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法的影响

2019-04-15穆鹏

世界家苑 2019年1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市场经济

穆鹏

摘要: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经济基础矛盾的转变,人民生活的需要增加必然導致我国经济法规的变化。我国经济法要更注重优化资源、缩小差距和规范秩序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经济立法;供给侧改革

1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影响

1.1 十九大报告中的经济规划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会议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会议报告中提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的需求,党中央提出要树立了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坚持新发展理念。(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2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相信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会发生巨大的转变。第一,新的发展理念的树立确定了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速不会像以前一样高于10个百分点的增长,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量的转变为质、经济发展模式正式由粗放经济增长变为集约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会发生巨大转变,有以前生产链低层次的加工业,原料的生产为主转变为开始逐渐发展服务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优势逐渐转变为人才优势,劳动力素质日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投资为主转变为消费、出口共同带动,三驾马车平衡发展。需求方面,消费、投资、出口需求会更加均衡,国内需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消费需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形成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来满足需求;第二,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将会侧重于知识创新由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因此人才战略会成为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中会侧重对知识分子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国家鼓励创新并立法保护创新。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会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创新是经济的动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不止于人口大国,会成为人才强国、创新强国;第三,我国经济发展会更加平衡。在区域平衡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会加大,由东部带动西部,中部崛起全方位平衡发展。在城乡差距中,城镇化速度会加快,由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民富则国家富。在各行业领域方面,会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带动行业平衡发展;第四,市场经济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会得到更深刻的体现,市场来优化资源各个环节、政府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未来五年中国的服务业比重和将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进一步增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将蓬勃发展,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转变将支持中国在新兴行业的发展竞争中赢得先机;第五,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会更加的到拓展。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会全面的展开,深化国际合作的领域提高国际合作的深度。由开放来带动技术的创新、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2 新时代发展产生的经济法影响

2.1 优化资源配置对经济法的要求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第一,改革《土地管理法》,保证土地在资源分配中给予新型科技产业和扶植性行业的便利。例如,在农村土地管理中会与《物权法》相互配合,对乡镇企业予以放宽条件。在不违反耕地保护原则的基础上优化土地的配置;第二,修订《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是建设现代型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可以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应当加强管制,使土地流向新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提高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第三,改革《税收征收管理法》,利用税收杠杆平衡经济,调节资源配置。设立相关制度,对于新兴产业,服务业等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增长的行业应当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促进行业经济发展。对于粗放型企业,尤其是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应当在税收上加强控制。

2.2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对经济法的要求

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政府通过经济法对经济实施宏觀的调节和控制,管理一切公共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法发挥着许多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法有利于正常高效及时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约束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的金融市场,保护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合理分配不同的经济利益,以及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互动。首先,通过经济法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比如关于消费者的权益,或者产品反倾销等法律,保护所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经营者履行应有的法律义务,惩罚一切不正当的垄断经济行为和经济竞争活动。经济法以社会的利益为根本目的,保护每个个体的利益,试图营造公平、平等而自由的经济竞争体制,保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经济法在完善过程中应当充分进行论证、调研,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施行的过程中,应当有法必依,并且由监督部门进行监督。确保经济法调节规制的作用切实有效发挥。

2.3 协调发展对经济法提出的要求

协调发展包括多个层次,其中有区域协调发展也有行业部门的协调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包括地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通过经济法调节税收、土地、劳动权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推动东部带动西部平衡发展;坚持官民协同维护地方生态自治及多样性发展的原则,体现革命性;坚持生态公共治理成效的验证与主体价值实现的验证,体现实效性。在城乡协调方面完善《城乡规划法》,在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原材料资源丰富等发面的优势以城带乡。照顾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乡镇企业税收、土地等方面的倾斜,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在行业部门协调发展中通过银行、税收、土地、劳动力等方面资源配置的规划促进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限制粗放型企业的发展。实现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协调发展。

中共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经济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在于通过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在全面依法治国实现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经济三重奏[J].党政研究,2017(10).

[2] 杨志勇.新时达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变化[J].财经科学,2016(11).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市场经济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