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宣教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15张军红李楠赵丽曼
张军红,李楠,赵丽曼
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辽阳111000 0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侵袭性极强,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15%~25%[1-2]。中国某些地区的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而欧洲地区和美国主要以腺癌为主[3]。手术治疗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4]。目前,持续性宣教管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是较为先进的临床管理措施,逐渐被世界各国应用和认可[5-6]。本研究采用持续性宣教管理方式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干预,分析持续性宣教管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癌;②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严重疾病;②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选取就诊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49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管理措施干预,其中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8±5.9)岁;平均术后下床时间(24.4±6.1)h;平均住院天数(8.3±1.3)天。选取就诊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49例患者为宣教组,给予持续性宣教管理措施干预,其中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2±5.7)岁;平均术后下床时间(25.1±5.7)h;平均住院天数(7.9±1.2)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后下床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措施
1.2.1 常规管理措施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手术前后,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对其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进行解答;②手术前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缓解办法;③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促进患者体能恢复;④引导患者熟悉并适应医院环境,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等。
1.2.2 持续性宣教管理措施自入院开始就针对宣教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疾病情况、手术方法和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持续性宣教,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采用一对一病情讲解、集中PPT授课、个体化诊疗方案分析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的健康教育;②术前详细告知患者手术过程,指导患者调节术中呼吸节奏,并进行模拟训练;③依据手术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功能锻炼,缓解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导致的不良情绪等;④出院前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和认知性健康教育成果,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功能恢复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出院后的相关健康事项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采用电话和门诊复诊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随访。术后第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的广泛性焦虑量表-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7]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时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发生情况,GAD-7量表和PHQ-9量表均采用4级评分法,﹤5分为无焦虑或无抑郁,≥5分为焦虑或抑郁。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量表[8]评估两组术前和术后4周生活质量,主要从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术后第1天,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11/49),与宣教组患者的18.4%(9/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2/49),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且宣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本组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5)。(表1)
表1 两组食管癌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2 负面情绪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4.350,P﹤0.05)。(表2)
表2 两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负面情绪的发生情况[ n(%)]
2.3 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QOL量表中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宣教组术后4周QOL量表各功能评价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食管癌是侵略性强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9]。确诊时,食管癌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患者的精神负担及心理压力极大,对临床治疗方法产生担忧和疑虑,甚至恐惧治疗,缺乏战胜肿瘤的信心[10]。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在生活中所处位置的感受以及对与他们的目的、期望、标准及所关注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11]。目前的临床研究对食管癌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中,多关注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而非生活质量,但多数患者会因不良反应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影响其依从性。因此,在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改善食管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2]。持续性宣教管理措施是目前临床上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有手段。研究显示,与常规健康宣教措施比较,术前持续性宣教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状态和依从性[13-14],表明持续性宣教对患者的影响更为积极。
表3 两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QOL量表评分情况的比较(±s)
表3 两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QOL量表评分情况的比较(±s)
注:a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b与常规组比较,P<0.05
指标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时间术前术后4周术前术后4周术前术后4周术前术后4周常规组(n=49)44.6±6.1 58.4±8.4a 45.9±4.9 58.5±7.4a 38.7±4.0 56.7±7.5a 51.2±7.1 66.4±8.7a宣教组(n=49)45.2±6.4 65.7±6.8a b 46.4±5.3 68.8±8.2a b 39.5±4.6 64.3±9.3a b 50.3±7.3 74.5±9.9a b
本研究中食管癌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呼吸道感染、腹泻和吻合口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和本组术后第1天,不良反应明显改善。研究显示,19.0%的恶性肿瘤患者伴有焦虑,22.6%的患者伴有亚临床症状[16],情绪变化成为恶性肿瘤患者高发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表明持续性宣教管理措施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除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外,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也可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17]。研究显示,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4个方面,能够较好地反映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8],本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宣教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持续性宣教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