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2019-04-15王庆祥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现状问题

王庆祥

【关键词】 政治教学;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89—01

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太强,让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起来很枯燥,有些学生在不太了解高中政治课程的教育价值时,就已对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渗透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有趣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高中政治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1.在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过去的学生在政治课堂上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老师灌输什么,学生接受什么,连提问的机会都很少。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状态,他们从配角变为主角,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要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教师只有当好引导者,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中,教师是主宰者,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放下身段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互动,調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参与、互动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引导他们交流讨论,使学生深入学习该内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从而使本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有通过启发式、拓展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和能力。其次,部分教师对高中政治课没有正确的认识,把它当成了一门无足轻重的副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复习,学生在考试前只是一通乱抓,毫无章法。第三,有些教师偏离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教学成效不佳。如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讨论极易出现偏题,他们会抛开主题围绕另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由此可见,在政治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便会使教学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三、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采取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并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尽到了教师的责任,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和学生置于平等位置,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采取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快乐学习。因此,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要关注教材,研究、发现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找到教学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学情采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

2.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语言表达。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教师本身对高中政治的基本理论挖不透,理解不深,备课没有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极可能思路混乱,教学内容模糊不清,语言表达也不会流畅,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好好阅读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这样在课堂上才可能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且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并逐渐产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现状问题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