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西安广播电台的创建与科技传播
2019-04-15周东华
姚 璐,战 涛,周东华
(1.西北工业大学 明德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4; 2.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西安的时间,大都落后于京津和沿海城市,无线电广播技术亦不例外。无线电报以1880年的天津电报局为最早,西安则到1889年才有电报局,晚了9年。与无线广播技术密切相关的电能的引入以1879年上海使用发电机为最早,西安则迟至1917年才有发电机供电,晚了28年。直到1935年铁路通西安的当年,西安才有了第一座现代化的广播电台——西安广播电台。在此之后,才有1941年开始播音的甘肃广播电台、1948年试播的青海广播电台、1948年9月试播的宁夏广播电台和1949年5月2日播音的新疆广播电台。然而,对于无线广播电台的研究,或只注重于中央台而忽略地方台的研究[1];或侧重于红色根据地广播,而忽视了其他组织形态的广播[2];或只注重于其媒介组织而忽略其传播装备技术,或只注重于其新闻报道活动而忽略科学传播活动[3]。对于地方科技传播史的研究,也大多侧重于报刊媒介,而忽视无线广播电台的科学传播活动。
赵玉明等记述了西安广播电台的有关知识性栏目名称[4]。笔者曾对中央广播电台的无线电广播装备技术做过讨论[5],对西安广播电台无线电广播装备技术的讨论也是初步涉及,在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论著作中,均未见对西安广播电台的报道[6-7]。陕西地方志在概述和大事记中对其过程的简略记载[8]。
1 从北平天坛长波报务电台、河北电台到西安电台
西安广播电台的基本装备源于河北电台,又导源于北平天坛长波报务电台。
1933年秋,河北电台成立之初,商请交通部,允准拨借废弃的北平天坛长波报务电台为基本设备。河北电台将其改装为1 500 W广播机之末级高频率放大机,另装备500 W 之振荡三级调幅机,仍设于北平天坛,1934年10月下旬试行播音,称河北广播电台。其电力为500 W,呼号为XGOT,周率为1 220 kHz。1934年12月1日开始正式播音,至1935年6月中旬,结束河北广播电台,移置西安[9]。
1935年初冬,西安广播电台择定西安南院门开始建设。1936年5月,电台房屋告竣(见图1),开始试播,8月1日正式开始播音。其发射功率500 W,呼号为XGOB,频率为1 290 kHz。按《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西安广播电台组织条例》,西安广播电台直属中央[10]。它的成立,旨在“开发西北,唤起国人注意边防,同时将西北文物风光介绍于华中民众”,以及“提高文化水准,激发民族意识,对外介绍古都文物,招徕开发西北同志”[11]。在西安事变中,西安广播电台曾播出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周恩来也曾多次指示,利用张杨接管电台后的有利时机,对国内外进行宣传,并聘请美国进步作家史沫莱特和英国记者贝特兰举办英语广播,宣传西安事变真相。1937年2月,电台播音一度中断,七七事变后,恢复播音,一般每周各1次,每次10~20分钟[12]。
1938年3月,西安广播电台南迁南郑(今汉中市),改称陕西广播电台,在汉中汉台区东关后街磨子桥(今汉台区道教协会所在地)建发射台,以道士庙西院为机房,播控与发射系统合一。其呼号XKPA,频率1 290 kHz,功率500 W,波长2 325 m。留在西安的少数人员,则用自制的40 W发射机,仍以XKDA呼号,1 000 kHz,3 000m波长和西安广播电台名号继续播音。
图1 西安广播电台(位于今西安南院门)Fig.1 Xi′an Radio Station(located in today′s Xiannan)
约在1945年冬,有国民党军中播音总队西安军中之声广播电台驻西安建国公园(现儿童公园)北早慈巷西安一中,属于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局播音总队第二中队。1947年改在孔庙(现西安碑林)设西安军中广播电台,配备自南京运抵之500W中波发射机,频率1 500kHz,波长200m。1949年春先迁汉中,六、七月间在汉中洗马池忠烈祠播音,12月底迁成都,与重庆逃到成都的播音总队汇合,12月21日由人民解放军接管,与华西随军广播电台一起改为成都人民广播电台。
1946年10月,陕西广播电台迁回西安原址,继续播音,呼号、频率依旧,西安广播电台随之撤销。不久,由西京电厂供电,发射频率1 300 kHz,1948年改呼号为BEM。1949年5月西安解放,6月1日,陕西广播电台改为西北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49年12月,其一部迁成都,改为华西随军广播电台,12月21日被人民解放军接管,建立成都人民广播电台。
2 西安广播电台之传播装备
西安广播电台的主要传播设备有500 W 中波发射机、柴油发动机、发电机和播音控制台等。这台中波发射机的高频信号由调频调栅高频振荡器产生,经两级放大,在高频末级受调幅器与唱机之音频信号混合、放大后调幅高频末级,调幅器末级与高频末级均用两只204A型三级电子管推挽输出。即其所产生之高频电流经两级之高频放大器后,至最后放大器,与调幅器之低频电流相合至天线。
其发电机电源由柴油机带动的直流发电机提供110V直流电压,再经变压,分别提供 2 600 V,500 V,200 V的高压、中高压和低高压,形成4种直流电源。控制台为台案式,可便利地调整电源、电压。
其发射天线为按照当时世界最新样式,以直立式单根拉线自制而成。天线杆高186英呎(5 669.28cm),用直径4英寸(10.16 cm)、20英呎(609.6 cm)长之9根白铁管连接而成,复用7道,每道3根,三面拉出,形成120度角的稳固结构。这实际上使杆本身即成为天线,可使电波射程最远,且占地较少,节省材料,较易施工。
其地线分布于台址四周,构成面积约9 568平方呎(m2)的椭圆形,用总长1 702呎(51 876.96 cm)的14号铜线埋于地下1.5 m处。其中央及四周各埋于3 m地下长方形铜板一块,并将地线与深入地下180 呎(5 486.4 cm) 的自来水管衔接。
这与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19 000两白银购买自上海美商开洛公司波长420 m,714 kHz,500 W的播音机相比,最初的功率500 W,周率为1 220 kHz,以及后来在战时南郑使用的频率1 290 kHz,功率500 W,波长2 325 m,比美商开洛公司的广播机有更优越的性能,但是实际上二者的传播距离却有很大差距。中央广播电台在1928年时可覆盖南达南洋群岛、北及西伯利亚、西逾帕米尔至阿富汗一带、东越太平洋以抵夏威夷群岛的广大范围,而西安广播电台却仅可覆盖西北五省和长江流域。这可能与其在北平的废弃,以及后来的改装、自制有关,说明地方改装机与中央原装进口机尚有较大的技术差距。
1939年南迁南郑(今汉中)磨子桥改名陕西广播电台时期,5月完成发射机与发电机的安装,7月完成钢管天线安装,8月开始试播音,起初均使用柴油机发电机发电,直到12月方由南郑发电厂供电。其间,因供电不足,多次出现故障,抗战后期曾改用重庆广播器材修造厂的一部500 W中波发射机。
图2 西安广播电台马达电机室播音机房Fig.2 Xi′an Radio Station Motor Electric Room Broadcasting Room
1946年抗战胜利后,陕西广播电台迁回西安原址。至1948年年底,设备有所增加,计有接收日伪河南广播电台设备一套,待修状态的500 W中波发射机一部,中波波段收音机4部,四级增音机一部,天线绞车一部等。
3 西安广播电台的广播科技传播
西北幅员辽阔,交通不便,虽自古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然近世以来却成为偏僻落后和封闭保守之区。西安广播电台的无线电广播,已可在西北五省和长江流域,均能收听清晰,进一步计划覆盖东南地区及海外。这是一个重要的传播成就。
西安广播电台曾开设农林常识、卫生常识、无线电常识及问答、邮电常识、禁烟宣传等栏目,是为科技专题节目,另外在西北文物、民众教育、家庭常识、军事常识、名人传记、世界珍闻、演讲等栏目中也涉及大量科学技术内容[13]。1946年7月1日改为陕西广播电台后,仍有卫生、科学讲座、卫生常识、电学常识,新增国文教授、时事述评、妇女讲座、童军教育、法律常识、回教讲座、名人讲座、英语讲话等栏目[14]。 1946年10月1日后,又新增科学新闻[15]。这些知识性节目内容,大多来自报刊文章。
张学良在西安广播电台开播典礼上的讲话,对西安铁路、电灯、无线电广播的出现,以及无线电广播的效用,用通俗易懂的广播语言作了非常简练的表述。他指出:“西安为国防重镇,文化古城,广播电台的设置,至今日始告完成,固然十分感觉欣幸,但是一般人的感觉设的不算太早。可是,反回来讲,兄弟前年来西安,彼时火车仅到渭南,电灯也未放光,广播更谈不到,这一年多的光景,火车已到西安,电灯已放光,而广播电台复于今日开幕,像这样突飞猛进,再经十余年,西安不知发达到什么地步”。在谈到无线电广播的效用时,他指出“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人类对科学的成就已很多,无线电就是其中的一种,自无线电发明以后,不仅在通信方面收效甚大,即在宣扬文化方面厥功亦伟。我国是一个科学比较落后的国家,关于科学上的种种设置,较诸欧美各国实在不能不自惭形秽,就以无线电而论,在欧美各国人民的住宅,都十有八九短不了这种设置,一则为听世界暨国内政情,再则为茶余酒后消遣之用,这是就人民方面讲,就政府方面讲,举凡政令之传达,军事之通信,皆可利用无线电。”他还举例指出国外对发展无线电广播事业的重视,指出“世界各国无不以无线电为启迪民智、传达消息、统制舆论之唯一工具。现在苏俄政府在远东政治上的宣传,完全仰赖以伯力为中心之无线电台网,本年春季俄文报载,苏俄宣传部长在该国各重要城市,又设置电台五、六十所,对于伪满及苏俄边界之纠纷,随时广播以期博得各国之同情,日本鉴于苏俄如此,不甘落后,对于无线电之增设、管理、改善等问题,亦特加注意。根据这种情形,可知无线电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期间,对于国际宣传用途更大,而更为现代国家必须注意之事”。他还对今后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提出愿景:“虽然科学的发达,我们国家目前不如列强,将来终有并驾齐驱的一天,拿无线电来说,以目前我国的人力财力,计划设一具完备、具时代化的电台网,固然一时不易办到,但是各重要城市,至少应有广播电台的设置。”[16]1936年12月14日晚8时,张学良在西安广播电台发表了逼蒋抗日的著名讲话。
4 讨论与结语
西安广播电台相继开设总理遗教、党务报告和剿匪消息、施政报告、新运要义、公民常识、家庭常识、民众教育、西北文物、农林常识、儿童乐园,以及新闻、演讲、音乐、平剧、秦腔等文艺节目。其中“剿匪消息”、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舆论围剿,从反面了解或反证了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特别是在西安事变中的演讲、声明等,以及所开设的抗日救亡理论与方法、时事评述等专题节目,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演讲、英语新闻、爱国学生的演出、知名爱国人士的抗日演讲等,成为其建台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成为各界人士了解局势的一个重要渠道。1937年2月,国民党中央军进驻西安后,西安广播电台停播,除一人留守外全体人员调回南京整肃。 见有1946年7月1日改为陕西广播电台后改订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陕西广播电台播音节目时间表》(呼号XKPA, 波长232.5 m, 周率1 290 kHz)。
虽然,1935年创建的西安广播电台与中国首座无线电广播电台——美国商人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创建的上海无线电公司相比,要晚13年,即便在省级无线电广播电台中也晚于天津、北平、南京、重庆、南宁、云南、河南等。但是,其意义绝不亚于之前的所创的主要电台。最重要的是,西安广播电台的创建既标志着陕西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轫,也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轫。它既是陕西第一座中波无线电广播电台,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座中波无线电广播电台,也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直属的全国5个广播电台之一(包括福州台、西安台、南昌台、汉口台、南京台)。其中,在广袤的大西北和多民族杂居之地,在三大语系交错的地带,运用无线电广播装备与技术传播西安事变中张、杨两将军呼吁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的声音、传播新生活运动、教育民众,启发民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广播电台改装广播机的传播范围与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的500 W的美国进口原装机可覆盖南达南洋群岛、北及西伯利亚、西逾帕米尔至阿富汗一带、东越太平洋以抵夏威夷群岛的广大范围相比较,西安广播电台播音机,却仅可覆盖西北五省和长江流域,但畅达东南隅及海外,犹感射力不逮。这可能与其在北平的废弃,以及后来的改装、自制,以及战时南迁汉中有关。最初的收听者也很少,据1936年统计,全省各地的民众教育馆和学校所拥有的各种直流、交流收音机的总数仅25台,其中损坏者8台。后期逐渐增加。电台也负责收音机的调查登记、征费、与指导,以及专门由总务股负责收音机、演讲装置、机械、电缆装置的使用、保管和修理事宜。虽如此,它作为现代化无线电广播技术或以电磁波作载体的电子传播媒介,毕竟是第一次出现在陕西或西北地区,无论在技术示范、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推进社会进步上仍具有积极意义。
西安广播电台的科学传播节目也首开陕西乃至西北科学传播史的第一例。其中尤其是1936年8月1日,学良在其开播典礼上的讲话是为我国地方政要关于无线电广播科技知识的最早一篇广播稿,而且作了很贴切的口语化处理,使用了反比、举例、数据列举等手法,并以亲身经历渲染科技进步、以苏俄建设伯力无线电台中心网为例,强调无线电在启迪民智、传达消息、统制舆论方面的重要功能,强调在我国重要城市设置广播电台的重要性,从而提供了科技广播稿的一个范本。1937年8月28日,抱病回陕的著名科学家李仪祉也在西安广播电台发表演讲,除讲述水利外,呼吁市民积极投入抗战。这无疑丰富了早期科技广播稿体裁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无线电广播技术知识的普及,以及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