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04-14刘佳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刘佳(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一、引言
小麦作为世界上产量仅次于玉米的粮食作物,其粮食安全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小麦的生产与消费在全球占到很大比重。我国小麦生产大省依次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这五个省份小麦的产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三的比重。小麦按照播种季节来分,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以长城为界,以北主要种植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河南小麦对河南小麦经济、全国粮食安全及世界小麦贸易都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河南省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波动上升,单产由1985年3346公斤/公顷增长到2017年6484公斤/公顷。最高达到15.65%;最低为1998年-13.25%,平均增长率为2.29%。
基础要素投入分别为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劳动力、农药使用量。首先,化肥施用量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为5.25%,其中1989年增长率达到最高—22.37%。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逐年增长,仅2016年下降,平均年增长率为6.16%。有效灌溉面积逐年缓慢增长,仅2013年下降。乡村劳动力从2939万人增长到5367万人,2000年乡村劳动力增长率达到17.58%,2013-2015年劳动力数量下降,平均年增长率为2.04%。农药使用量先是快速增长,后逐渐放缓,最后开始下降。由38829吨增长到130058吨后开始下降。增长率最高为30.5%,平均年增长率为4.54%。
邹军等人通过对1985-2015年山东、河北、河南作物产出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冬小麦种植面积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但是单位面积产量有较大的增长幅度,其中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李雪、穆月英等人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全国20个小麦主产省的影响因素,发现山东、河南和河北生产能力最强,化肥施用量与小麦生产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另外,受灾面积减小有利于增加小麦产量。王祖力、肖海峰通过分析1978-2006年间化肥投入与作物产出的数据发现化肥施用量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有较大的贡献,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将研究影响河南省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要素投入,了解不同投入要素对小麦产出有何影响。
二、数据与模型
(一)模型
本文采用经典Cobb-Dauglas生产函数,以此反映出农业投入及技术进步对作物产量的综合影响和贡献。在本研究中,将小麦产量作为产出指标,各项要素投入包括土地、劳动力、灌溉、化肥、机械等,具体生产函数形如下:
其中,Y为作物总产量,L和D分别代表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播种面积,X为其它各项农业基础要素投入量。为简化起见,我们假设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由此可以消除播种面积的影响,仅从单位面积上考察单位面积各种要素投入对作物单产的影响,则式(1)可转化为以下形式:
其中,y表示作物单产,l为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x为单位播种面积各项要素投入使用量。基于该生产函数,通过对数化可得到如下的基础统计模型:
(二)数据
本文采用1990-2016年河南省各市小麦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其中基础投入为五种投入变量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产出数据为小麦该年产出与播种面积的比值,最后对投入及产出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三、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的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得到五种基础投入分别对作物各市单位面积产量影响的结果m1-m5,m6为加入五种投入的影响结果,m7为去除不够显著的投入因素之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小麦产量的各基础投入变量识别结果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 < 0.1, ** p < 0.05, *** p < 0.01
统计结果显示,从投入单个要素的角度来看,对于小麦单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从逐步回归的角度来看,当五种基础要素同时投入生产时,其他几种要素会影响劳动力的作用,使得增加劳动力投入时反而会降低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由于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农民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越高对于人力的需求反而会降低,所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可能对劳动力的贡献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结论
基于1990-2016年河南省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与要素投入的数据,本文分析了要素投入对单产的影响,结果发现:
(1)从单一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看,化肥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灌溉面积、劳动力、农药使用量对小麦单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当五种基础要素都投入时,灌溉及农药对小麦单产的影响不太显著,化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的影响由正向转变为负向,说明化肥或者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劳动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三种显著因素对灌溉面积和农药施用量可能也存在一定影响。
此外,本文的分析忽略了农业政策及气候变化、气候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后期可将模型进行拓展,有望对单产的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