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天气
2019-04-15罗家欣
我很喜欢观察身边的天气情况,这些大自然的创造,让我觉得非常奇妙。
雨。有润如酥的细雨,丝丝缕缕落下,一点脾气也没有的样子;有沥沥的小雨,点点滴滴打在翠绿的叶子上,精灵舞蹈般;有如珠如玉的中雨,砸在窗户上,溅开一朵一朵雨花;有倾盆大雨,让城市颠倒,洗刷了一切污秽。细雨、小雨、中雨、大雨从天上来,雨水汇集在一起,变成小溪,变成河流,变成大江,变成大海,拦截不住地奔流而去。雨中,一切事情都在雨帘后,隐隐约约,看不真切。雨有自己的味道,把世间全部气味都融去,复杂的城市只留下纯粹的清新之气。雨是上天的眼泪,下雨这天气总让人觉得有种迷茫的感觉,雨又是上天的給予,万物抓住雨滴,让他们化为自己生长的养分。街上行人都撑着雨伞,红的、黑的、白的、透明的雨伞,站在高处看过去,街上像开起了人造的大花朵。有时候雨大了,只听见排水口哗啦呼啦地,却也没来得及迅速排完这些上天的眼泪,雨鞋踩在积水的人行道上,开出一点零星的水花来,车子驶过积水的柏油路,开出几朵硕大的水花来。古人说“留得残荷听雨声”,这里少有荷塘,我只能坐在窗边听听窗边的雨声,窗外的一切被雨遮掩的模模糊糊的,无论是那些令人开心的,还是令人难过的,在雨中,都变得似乎很远很远。打落昨天还盛开的花儿,混着泥土的芬芳,青草生长的声音,雨落到这儿也是不孤单的吧。
雷。我不是个怕雷的人,虽然轰隆隆的雷来的猝不及防,让人没防备地被吓一大跳,真是调皮呢。这是多雷的季节,雷带着闪电急匆匆就来了,从很遥远的天的那边。好像上帝在撕吼,是谁惹它生气了呢?许多摄影师会拍下雷的好搭档——闪电,鬼斧生工的大自然除了给予了人类阳光,还给予了人类闪电的光芒。中国神话中的雷公电母,拿着大锤子,击打的时候就召唤出雷和电来,雷和电来的时候正是好像天空被撕开一个大口子,拿个大锤子,挺形象的。可惜雷并不像雨那么温柔,许多人走在路上就受到了它的伤害,在这里许多高楼都装上了避雷针,刻意把雷引到深深的地底下去。我睡眠浅,打雷的天气总让我睡不着,干脆坐在窗边看看闪电了。闪电劈在高楼大厦间,平日冷冰冰的建筑终于有伴了。云淡风轻的日子里,能有点雷来调和一下也不错,不然永远的风平浪静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啊。
风。拂下火红的枫叶,催开二月的花儿,激起江中的千层浪,这就是风。微风轻轻地,好像温柔的妇人,沐浴其中使人心情舒畅;夏风带着点热气,带走黏糊糊的汗珠,带来难得的清凉;秋风萧瑟,干燥的很,刮在脸上有点刺刺的。这里是亚热带,台风最多,尤其在七八月,热带气旋携着海的味道从太平洋来到身边,告诉你大海的故事。有时候台风太猛烈了,还得吹下阳台上的花盆,吹的玻璃窗哐当哐当低响,路人撑起的小伞也被刮飞。它也带来一些美妙的声音,穿过树叶时的沙沙作响,路过晒在楼下被子一角的舞蹈声,触碰到檐下风铃时发出的叮铃叮铃。它是风筝的翅膀,带着孩子的欢笑和风筝的夙愿飞上蓝天,吹散白云,给风筝留一片纯粹的舞台。风能吹动一切东西,吹起轻如鹅毛的柳絮,吹跨重如泰山的高楼大厦,轻盈又沉重,凝结两个极端的震撼。风无形,却能有各种姿态,树儿的长长枝条被吹弯的弧度,女孩裙角漾着的风情万种,而发梢的飘舞在我眼里则是它最美的姿态了;风无味,却能有各种芬芳,花儿草儿的气味,洗好的衣服带着的洗衣液清香,被卷起的泥土微微尘味;风无色,却让我感到五彩缤纷,夹杂树叶的鲜翠欲滴,带着红领巾一角的鲜红,携着大海咸咸的蓝色。风啊风,似乎充满着无限可能。
晴。阳光的脚步轻悄悄地,就这样潜到身后,又是晴天。晴天,是好心情的象征,因为阳光一出来,一切阴霾好像都被照亮了。我喜欢在晴天把被子抖开在太阳下,睡觉的时候阳光的味道进入梦中,肯定会是个美梦的;还喜欢在晴天拿一本好书坐在阳台上品读,阳光的步子移到书的一角,总感觉它也和我一样,一起沉醉在故事里,一切喧嚣退却,只留下阳光、故事和我。晴天是有温度的,这份温度在冬日尤其突出,走进冬日的暖阳下,整个人都接受着太阳给予的热量,血液燃烧沸腾,驱走了冬的寒冷,带来了温暖,让人忍不住张开双臂去拥抱晴天。透过轻纱的阳光投在光滑的地板上,碎碎的,赤着脚去踩阳光,是我孩童时期最大的乐趣。就算躺在太阳下,什么都不做,也很舒服,闭上眼睛,那抹金黄映在眼皮上,好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眼皮上起舞,等它顺着神经到达到大脑中,展现在脑海中的色泽却变成了血红色,很美。晴天是有力度的,我能感觉到,它好像一把手,把树苗的身高往上提,把青涩的果子催熟,把沉睡的花儿催醒。晴天的晚霞是所有景物中最美丽的存在,红的如火一般,大大的太阳隐在云后,只露出一角光彩。冰心先生曾在《谈生命》中写道:“愿你的生命中有 足够多美丽的云翳,来构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趁着阳光出门,去找寻自己的爱人吧。在阳光下,人的心情总是格外愉悦,心思也变得柔软了,我想这样的晴天,应该做的都是快乐的事情吧。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是这些小天气,虽然普通,但仔细去观察,去体会,也能有所发现。
作者简介:罗家欣(1998.09—),女,江西省宜春市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