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院院士吴阶平的人生点滴

2019-04-16周二中

清风 2019年9期
关键词:常州

文_周二中

吴阶平,江苏常州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前不久,吴阶平的儿子吴德绳先生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为大家作了一场题为“沟通的艺术”的讲座,开场白时,老先生说:“以前我在单位从来不说自己父亲是谁,我怕人家说我依仗父亲的影响如何如何。但后来一个熟人告诉我:你虽然不说你父亲是谁,但别人都知道你父亲是吴阶平。我想也是,现在到了家乡,那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就明白地告诉大家:我爹就是吴阶平!”

吴德绳,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现在还是该院的顾问总工程师,系吴阶平之子。笔者为史学研究者,常听吴德绳先生聊起他的父亲吴阶平,渐渐了解老先生的生平,也深深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他是爱国者

吴阶平是新中国成立前毅然回国的青年才俊。

1947年,吴阶平来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吴阶平的导师哈金斯教授是一位现代肿瘤内分泌治疗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十分赏识这个年轻的中国人。

1991年吴阶平在常州二院作报告,主席台左三为吴阶平

一年多的进修使吴阶平学到了哈金斯教授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吴阶平在临床上不俗的表现也令老师十分赞赏。哈金斯教授千方百计想把吴阶平留在美国。当时芝加哥大学正在大兴土木为哈金斯建科研楼。哈金斯把一张蓝图摆在吴阶平面前,诚挚地指点着说:“这里是你的实验室,这是办公室……”为了能让吴阶平留下来,哈金斯还许下诱人的优厚待遇,并动员吴阶平把家属接去。然而吴阶平不为所动,他想的是如何拯救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灾难深重的祖国。拳拳赤子心,耿耿报国情使吴阶平态度鲜明地做出了抉择:他必须回去!他说:“我不愿意做美籍华人,我愿意回来。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

1948年12月1日,一架“银鹰”降落在了北平西郊机场,机上走下青年吴阶平。吴阶平担心美国当局不让中国留学生回国,就把东西寄存在同学那里,自己乘着飞机赶了回来。

不到一个月,古老的北京城就迎进了浩浩荡荡的解放军。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批归国的知识分子,吴阶平受到了新政府的极大重视,北京市政府成立之初,市长彭真邀请了一批知名科学家、教师和社会贤达参加招待会,吴阶平名列其中。吴阶平为报国有门而深感欣慰,从此开始谱写他大有作为的新的历史篇章。1956年,吴阶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是科技工作者,但吴阶平时时关注国家的尊严。1959年,一年一度的国际外科学会会议在联邦德国举行,吴阶平到了会场一看,没有悬挂中国国旗,反而是青天白日旗夹在其中。吴阶平找到会议的举办方,问到:“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不挂我们的国旗,台湾是我们的一部分,你们反倒挂他们的旗。”

吴阶平严肃地指出,如果国旗不换掉,我们就拒绝参会。最终在吴阶平的交涉下,会议举办方将所有旗帜都撤下了。吴阶平此举赢得了国际友人应有的尊重。

情系故土

常州文化宫附近县学街旧址是当年吴家的所在地,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

吴阶平家在当时是一处较大较多的建筑,在整个常州城中是很显眼的。吴阶平父亲吴敬仪是个商人,极具经商头脑。举个例子,辛亥革命后不久,盛宣怀要将他在湖南的10万两银子转到上海。因为当时兵荒马乱,盛宣怀怕带银子被人抢走,他知道自己的老乡吴敬仪办法多,便请他帮助想个稳妥办法。吴敬仪在当地买了10万两银子的美孚煤油,由水路运到上海;到了上海后油价暴涨10 倍。盛宣怀喜出望外,要把赚的钱分给他一半,吴敬仪则要求替换成盛宣怀纱厂的股票。这份股票后来为吴家带来不小的财富,也成为吴家第二代接受精英教育的物质基础。从某个方面来说,吴阶平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富二代中的一员了。

发财置宅,这是常州人的习惯。有了这笔钱,吴敬仪就在常州城中县学街边盖起了一片豪华的大宅院。这地方位置好,东边就是天宁寺,又处在市中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难以在这个地块大兴土木的。吴家的房子很大,白墙黛瓦,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

这就是吴阶平的家。幼年的吴阶平就是在这所闹中取静的大宅院里度过了最初的幸福时光。吴阶平虽然生在富裕之家,但家教很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他就能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三国演义》等。10岁之前在私塾读四书、五经,从此打下了较扎实的古文功底,同时也从书中获得了难得的为人处世经验。吴阶平后来说:“我一生很得益于这本《三国演义》,它把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吴家的房子后来毁于大火。1991年吴阶平回常州,曾到过这里,当时他指着县学街的碑说:“我的家就在这里。”一晃又快30年了。

吃白薯过除夕

当年,吴阶平家的大门上的对联是常州人都熟悉的“延陵世泽,让国家风”。这是常州吴姓人家都会贴的一副名联,磅礴大气,并且很有内涵。常州人都知道,该对联写的是常州人文始祖季札。成年后的吴阶平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自己和季札的脾气有一些相似。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吴阶平对季札是有所了解的,那季札的哪些脾气与他相吻合呢?也许正是谦让这一点。

历史上的季札三让王位,生活中的吴阶平也处处表现出了随和、谦逊、低调、恭顺的江南读书人本色。他识大体,顾大局,不仅以自己精湛的医术同时还以高尚的情操赢得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称赞。举例说吧,1973年4月,细致入微的周恩来在托付国家大事的同时也提到“健康问题可找吴氏兄弟”。可见周恩来对吴阶平的工作与为人是满意的。

在这里还要说一下吴阶平与季札的事。吴阶平1991年回常州时,还特意到常州人民公园去瞻仰了季札像。他说季札也姓吴,自己很崇拜季札。据常州吴氏宗谱研究者吐露,吴阶平这一支,就是季札之后。

我们知道,吴阶平确实继承了季札廉洁担当的禀性。当年,吴阶平亲手创办了北京第二医学院。头一年寒假,学校有100多个归侨学生没有回家,吴阶平和食堂师傅一起,弄了一些白薯,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吃了一顿白薯餐,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不辩流言

吴阶平生前曾说过,他一生最大的荣幸是在周总理身边工作。我们知道,1976年1月7日,一代伟人周恩来留下了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吴大夫,我这里没事了,需要你的人很多,你去吧,他们需要你……”这里的吴大夫就是吴阶平。

因为一直在中央领导身边工作,吴阶平掌握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吴德绳先生讲了这样一件事。当年,毛主席身边有一个保健医生叫李某某,后来去了美国,写了一本回忆录,但这本回忆录被西方某些势力所利用,进行了篡改,从而丑化了我们的领导人形象。后来有人找到吴阶平,说吴大夫您以前在中央首长身边工作,知道真实情况,您能否写一些反驳文章以正视听?当时吴阶平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医生为患者的情况保密,这是医生的责任。李某某胡编乱造,已经犯了错误,我们如果再写批驳文章,势必也要暴露一些不宜公开的秘密,这其实也是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患者的秘密是不能公开的。

细想吴阶平的这番话,其实是有道理的,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些事情是不用多辩的。

吴阶平后来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的中央领导,吴德绳先生说,“我父亲其实对这些都不在意,他最乐意人们称他医生,叫他吴大夫。”

提携后生

吴阶平一生总是时时为别人着想,对此,吴德绳先生说了一件小事。随着吴阶平职务的提升,后来他有专车接送,然而吴阶平总是做到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也就是他先出门等司机,而不是让司机开着车等他,因为那段路上不好停车。

这又让人想起另外一件事。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医生陆曙炎很想到国外去看看,希望吴阶平能够引荐。对这个要求,陆曙炎心里也没底,毕竟吴阶平太忙了。陆曙炎说,“没想到吴阶平一口答应了下来。更没想到的是,他一直记在心上记了好多年。”“因为当时我想到英语国家去,所以,几年间,他帮我联系过美国、瑞典等几个国家的医学院,这些都是我到后来才知道的。”

到了1995年,国际泌尿外科进展研讨会召开期间,“我和他都在会场,休息期间,他请秘书来找我,说是有事叫我去一趟。原来,他在会上特别向当时国际泌尿外科学会的主席霍恩福勒介绍了我的情况,引荐我到德国进修,对方也答应了。”吴阶平还告诉陆曙炎,德国也是用英语交流,相关的技术很好,且开放程度高,有机会参加手术。陆曙炎感慨地说,“这件事让我很感动。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他还能记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的人物对时代与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将普通人请求的事记在心上,并且努力办好,这就是吴阶平的伟大之处。吴阶平先生有句名言:“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他真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

尊重子女的选择

吴德绳先生说,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在45岁之前,他是一直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

要知道,吴德绳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是著名暖通空调专家。这就让人奇怪了,当年,吴阶平的父亲吴敬仪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理念指引下,让孩子都学医,吴阶平本人,以及大哥吴瑞萍、弟弟吴蔚然和吴安然,都先后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成为国内罕见的医学世家。那么吴德绳先生为什么是个例外呢,与医一点不沾边。

笔者问到这个问题时,吴德绳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我父亲学的是西医,不是中医,中医讲究家传,西医不一样。如果我父亲从事的是中医,我一定会学。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大家知道,我父亲以前是在美国留学的,他接受的是西方教育理念,不干涉子女的职业选择。我小时候对搭积木、造小房子等游戏很感兴趣,所以后来就学了土建。还有一点需要说的是,当年医学院校不考数学,而我的数学又很好,所以也就没有选择学医。”吴阶平不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这应该对现在的家长有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常州
常州薛典老街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常州青果巷里的“统战故事”
恽南田与常州画派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