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老年人设计

2019-04-15王蓓

神州·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摘要:“银发中国”的到来,为我们国家带来需要新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符合其自身的产品与服务整个社会,更是当代设计师的责任。老年人身处特殊的社会关系中,拥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们应结合其自身与当前社会条件,利用多种设计理论,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关键词:养老模式;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一、研究背景及状况分析

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却呈现下降状态。老年人口规模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银发中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

1.养老关系变化。

由过去的三代或四代同堂,同养一老的家庭结构变为如今年轻家庭与老年家庭并存的生活模式。老年人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这都对社会与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2.生活方式快速更新,老年人有些“掉队”。

互联网为我们带来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但老年人对这些变化接受速度很慢,因其生理条件和认知能力下降,当下产品与服务甚至公共服务的操作都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采访发现在北上广等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老年人很少选择地铁、出租服务,不接受手机刷地铁、自助充值等行为,也不会使用手机打车。在银行業务厅,老人都是用人工柜台。各方面行为能力的下降让他们对这些日常的服务望而生畏,这是现在设计领域极大的问题。

3.不同环境下老年人遇到的问题差异大。

与其所处地域环境、教育背景、性别、生理和心理状况等都有关系。因此要对不同老年人进行深入了解,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与产品。

4.互联网对老年人的生活有不小的影响。

数据显示,有一半的老年人对互联网都抱有肯定的态度,但也有三分之一无法接受物联网,认为是年轻人的东西。

5.现在我国老年人经济与自我意识水平逐步提高,“银发市场”慢慢显露出潜力,但对其开发我国仍然是一片空白。

商场很难见到专售老年用品店铺,更少有娱乐休闲场所。老年市场产品种类有限,大部分仅停留在初步满足功能阶段。但在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老年商品与服务的产业链。

综上,提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体验是当代设计师的责任。

二、设计时如何提升老年人的体验

提升体验就是提升用户对周围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感受,优化用户与产品或服务的互动,以用户为中心去设计其参与的行为。

那么如何设计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服务与产品呢?

1.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特征。

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人与外界交流80%的信息都是由视觉获得,但老人的视敏度、明暗感受、空间、颜色等信息加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听觉用于交流,但老年人的听敏度降低,交谈时喜慢怕快,喜欢安静害怕嘈杂;触觉感知生活,但老人所需最小感知刺激程度在逐渐增大,对痛觉、温度的感觉比较迟钝。运动系统能力也日渐下降,骨骼、关节、肌肉等机能减退,难以负荷过大的运动量和力量要求。认知能力减弱,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能力等,这些能力的下降不仅对老年人、家人或照顾者产生影响,也会增加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老年人自己的心理负担,产生愧疚感。

根据这些特征,在产品或服务上,要设计多项感官通道并用的方法,比如可以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信息设计上简单易懂,符合用户认知。

2.外观设计依据人体尺度、身体状况及其体态特征。

有些老年人需要在设备辅助下完成操作,比如心脏病患者,需要随时触及药物,有些老年人需要拐杖、轮椅等。这样,产品本身要为老年人提供生理辅助,比如为老人设计的拐杖,考虑到老年人出行时的多种需求可通过增加把手帮其放置行李或增加座椅。

3.绿色设计原则。

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这也符合老年人节俭的心理,即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在设计时,分析产品的使用场景,该场景下有哪些需求。比如轮椅的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出行,但在出行过程中,用户还有放东西、如厕、社交、用餐等多样需求,这些都是设计时需加以考虑的。

4.通用性设计原则。

减少老人与其他群体间的使用隔阂。我们能看到很多为无障碍设计,如公共空间的斜台阶,满足了多样群体需求,包括使用轮椅的人、上下台阶不便的老人、用推车的人等。但也有很多仅考虑了尺寸的通用性,但未考虑不同群体的生理特征,比如洗手台,通设置不同高度满足大人和小孩的使用,但没考虑到身体机能下降的老人,因前倾失去平衡,这就需要一个支点帮助其站稳。

5.功能层次简单明了。

根据生理特征,要求产品受力小、动作方便、便于携带等。不仅满足日常基本生活,同时还需要满足其精神慰藉、认同感、成就感、社会参与感等,也需要表达自身的情感等。因此,一些为老人提供的场所或产品,应该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要建立在老年人自尊、个性化追求的态度上。老年人是社会组成中的一类特殊的群体,但他们一样参与着日常生活,有相同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甚至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娱乐休闲生活。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下降,但完全可以通过物理干预缓解这一功能衰退的现象。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和身体锻炼,可以产生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

6.系统性设计及服务设计原理。

老年人生理状态不稳定,需要及时记录体征信息,帮助护理人员或者家人掌握其身体状况,因此,老年人使用的产品要与其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且能够产出生活使用日志,将数据与相关机构相连,便于相关的服务设计,这也是增值设计的重要方法。

现在,我国“银发市场”还处于待开发状态,需要设计师与生产者协作,努力挖掘老人的生活需求,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居民生活幸福感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王蓓(1992.03.02)女,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务设计。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