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介绍茶联的好书

2019-04-16东方既白

中国书画 2019年2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楹联语言文字

◇ 东方既白

《中国茶联》裘纪平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茶联,指含有茶文化信息的楹联。茶联书法作为中国所独有的文化代表之一,将茶与文学、书法等融为一体,包含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使空间场合增添文化气场,具有中国气派的展示形式。该书中,作者就茶联书法的文化底蕴提出“分合有道”与“仁性处世”的观点来作探讨。

“分合有道”与“仁性处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得以一脉相承的根源。在茶联中,前者体现语言文字的运作,后者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构成茶联的语音和文字,正是源自“分合有道”的思想。“分合有道”,是指自如运用时空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东方智慧,诸如易卦、建筑斗拱、秦兵马俑标准化配件等模块化的分与合,是中国文化能够透过现象来观察、认识和掌握事物本质,并将世界本质化,从而秩序性地处理和应用。

汉字语言体现“分合有道”思想。语言文字的发明使人类走出蒙昧,思想得以运行。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形成语言文字,在声音与符号上演绎出各自的体系,代代相传,延续过往。每个民族语言的语音都是从多音节演变过来的。而汉字作为其中一种文字语言,在语音上发展为一字一音的单音节,每个单音节有四个调,分为平仄。词汇不是通过修改固有音节,而是由音节结合所形成。汉字语音,形成单音而具备四个调,是高级的语音发展。自《诗经》以来,语音的美、语感的充足成就了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骈文对偶的语言艺术之妙。而汉字字形,以笔画为元件,组成偏旁部首。部首依事物属性归类,配成汉字家族的符号系统,每一个字占一块形、一个音。

“分合有道”的音、形、义有机组合,让中国人能够通过汉字体系感悟世界,汉字产生的书法作品遂成为有价值的艺术形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汉字文化圈使东方智慧得以生生不息,并不断发扬光大。

而楹联,是运用这种语言文字的典范。汉字符号的造型意象,五千年以来的书法精神,成就了世界所独有的楹联书法。

中国美术学院裘纪平教授所著《中国茶联》一书,分为“书茶联”和“用茶联”两个部分展开,还附录入了拍卖会及其收藏机构的茶联作品资料。《中国茶联》是对涉茶楹联的系统研究。“书茶联”部分,论述明末至民国115位文化精英所书茶联书法真迹;“用茶联”部分,阐述“名胜”“设计”和“文本”中的茶联运用。

《中国茶联》体现填补空白的原创性,八成以上的茶联作品,是作者首次以茶联挖掘出来进行研究的,是对茶文化的重大贡献。书中茶联书法作品有581件,包括明清民国茶联书法真迹152联。名胜部分茶联27处联(内含茶联书法作品、茶联实景38图);设计部分18联;集撰文本部分942联,文本配书法、实景联208图。拍卖会与个人机构收藏179联。集撰文本942对(前面或附录出现的一般不收),所以茶联文本有1300多对。全书13万研究文字与750幅图配合紧密,《中国茶联》可谓是茶联研究的集大成者。

《中国茶联》大16开本,全书22.5个印张,360页粉卡纸全彩印。基本上囊括了能找到的晚明至民国时期所有茶联书法作品,取精用宏,汇于一册,蔚为大观。是中国文化底蕴的形象诠释,体现了理论性、原创性、权威性,为社会提供了茶联研究的宝贵资源,切实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楹联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书法作品选登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孔府的年节楹联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