温度在15 ℃左右,在有水的情况下,担孢子可完成1 d侵染,直接从嫩叶、新稍、幼果表皮细胞和气孔侵入。由表2看出,每年3—5月是该市梅雨季节(历年3、4月份平均气温、雨日、雨量分别达14.9 ℃、14.3 d、92.2 mm和18.5 ℃、17.4 d、125.4 mm),雨日雨量较多,相对湿度均达90%以上,为梨锈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梨锈病连年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15]。

(3)从实验结果显示,15%三唑酮WP、43%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WG和10%苯醚甲环唑WG对梨锈病防治均有很好效果,在表2的单次防治试验中,早用药比晚用药效果好,即冬孢子角胶化时,对侵入的病菌能及时杀死,并能预防以后几天病菌的侵入[16]。表3防治效果显示,15%三唑酮WP,43%戊唑醇SC,防治3次比防治2次防效分别提高11.3%和10%,说明在梨锈病侵入高峰期,嫩叶病菌未停止侵染之前不能过早停药。

(4)由于梨锈病在叶片展叶初显病症之前已经潜伏侵染,加上冬孢子角1年只产生1次。因此,防治梨锈病的时间应是梨树萌芽期、展叶后3~20 d,即结合梨树物候特性抓住萌芽期,花前展叶病症始见期,谢花2/3期,幼果期(谢花后8~10 d)抢晴天连防3次。药剂推荐选用三唑酮、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进行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可有效防治梨锈病。

[1] Xu Q H. Occurrence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pear rust and black spot disease[J]. Yantai Fruit Tree, 2011(4): 44-45.

[2] 张熙, 铜仁地区梨锈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M]. 植物医生, 2008, 21(3): 27.

[3] Ma S Z.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rul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pear rust[J]. China Fruit Tree, 1998(1): 16-18.

[4]李光武, 孙吉翠, 袁灵思, 等, 梨锈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J]. 烟台果树, 2001(2): 11-12.

[5] Wu Y J, Hong K X, Chen R, et al. Study 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several new fungicides on pear rust[J]. South China Fruit Tree, 2009(1): 50-51.

[6] 李晓刚, 蔺经, 杨青松. 梨锈病田间发病规律及相关性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2): 180-183.

[7] 何宣坤, 廖华刚. 梨锈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 2014, 31(6): 146.

[8] Zhao D Y, Cheng C G, Zhang S Y, et al.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ar rust and control period[J]. China Plant Protection Guide, 2011(5): 9-11.

[9] Chen H Y, Li Y.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resistance of main varieties of Anhui to pear trees[J]. Plant Protection, 1996, 22(5): 19-20.

[10] Pan Y Z, Dong H X. Investigation on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pear rust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Hebei Fruit Tree, 2003(5): 11-12.

[11] 张凤敏, 宫美英, 郭彩霞. 梨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 烟台果树, 2006, 96(4): 17-18.

[12] Zhang H. The occurrence of pear rust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J]. Modern Horticulture, 2011(12): 39.

[13] Yao M, Liu R H, Wang N.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pear rust and chemical control techniques[J]. Yantai Fruit Tree, 2005(3): 9-10.

[14] Zhu C X, Xu H R, Wu W F.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pear rust[J].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84, 10(2): 207-214.

[15] 韩露, 韩陈敏, 韩亚林. 五种杀菌剂对梨锈病的防治试验[J]. 吉林农业, 2011(6): 87.

[16] 李保华, 董向丽, 张振芳. 莱阳地区梨锈病防治适期研究[J]. 植物保护, 2006(1): 69-73.

Occurrence and Control Againstin Jishou

SHI Ming-gang1, DUAN Ke-ping1, WANG Chang-ping2, LONG Yue-jun1

(1. Jishou Bureau of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2. Western Hu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Xiangxi, Hunan 416000, China)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pear rust (occurring year after year, the occurrence dynam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the diseas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The occurrence of pear rust was affected mainly by the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s; the occurrence peak period of pear rust was from late March to mid-April;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isease was about 3 days of the leaf, and the disease was the most serious after 6-15 days; leaves no longer got sick after 21 days. It wa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that three best tim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ere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spots on the front leaves of pear trees at the age of 3-6 days, at the time of 2/3 flowers out, and 8-10 days after anthesi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recommended to useandalternately to avoid th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prevent pear rust effectively.

pear; rust disease; dynamic st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436.612.1+9

A

2095-3704(2019)01-037-05

10.3969/j.issn.2095-3704.2019.01.07

2018-11-20

2019-03-01

时明刚(1972—),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检疫工作,1502127344@qq.com。

时明刚, 段科平, 王常平, 等. 吉首高山金秋梨梨锈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42(1): 37-41.

猜你喜欢

叶龄吉首锈病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吃遍吉首
吉首美术馆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广州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