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评《田园游憩——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
2019-04-14吕燕,徐培,邓敏
《田园游憩——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张骏、尹立杰、常直杨、张德仪共同编著。它以乡村旅游建设前的准备、资源与环境分析、规划与开发、形象塑造、投资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等乡村旅游建设与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任务为基本单元,将全书分为10个模块。最后两个模块还对对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全域化开发、扶贫工作开展、创新创业实施,以及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国外成功案例进行解读。其涵盖面广,实操性强。
作为城市与农村纽带的乡村旅游,既促进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共享以及财务的重新分配,又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欠发达地区、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及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作为农业大国和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的中国,乡村旅游是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发展起来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旅游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鼓励引导社会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
乡村旅游资源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组合而成的乡村地域复合体。自然资源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物质要素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游客亲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如森林、畜牧、民族、聚落、房屋建筑等有形的物质。乡村不同的物质要素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如田园风光、渔
区景色等。而非物质要素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是人们无法直接通过感官感知的,如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综合不同区域的乡村旅游情况可以发现,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自然原生性、环境独特性、地域差异性、乡土性、独特文化性、多样性、季节性、广泛性、脆弱性等诸多特点,这些特性中有许多是其他旅游类型所不具备的。
乡村旅游资源应如何开发利用呢?首先是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乡村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特别是西部地区。多年来,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一切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建立在切实可行的规划与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坚持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是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全域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资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全域旅游的重点整合资源。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纳入全域旅游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去,将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乃至居民房屋均转化成旅游产品,同时带动乡村其他产业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实现旅游化发展和跨界盈利,同时也符合目前大力推广的乡村扶贫与旅游扶贫的目标。第三是尽快解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过程中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各大院校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中去,现有的经营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从业人数众多但普遍素质较低。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应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吸引先进人才,对现有的从业人员开展旅游知识与技能培训,同时乡村旅游经营者也应改变分散经营理念,探索合理有效的集约化经营模式。最后,应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注重特色。应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表现和突出当地特色,增强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是推进我国旅游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潜在的优势不同忽视,因此应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起足够重视。《田园游憩——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一书介绍了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着眼于国内外乡村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困惑的解析,落脚于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对今后一段时间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