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实力” 下足“硬功夫”
2019-04-15施琛耀
■施琛耀
♦11月25日,全省“老支书精神”传承——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会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亲切看望了“百名示范”村书记代表。
(肖勇)
♦11月22日,江苏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专题学习《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主持学习会并讲话。
(张筠)
♦11月26日至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
♦11月8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督办会,就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2件重点处理建议进行督办。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震宁主持督办会。
♦12月2日至3日,沪苏浙皖四省市人大推动长三角地区医保一体化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春宁出席论坛活动并讲话。
♦11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在南京会见了由美国加州众议员、州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丁右立率领的加州经贸代表团。
♦11月11日至1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带队赴淮安、连云港市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12月4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率调研组赴南通和镇江就《江苏省电力条例》开展立法调研。
民营经济在江苏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作为重要经济主体的地位不容置疑;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营商环境是江苏核心竞争力,也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重点议题,在近日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初的“微不足道”,到与国资、外资“三足鼎立”,再到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江苏民营经济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对此,省政府报告用一组翔实的数据予以最充分的注解: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对全省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0.8%;民营企业上缴税金8485亿元,占税务部门直接征收税金总额的58.6%;私营个体经济新增就业63.6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58%……
透过沉甸甸的数据,我们能真切地触摸到热乎乎的温度。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纵览此次报告,我们不难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江苏频出实招,每一招都解决民企发展的痛点,每一招都疏解民企经营的堵点,每一招都打消民企顾虑,每一招都提振民企信心。
切实有效的支持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今年以来,江苏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企业关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切实提升“执行力”“知晓率”“到达率”,把政策“温暖”和惠企“礼包”直接传递到企业。2016年以来,省政府先后4次出台降低企业成本意见,累计降低企业成本35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降低企业成本165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1600亿元的目标,其中民营企业为主要受益群体。
高效透明的政务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着眼点”。大力实施简政放权,省政府下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4项,对省级2843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动态调整。同时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线下推开“企业开办”一站式受理窗口,线上打造开办企业“全链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省90.1%政务服务事项入驻政务大厅,83.6%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综合受理。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立法,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在本次会议上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公平公正的法治氛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落脚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根据《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我省进一步畅通政商交往渠道,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强化企业信用约束,建成全省统一的信用平台“信用江苏网”,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格局;开展涉企治理专项行动,省法院出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涉及民营企业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力度。省检察院2017年以来共办结危害民营企业权益的刑事案件1422件,强化对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益保护。省公安厅开展涉及民营企业执法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查纠整改一批执法突出问题。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改善,让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有了更加适宜的“土壤”。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江苏下足了“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