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德教的发展及其成因
2019-04-15翁洁仪
翁洁仪
19世纪中晚期,西方文化入侵,破坏了长期以来建立在儒学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出现了信仰真空地带;20世纪30年代晚期,日本入侵,战火弥漫中华,广东潮汕地区的杨瑞德等人有感于战争对人民的摧残,祈望和平,在神灵乩谕引导下创立了德教会的第一个阁---紫香阁。德教融合儒释道回耶五教的核心教义,宣扬以道德醒化人心,于创立伊始便致力于施医赠药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战结束后,德教开启了在海外传播的历史,由李怀德领导,由越南传至新马地区。至今已成为马来西亚地区流传最广的民间宗教之一,会阁总数约为120个左右。随着时间推移,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的德教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德教在该地的发展及原因。
一、德教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教义的在地化发展。德教教义的在地化发展最为显著的是“忠”的概念的重视与转化。在德教教义的“十德”中,“忠”的地位比草创时代大为提高,成为德教中备受称赞与推崇的主要价值观,在《南洋德教总会第九届特刊》中,忠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同时,随着德教在马来西亚的不断发展,“忠”的指向对象也在不断变化与在地化发展。德教中“忠”的意蕴转化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了德教会歌歌词变化上。1955年的德教会歌歌词为:
三江浩浩,五岳皇皇,懿欤华夏,德教辉煌。
仁义礼智,立国之端;济弱扶倾,威振宇寰。
正民心,兴中原;尚博爱,成坤乾。
世界和平,万邦致祥。一心一德,国教之光。
而到了1968年的德教会歌,其歌词后半部分改为了“正民心,尊圣贤;尚博爱,成坤乾。世界和平,万邦致祥。一心一德,吾教之光。”歌词中“兴中原”三字明显不见,被改为了“尊圣贤”;“国教”也被改为了“吾教”。从歌词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马来西亚德教的“忠”意涵的指向对象不再是“中原”或者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中国”,而是“圣贤”、“博爱”等中华文化。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德教中的固定化与具体化。德教在中国创立之初,虽然已经提出了融合五教的思想,但还是以儒释道思想为主要核心。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重视与尊奉,是进入马来西亚地区传播之后才逐渐被固定化与具体化的。在1960年之前的德教文献中,除了《德教意识序》与《中国原始宗教》以外,没有更多关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阐述,或对这两教教主诞辰的宗教仪式活动记载。20世纪60年代之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二教教主的诞辰开始进入德教的宗教活动体系中。1961年,柔佛紫书阁的宗教仪式列表中,耶稣和默罕默德的诞辰第一次列入其中。至1964年,对于五教教主,尤其是耶稣和默罕默德的诞辰庆祝仪式已经成为所有马来西亚紫系德教共同践行的共识。
社会慈善活动范畴的扩展。早期的德教慈善活动更多地是在施医赠药,赈济灾难等方面。德教传入马来西亚之后,除了延续德教旧有的福利事业之外,其社会慈善活动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1967年大部分会阁停止扶乩之后,多把德教重心转移到福利事业之上。其范畴的扩展首先是德教进行慈善事业的对象的扩展,伴随着德教进入多种族的国家,德教的慈善事业也不仅限于华人社区,它对所有种族的人民开放。其次是慈善事业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施医赠药的慈善活动伴随着华人移民社区的需要,增添了施棺赠葬的活动,替人们处理身后事,送至义山安葬,有的会阁甚至还有自己的殡仪馆为人们服务;另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施医赠药也不仅仅只是中医看诊与赠药,大部分德教会都成立了洗肾中心,为无力治病之人提供帮助。有的德教会阁因承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广泛,还成为了社区的活动中心,如马来西亚居銮的紫銮阁,其阁内有幼稚园,图书馆等场所,成为当地华人子女课余的活动场所;大部分德教会阁都设有礼堂与婚姻注册局,成为当地人举办婚礼和婚姻注册的场所,如今年的2月14日就有26对夫妇在槟城的紫云阁举行了集体婚礼。马来西亚德教会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重视与推广,使得在其慈善性质更多于宗教性质,因此有时也被认为是慈善团体。
宗教活动的去巫化。马来西亚德教在完成初期的建构之后,便致力于宗教活動去巫化方面的努力,1967年发生的“丁末年事件”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之一。该年,马来西亚安顺的紫蓬阁扶乩时得到师尊要求南洋德教总会下十八阁停止扶乩,永不复鸾的乩谕。根据陈志明教授的调查,该事件后,紫系十八所德教会阁停止了扶乩活动,并且把重心转移到慈善活动之上。但由于扶乩是德教的核心之一,不少信徒都是通过体验过乩谕灵验才选择加入德教会的,这种通过搭建人类世界与神灵世界的联系,因其具有实际功用,所以往往能够帮助德教在当地华人中快速传播,无疑,停止扶乩对于德教的损失是巨大的,因而1981年十八所会阁中便有九所恢复了扶乩活动。虽然停乩活动失败了,但从该事件中可以明显看出马来西亚德教对于“去迷信化”的努力,对于革除传统信仰中巫术成分的努力。另外,马来西亚德教也已经简化了许多传统宗教仪式,如德教会阁中仅有点香,而不焚烧金纸;跪拜仪式也仅在某些场合才进行,大部分时候信徒仅需鞠躬即可,过火堆等巫术色彩较浓的仪式在德教中全然不见。
派系的增多与联合。马来西亚德教组织发展迅猛的另一表现就是派系的增多。根据阁名进行分类,如下:首先是同潮汕地区有渊源的德教会阁:第一类是唯一直接继承中国德教会的,主祀关圣帝君的紫系德教会,该派别德教会阁在马来西亚数量最多;第二类是明系,多为善社,源自潮汕地区;第三类是主祀吕纯阳的赞化系,其香火据是源自中国潮汕。其次是在地化德教组织,同样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祀济公活佛的济系,该派于1952年创建于霹雳怡保;第二类是振系,因1967年的“丁末年事件”,德教内部关于停乩与否的争论而促使了其兴盛,大部分会阁多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第三类是其他类,包括有因反对停乩而另立的新阁紫济阁、因奉神灵乩谕而将庙宇转为德教会的紫霄阁等。德教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的另一表现是德教联合会的出现,在德教与潮汕地区创立时,会阁间没有建立统一的组织,德教传入马来西亚地区后,情况有了变化。1956年,紫系德教会在新加坡建立了南洋德教总会,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紫系会阁从中独立成立“马来西亚德教联合会”,该联合会的成立促进了马来西亚地区紫系德教会的团结。
二、德教在马来西亚发展与变化的原因
德教萌芽于潮汕,落地结果于东南亚地区,其中尤以马来西亚为甚,德教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良好的发展,与德教所蕴含着中华文化标识密不可分,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德教会或多或少地带有天然的吸引力,成为海外华人追忆故土,缅怀祖先之地。不仅如此,德教不仅满足了华人的精神需求,更满足了华商的社会需求,德教会的建立有利于商人间的商务联系与合作,同时商人通过捐赠赞助德教慈善事业,获得德教组织内领导地位,赢得声誉与社会地位,商人参加德教会对于其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的获得均有所帮助,因而马来西亚华商热衷与推广与发展德教,这也是马来西亚地区德教发展良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不可忽视的是,德教能够在马来西亚获得迅速而又可观的发展离不开它对当地文化的吸收与融合。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来人与华人种族对立问题便始终尖锐,因种族矛盾而产生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样的矛盾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种族矛盾产生的原因,除了华人马来人經济地位差距较大以外,也因为在伊斯兰教为主体信仰的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在文化、习俗上差距较大,因而以宗教文化为标识的几类群体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当局为了缓和种族矛盾,除了经济措施之外,也对华人文化加以控制,如华文学校,中华宗教信仰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德教将伊斯兰教、基督教神灵加入德教中,使之固定化与具体化,无疑是为了适应当地宗教环境而采取的措施,使华人能在与之相异的环境中顺利开展活动,缓和摩擦。长时间的种族对立与种族暴力事件使马来西亚政府思索,如何才能缓解各族之间的不信任与矛盾,如何才能铸就一个更统一更持久的马来西亚?政府为之提出了一个长远的解决策略,即塑造一种全新的马来西亚公民,使之忠诚于国家而非某一州或某一种族群体。因而该时期也是华人于马来西亚落地生根逐渐本土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他们不再是“忠”政治色彩浓厚的“中原”或者“国”,而是要形成马来西亚公民意识,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德教教义的“忠”指向对象转为了宣扬“博爱”的中华文化。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德教仅仅只是适应当地文化依旧不足以在现代化社会中快速传播。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人们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传统宗教不可避免地被贴上了“迷信”、“落后”等不利于宣教的标签,导致信徒不断减少。面对这样的境遇德教则是积极应对,如简化落后繁琐的宗教仪式,同时贯之以环保等先进理念于其中,与时俱进;如于60年代中期呼吁停乩,积极进行“理性化”尝试,减少宗教中的“巫术成分”;并且不断扩大慈善事业的领域,积极造福社会,将教义贯彻到实践领域,既缓解了发展中所受到的一系列阻力,又积极顺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不断获得当地政府赞扬与表彰。
德教在马来西亚地区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流传最广的华人民间宗教之一,因其能够满足海外华人精神需求与华商社会需求,而在60-70年代或者快速发展。它在马来西亚地区的发展也经历了在地化阶段,吸收融合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神灵,并使之固定在宗教仪式之中;教义也跟随马来西亚主流思想而进行不断调整。面对现代化浪潮,德教曾尝试停止扶乩,去除巫术成分,也不断治理于宗教仪式简化及社会慈善活动,以顺应时代要求。但德教的当代发展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困境,如德教义理薄弱,统一的经典仅《德教心典》一部;德教会信徒老龄化,宣教方式难以吸引青年人;关于扶鸾的利弊等种种问题,这些都还有待德教去解决、去完善。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