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键对键+面对面”校准干部扶贫观

2019-04-16

清风 2019年9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湖南攻坚

文_本刊记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脱贫攻坚”仍是热门话题,折射出民生期待。脱贫攻坚任务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涉及诸多方面,但扶贫干部的作风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精准扶贫”要有效率,还要把脉贫困人口的实际状况,扶贫干部既需要“键对键”掌握互联网工作方式,更要俯下身子与贫困群众“面对面”访民情、解民忧……

“键对键”提高效率,“面对面”提升信任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毫无疑问,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权威报道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 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3月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再努力一年,攻坚克难,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再摘帽300个县左右。

刘永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将采取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的责任书。刘永富还表示,对于那些弄虚作假的,搞形象工程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相关部门将重拳出击。“发现一起违反乱纪行为,就查处一起。保证脱贫质量和效率。”

但毋庸讳言的是,“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媒体报道称,减贫工作越往后难度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刷新着各级干部的扶贫观。“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没有一点实招、硬招,我很怕这件好事办不好,最后给人民交不了账,给历史交不了账。”

那么,对扶贫干部而言,如何出“硬招”“实招”?答案就是扶贫干部不能光靠手机、靠电脑,靠搞数字统计,而应走村入户深入帮扶对象家里,了解他们的现状和困惑,听取他们的诉求,从而有的放矢地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比如,贫困户现在主要靠什么收入,目前还有没有欠债,当前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和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困难群众来说,件件都是心头大事。因此,扶贫干部要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和经济来源、子女上学及生活开支等情况。

再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最让人关注的扶贫资金的使用问题,就是此类问题中的重点之一。如何让扶贫资金真正发到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手中,减少和避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和挥霍浪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这方面,“互联网+”有相对的优势,它能帮助扶贫干部加快建立扶贫信息平台,使扶贫工作全程留痕,使扶贫工作“可记录、可检查、可追溯”。

“互联网+扶贫”的实质,就是“键对键+面对面”

在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和眼界,推动“互联网+扶贫”发展,建立“制度+技术”的扶贫工作新模式,否则,光靠传统的“送米送油送棉被”的模式,是肯定跟不上新时代下扶贫脱贫的步伐的。换言之,精准扶贫工作离不开“键盘”,但同时更需要发挥走村入户“面对面”的作风。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打通了农村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子,拓宽了农村偏远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互联网的巨大潜力,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电商扶贫成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推动“互联网+扶贫”发展,是促进扶贫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作为基层干部,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因此,要归集、采集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和家庭数据,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数据库,开展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大数据分析,真正实施精准扶贫。

可见,不管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是从现实状况出发,“互联网+扶贫”都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标配”。事实上,全国各地的扶贫模式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键对键”基本成了这个时代扶贫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方法。

在湖南湘西自治州,“键对键”的思路没有停留在对扶贫对象的简单数据统计方面,而是朝着“大数据共享”的方向迈进。2018年10月30日上午,湘西州“智慧扶贫”系统启动仪式在“智慧湘西”体验中心举行,标志着湘西州“智慧扶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启动仪式上,凤凰县详细介绍了“智慧扶贫”大数据系统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系统项目研发公司长沙软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智慧扶贫”系统的功能,并进行了现场演示。

近几年来,湘西自治州州委、州政府重视“智慧扶贫”系统建设,以凤凰县为试点,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比对、精准管理、精准服务,为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落地、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贫困对象信息完善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库支撑,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扶贫数据比对系统,基本实现了扶贫数据的比对共享。

干部“沉”下去,贫困群众才能富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因此,要做好扶贫工作,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键盘”功能,更离不开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的“面对面”。这方面,湖南就做得卓有成效。据报道,在3月7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开放日上,被问及湖南脱贫攻坚所积累的经验做法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开门见山:“脱贫攻坚,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精准’二字。”杜家毫介绍,5年多来,湖南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到去年年底,全省累计脱贫68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43% 下降到1.49%。他表示,预计今年年底湖南可基本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明年可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一路走来,脱贫攻坚能取得这样的成效,杜家毫说,最深切的体会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求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比如,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上,湖南蹚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发展了一大批特色种养业,兴办了一批有市场、广就业、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通过在村里设立无污染、适合灵活就业的扶贫车间,开展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发展农村电商等,真正把产业扶贫这一根本脱贫举措落到实处。

脱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量大,任务重,因此,各级干部既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键对键”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相关信息问题,更要“沉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湖南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扶贫成绩,就是因为充分融合了信息化技术的便捷和走访群众的优良传统。比如,记者在湖南怀化采访时,了解到了精准扶贫方面的诸多事迹。据悉,从2018年2月起,麻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深入开展为期2年的“贫情面对面”活动,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扶贫、发改、民政、水利、住建、林业等部门,分组深入贫困村组召开“贫情碰头会”,并在乡镇赶集日巡回开动“流动监督执纪执法车”,与群众面对面,认真听取群众反映扶贫领域问题以及意见建议,以精准掌握情况,有效整改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湖南攻坚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