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研究
2019-04-15刘春丽
刘春丽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且是个系统工程,應贯穿于教育各阶段,涵盖在各课程中。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能提供多元教学资源,通过有效渠道在培养双创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中双创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助力大学生未来自主创新创业,并创造高质、高效教学。但教育部将核心素养细化后共有十八种,大学英语课堂不能求全而失重点地逐一进行培养,则探究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很有必要。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大学英语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也是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教育各阶段,涵盖在各课程中。高校中的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有着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特征。作为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大学英语能提供多元教学资源,通过有效渠道在培养双创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的,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本研究认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中双创人才核心素养培养,可助力大学生未来自主创新创业,并创造高质、高效能力导向型教学。
1 核心素养及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成为推动西方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柱性理念。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核心素养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其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课程人才培养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将核心素养细化为十八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并非仅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者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2 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要点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逐步推进,越发明确的是其核心是对创新“人”的全面教育。这种观念符合“全人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将学生放到教育中心,更好地给予其关怀,极大关注其情感或意志,推动其向着“全人”的目标前进。因此,双创教育核心是具有创造性的“人”的全面教育,而非“项目”的教育。
如果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一味讲述语言知识和技能,这将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中应融入并加强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成为创造的人、全面的人。
核心素养细化后共十八种,大学英语课堂不能没有重点地培养。因此,本研究针对本校学生设计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发展核心素养调查问卷》,对本校担任创业课程教师及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教师采取结构访问法,完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必备核心素养要点教师问卷》调查,了解与双创人才核心素养培养要点。
经过调查发现师生普遍认为,学校和教师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与创新创新教育相关的核心素养培养,大学英语课堂能在其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大多师生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充分利用课内及课外渠道,重点培养以下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核心素养关键要点有:人文底蕴中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中的批判思维、学会学习中的信息意识、健康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责任担当中的社会责任、实践创新中的问题解决。以上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点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中的“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是非常契合的。
在快速迭代和日益竞争的全球化时代环境下,具有核心素养的双创人才应具有人文情怀,维护、追求、关切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肯定并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还应具有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更敏锐地发现市场动向,且具有高度的信息意识,终身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正因如此,大学应努力培养双创核心素养,让每一个有自主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洁瑜,王笑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具[J].上海教育,2016(07).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