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溧阳市:“四强四促”助乡镇人大高质量发展

2019-04-15

人民与权力 2019年12期
关键词:溧阳市人大代表乡镇

乡镇人大处于五级人大的“神经末梢”,是基层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的直接窗口,也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溧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以组织推动、创新驱动、主题带动、固本拉动为抓手,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有力推进了乡镇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推动,促履职方向更明。首先,突出党委领导,增强政治意识。溧阳市委专门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市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加强组织领导、支持人大依法履职、做好代表工作、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乡镇人大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其次,突出常态指导,增强规范意识。溧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确保乡镇人大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定期听情况、抓督查,加强工作指导。再次,突出考评督导,增强责任意识。围绕召开会议、代表工作、建议办理、自身建设、典型培育5个方面制定了14条具体考评细则,通过“一听二看三座谈四走访”的方式进行量化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表彰,确保乡镇人大工作年初有目标有责任、年中有落实有督查、年底有考评有激励。

强化创新驱动,促依法行权更实。首先,推行票决制,做实人大决定权。2013年,溧阳市埭头镇人大率先试点镇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投票决定,初步形成了票决制“埭头经验”。溧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捕捉乡镇人大工作的闪光点,及时介入,总结提炼,在多镇试点推广的基础上,于2018年初实现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市镇两级全覆盖,逐步形成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票决制“溧阳模式”,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由“领导拍板”到“代表票决”、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由“一人撑船”到“众人划桨”的转变,实现了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变成政府决策的议题、把群众的愿望转化为政府的实际行动。其次,试行问政制,做实人大监督权。从2018年开始,由各镇人大针对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热点,每年选择1至2个议题,组织本辖区各级人大代表、部分群众代表通过会议、现场等形式开展专题问政,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答复并接受满意度测评,形成“代表出卷,政府答卷,人大阅卷,群众验卷”的问政制监督新模式。

强化主题带动,促代表作用更好。首先,强化培训,让代表“会为”。近两年来,通过组织乡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培训基地、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高等院校等地开展各类培训共25场次1800余人次,切实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其次,优化平台,让代表“能为”。制定出台《关于在人大代表中开展“六个一”活动的意见》,要求人大代表任期内或每年参加一次履职培训、提出一件议案建议、参加一次人大活动、走访一次选区选民、开展一次代表述职、办好一件实事好事。各镇人大围绕“六个一”要求,积极组织代表开展各类活动,按照“1家+X站”模式,在全市10个镇建立“人大代表之家”,作为代表活动的“主阵地”。同时,将“家”向下延伸,在全市60个村居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了代表活动有场所、有计划、有记录、有保障。再次,细化管理,让代表“有为”。建立代表履职清单制、活动登记制和积分评价制,向每位代表发放《代表履职登记册》,每年对人大代表进行考评,并将履职评价情况作为任期内代表评优和推荐连任的重要依据。健全代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邀请、组织人大代表参加会议审议、视察调研、旁听庭审、部门评议等活动,扩大代表参与度。

强化固本拉动,促自身建设更强。首先,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注重配齐配强乡镇人大力量。目前,全市10个镇均配备专职人大主席、专职人大秘书各1名。注重人大干部交流培养,吸收年轻干部担任乡镇人大主席职务,积极推动乡镇人大主席与党政领导干部间的“双向交流”。其次,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有章理事”。各镇人大围绕“四规范四提高”要求(规范人代会召开、着力提高会议质量,规范主席团工作、着力提高履职成效,规范代表活动、着力提高主体活力,规范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完善了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主席团季度例会、人大代表学习、接待选民日、向选民述职、代表小组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再次、加强作风建设,确保“有效干事”。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的工作理念,每年组织乡镇人大主席、人大秘书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对标找差,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切实提高乡镇人大干部和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天目湖镇人大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开展“人大代表为天目湖全域旅游献一计”主题活动,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为该镇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溧阳市人大代表乡镇
二十年后的家乡
“双减”,让生活更美好
待业啄木鸟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乡镇扶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