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原则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探析
——以“A+比+B+形容词”句式为例

2019-04-16■/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形容词句式板书

■/

贵州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一、前言

何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精讲多练·边讲边练”,意即老师的“讲”加上学生的“练”,“讲”重在精简且完整,而非简单意义上的量少;“练”重在练习时间的多和练习形式多样化,而非机械的、重复的操练;“讲”和“练”在整堂课中不能完全是先讲后练,而应结合“边讲边练”和“以练带讲”,形成“讲了就练,练了又讲,讲练循环”的系统。这样既能适时指导学生“练”又能不断检验学生所学汉语知识是否已转化为汉语交际能力。根据以往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效果,课堂上的“讲”和“练”达到3:7或4:6的比例是较为科学合理的,这样的“精讲多练·边讲边练”教学模式能使教学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针对性强且课堂交际性强。同时,“精讲多练”结合“边讲边练”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外汉语课堂不应当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汉语理论知识,而应当把学生作为汉语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开口率,教师随堂检查学生的发音、适时纠音正音,及时发现学生在进行交际练习时出现的偏误,并予以纠正,从而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那么,如何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中运用“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原则呢?其现实意义又如何挖掘?“A+比+B+形容词”为“比”字句的典型句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语法点,同时也是难点。留学生在习得和使用“A+比+B+形容词”句式时往往会出现“*A+形容词+比+B”等偏误,从而影响习得效果。本文以“A+比+B+形容词”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探析“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在其“引出——展示——讲解——练习——总结”整个教学步骤中的现实意义。本堂课的课型为汉语综合课,本文只截取语法部分“A+比+B+形容词”句式进行教学。本文对本堂课的教学对象进行简要介绍,以为“A+比+B+形容词”句式教学的“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原则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项目,而对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布置作业等环节进行了省略,以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对象

1、来源:贵州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语言预科B班留学生

2、人数:25人

3、年龄:17-24岁

4、国籍: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尼泊尔

5、母语背景:印地语、乌尔都语、豪萨语、尼泊尔语(各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因此课堂上的媒介语为英语)

6、汉语水平:属于汉语初级水平。学生的汉语词汇量为230个左右,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常用的汉语词汇和句子,能就一些日常话题进行简单交流,具备进一步学习汉语的能力。

(二)引入

“引入”环节是一个以旧带新的过程,要求老师用学生已学汉语知识,启发性地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或巧妙地设计出引导材料,从而引出新知识。老师的课堂引入语中复现学生已学知识,少讲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能使引入过程得以简化且易于学生理解、执行,在帮助学生记忆旧知识的同时还能避免课堂无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以带学生进行口头操练的形式引出所要学的新语法点“A+比+B+形容词”。

老师:苹果和梨哪个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梨)

学生:苹果大。

老师:对,我们可以说:“苹果比梨大。”(板书)

老师:老师的头发和安吉儿的头发,谁的长?(老师示意安吉儿起立)

学生:安吉儿的长。

老师:对,我们可以说:“安吉儿的头发比老师的头发长。”(板书)

老师:飞机和火车,哪个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飞机和火车的图片)

学生:飞机快。也有的学生可能会说:飞机比火车快。

老师:对,我们可以说:“飞机比火车快。” (板书)

(三)展示

在“展示”环节,运用归纳法使语法知识点公式化,简单明了,既便于学生理解语法点的结构,也便于记忆。首先展示出在“引入”环节出现的三个句子,按结构对齐排出句子成分,然后归纳并以公式化形式展现出语法点“A+比+B+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在向留学生展示该语法点的公式时,最好用“Adj.”来代替“形容词”,因为对汉语初级水平的留学生来说,“形容词”是一个超纲词语,学生不知道或难以记住该词的发音、字形和意思。而用“Adj.”表示“Adjective”不但对学生来说简明易懂,而且还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实用性。老师把格式总结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 A+比+B+Adj.

(四)讲解

在“讲解”环节,老师要特别注意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需要选择简单的、学生易懂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把所教知识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而不是用研究汉语言本体的专业术语进行讲解。整个讲解过程要避免以繁释繁、冗赘讲解,而应当充分体现出“讲”的针对性、精炼性和有效性。老师可以先说明:“A+比+B+Adj.”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来比较同一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差别。然后再运用图片或设置情境进行举例讲解,并辅之以相应的英文解释:

例句:④ 他家比我家大。

⑤ 今天比昨天暖和。

⑥ 弟弟今年比去年高。

(五)练习

刘颂浩(2009)指出:“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可见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老师在介绍了所教汉语知识点的基本理论知识后,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把该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汉语言语技能,使学生能够用该知识点进行交际,才能够达到汉语的最终教学目的。接下来,我们以先易后难、先机械后灵活的排列顺序设置多种形式的练习,老师可以用相应的英文来解释学生看不懂的题干内容。

练习一、用“A+比+B+Adj.”改写下面的句子。

(一)他的书多,我的书少。

(二)姐姐十二岁,妹妹八岁。

(三)茶五块钱一杯,咖啡十块钱一杯。

(四)看电影很有意思,看书不太有意思。

练习二、看图用“A+比+B+Adj.”说句子。

(五)左边的鱼 右边的鱼

(六) 北京 贵阳

(七)上面的铅笔 下面的铅笔

(八) 小明 大卫

练习三、让学生自行填写如下水果价格情况表,两人一组,用“A+比+B+Adj.”做对话练习。学生有五分钟的自由练习时间,老师在教室里巡视、监督并根据学生的提问提供适时帮助。五分钟后,老师抽取四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对话表演并对其表演进行点评和纠音正音指导。

练习四、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A+比+B+Adj.”进行交际性练习。老师给出话题(如笔的长短、手的大小、书的多少、气温的高低等),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用“A+比+B+Adj.”来描述人或事物的差别,提出和回答相应问题。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当避免给出年龄、体重等涉及个人隐私、有可能伤及学生自尊心的敏感话题。学生有三分钟的自由操练时间,老师在教室里巡视、监督并根据学生的提问提供适时帮助。三分钟后,老师抽取四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提问和回答并对其进行点评和纠音正音指导。

(六)总结

“总结”环节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步骤“引出——展示——讲解——练习——总结”中的关键一步,能够再次帮助学生重点记忆本次学习的主要语法点,并概括总结所学语法点的意义、形式和用法。老师可以先把之前板书的公式“A+比+B+Adj.”用红色粉笔圈出来,引起学生对本次讲解的主要语法点的重视,然后说明:今天我们学习了“A+比+B+Adj.”句式,“A+比+B+Adj.”句式是“比”字句的一种,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来比较同一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差别。要牢记“A+比+B+Adj.”句式的语序,“Adj.”在“B”的后面,避免出现“*A+Adj.+比+B”语序错误(辅之以相应的英文解释。)

*哥哥大比我。

哥哥比我大。

*手机便宜比笔记本电脑。

手机比笔记本电脑便宜。

*西瓜贵今天比昨天。

西瓜今天比昨天贵。

三、结语

用合适的场景和例句引出,用简明的公式展示,用释义法和归纳法进行讲解,设计针对性强且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巩固,在总结时特别提出“*A+Adj.+比+B”偏误,强调“比”和“Adj.”的位置。“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原则无不贯穿于“A+比+B+Adj.”对外汉语教学的“引出——展示——讲解——练习——总结”各个环节。老师用学生已学知识与学生互动,以“练”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点引入,在“展示”和“讲解”环节都具有针对性地“精讲”知识点的意义、用法和结构,同时伴随例句读、记的机械性操练,“练习”更是形式多样、交际性极强。通过以上引例探析,可以明确“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重交际性和高效率性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练习二中的图片均引自网络图片资源。

猜你喜欢

形容词句式板书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特殊句式
形容词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