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声景开发研究*

2019-04-14杜献忠刘睿张宇杨凤杜献忠张宇杨凤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睿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2期
关键词:声景古民居景区

■ 杜献忠 刘睿 张宇 杨凤(杜献忠、张宇、杨凤,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睿,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一、引言1

1969年谢弗发起的“世界声景工程”项目让声景的理念得到普及。2014年ISO将声景定义为特定场景下,个人或群体所感知、体验及理解的声音环境[1]。通过对声景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可以合理地将景区中的人文内涵融入其中,增强景观与游客的交互体验,使游客达到沉浸式游览。在减少自然环境噪音的同时,将自然、人、社会作为一个生态共同体,实现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景观中,运用声景设计,既可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还可以将其视为弘扬传播人类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景区建设时将声景考虑应用其中,将会对景区的建设起到创新性作用,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新奇的体验。

湖上升明月景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西南岸,是一个以修复重建450栋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为主并将其集中重建的大型旅游项目。但景区现已建成的景点来看,景区建设工程中强调对古民居的修复,重视景区内的环境景观和绿化建设。只是单纯的视觉景观环境,并没有将声景设计这一理念充分考虑进湖上升明月景区的建设中,纯景物欣赏的视觉景观并不能满足游客深度体验的需求,也不能更好地体现景区建设所想要传达的文化底蕴。

二、声景及古民居建筑

(一)声景分类

声景作为“景”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即自然音、人工音和活动音[2]。自然音指在自然界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或物体产生的声音,包括鸟鸣声、潺潺水声、风响声、雷雨声等未经加工的声音。人工音是指人通过一定技术或者工具加工创造出来的声音或者氛围,比如,汽车鸣笛、广播播音、钢琴声、影视配音等等。活动音(群体社会音)是指由于人相互之间交流或者活动产生的声音,比如,读书声、脚步声、议论声等。

(二)声景的特点

1.声景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环境是声音的“容器”,会影响听觉效果。人烟稀少,森林繁茂的山区和人口稠密,高楼林立的城市相比,其声景观就截然不同。同时,声景也将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人为因素的介入使原有的自然环境失去了最原始最自然的面貌,宁静的环境中多了言语声,交通工具行驶声等。

2.声景以人的主观感受,体验为核心

声景强调人的感知,借助发掘声音中蕴含的各种含义,赋予声景不同的情感维度[3]。声景受人的性别、性格、地域文化、习俗、兴趣爱好等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对同一个声景观的主观感受和优劣评价有所差异。

(三)古民居现状

古民居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价值。随着古民居旅游的不断发展,存在以下现状:

(1)旅游形式单一,内容匮乏。目前我国大部分古民居旅游内容主要是参观游览古民居建筑,跟随导游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古民居所在区域的旅游价值降低,地区知名度下降。

(2)现代化气息浓厚,总体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古民居、古村落旅游热度提高,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入,生活垃圾增多,加重了原有公共基础设施的负担。当地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再加之旅游经济开发者急功近利的思想,传统建筑得不到合理、科学的修缮和开发。

(3)商业气息过浓,传统文化价值观改变。当地居民为追求经济利益,出售各种遍地全国的“旅游纪念品”等,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失去了古民居原有的文化特色。

基于古民居发展的以上现状,所以我们提出加入声景,以此提高古民居的旅游价值,促进古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三、声景开发的影响因素及评价

(一)声景研究方法

在我国声景研究起步较晚,伴随着近现代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声学仪器及统计分析技术的提升,声景的实地勘测以及对其的保护、修缮和记录也愈发完善,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多,例如声测量、声漫步和声评价等。

表1 声景研究常用研究方法

(二)声景开发的影响因素

1.声景研究地域进度的差异

我国现有的声景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江南地区,而很多其他地域的声景研究才刚起步,甚至还未开发。研究进度的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域群众对于声景开发的接受度有所不同。对于湖上升明月景区来讲,处在声景研究刚刚起步的地域,群众对于声景的接受度较低,会对声景的顺利开发造成影响。

表2 声景开发研究历程

2.地域文化和声景资源的差异

当前声景开发方法虽多样,但却没有系统的方法与思路。地域文化及其内在声景资源间的差异将会使群众对不同地域景区的感知造成差别。例如对于城市建设来说群众大多只追求隔音降噪,而对景区来讲群众则更注重对声景的体验。湖上升明月景区的开发不光需要考虑降噪,更需要将声音资源合理化,以求带给游客更完美的体验。

3.声源在不同场景下可接受度的差异

不同类型的声源在不同场景带给人的可接受度不同。接受度不同也就意味着声景对于游客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尤其是类似于湖上升明月这种坐落在城市里的景区,游客对于不同声源的接受度对其声景的开发影响巨大。

(三)声景开发的评价

如表2,声景的开发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成长。从最开始声景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声景理念不断的普及,声音景观在逐渐发展,也在旅游中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声景的开发也需结合群众对声源的可接受度,正确看待景区内各种声源,注重生态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声景对景观中的声音进行设计,伴随着游客各类感官体验,有利实现旅游的多视角化。而开发声景的最终目的便是争取构建声景优美,符合游客审美的综合景观。

四、湖上升明月景区的开发思路

湖上升明月景区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类型最多、文化内涵丰富、服务设施完善的古民居博览园,景区主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 。我们通过声漫步法分析,运用声景观要素设计,期望通过各种声音的营造混杂,一方面,能够降低外界噪声的干扰,营造出和谐自然、秀水明山的旖旎风光;另一方面,景区也承担着保护古民居,传承文化的重任,所以,也期望声景的辅助加持,可以更好的传承古民居既有的美学价值、民风民俗、历史文化。

(一)自然音

结合景区分布,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建筑的风格、游客的分布情况等因素来进行声音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在自然音景中,我们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周围噪音,保留大自然真实的样子,让游客沉浸式的体验,舒缓压力,感受自然之美。

1.植物音景

在不同地方种植不同植物,会在景区综合条件下形成独有的景观。从湖上升明月北门进入景区,丘陵较多,人行小路在丘陵之间穿梭,那么,道路两旁可以种植适宜绿草,不会吸收附近树木太多养分,反而能达到降噪降尘效果,游客行走之间也能区别道路,远处看去会让丘陵更有一番生机盎然。再如,在房屋附近种植一些阔叶的树木,那么微吹过会有沙沙的响声,在下雨的时候,更有“雨打芭蕉”“卧听风吹雨”等情景。

2.动物音景

在景区调研时候发现,景区内部除古民居建筑、龙湖迎宾馆等建筑群体外,景区绿化覆盖率超70%。由于没有设置太多人行小路,游客活动不频繁,将会成为动物的栖息场所,而无论鸟类还是昆虫,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所以,除了必要地方设置部分照明设备外,并不建议设置广播声来丰富自然声。动物原有的声音,将会最大程度还原自然的声景。

(二)休闲活动音

结合湖上升明月景区建造分布,游客停留休憩的地方集中在景区西部,利用西部地势,可以设计水声音景,声压级高的水声能让空间活泼起来,声压级低的水声可起反衬作用,愈加体现空间中的雅致韵味,而静水则缺少了对于听觉感官的刺激[5]。那么,合理地控制好水流高度、石头摆放位置,利用水流冲击石头发出潺潺流水声,让游客身临其境。再如湖畔喷泉,设置在草坪前方湖中,游客躺在草坪上,可以满足视觉听觉等感官。

(三)历史文化音

从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来看,具有独特的声音信息,这些声音信息与景观呈现的视觉信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文化遗产景观独有的“基因代码”[6]。湖上升明月作为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博览园,除了保护原有的古民居建筑外观、文献资料、照片影视外,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声音信息的保留也很重要。

在古民居建筑群中,古戏台剧坊、临川寻梦作为音乐类声景,是两处能够传递声音,展示文化的景点。后期建成,临川寻梦会演绎《牡丹亭》这一经典。以剧代言、以剧记事,也是一种保存和传承文化的手段。在红厝圣迹(见证“一带一路”)、两岸一家(祖国统一)、深巷酒香(展示中国酒文化)三处景点,除了展示一些必要的珍贵资料以外,可以加入一些独特的声音,恰如老北京胡同中的吆喝声,更具有辨识度。在尚书故里、督军府邸,借用高科技的手段,如投影技术,再加以声音效果,可以更真实还原情景,加深游客印象。

注释

1景区介绍.来源于百度百科.

2景区的定位.来源于百度百科.

猜你喜欢

声景古民居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