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格局演化研究*

2019-04-14张荣天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12期
关键词:皖江皖北安徽

张荣天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9)

0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社会现象,适当的经济发展差异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但发展差异超出一定的限度范围,也会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1]。因此,长期以来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一直为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重点探讨热点课题之一。基于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主要通过时间序列的回归模型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及其规律[2, 3]; 随后有学者开始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中引入描述性的空间权重矩阵来揭示空间相互作用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及差异[4, 5],并且该方法不断成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新范式。国内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测度[6]、差异演变规律[7]、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8]等相关方面探讨; 目前研究对我国较发达东部地区(北京[9]、江苏[10]、广东[11])、欠发达中西部地区(新疆[12]、重庆[13]、安徽[14])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基尼系数[15]、泰尔指数[16]、变差函数[17]等定量方法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也开始尝试运用ESDA空间模型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关联特征及演化[18, 19]。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但是传统差异指数模型缺乏空间相关分析视角,难以深入剖析县域经济差异的内在空间作用机制,需要从空间自相关视角研究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及格局演化,为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提供针对性治理策略。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省份之一,具有紧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面临长三角经济圈的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安徽省经济获得全面发展,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但发展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 另一方面,安徽省内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南北差异十分显著; 因此,安徽经济发展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双重压力,剖析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及规律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县域作为我国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最基本的行政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及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文章以安徽省78个县(市)为例,以2000—2016年作为实证年份,首先以为安徽县域人均GDP为基础数据,运用变异系数CV、锡尔系数T来反映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内部差异,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出县域尺度安徽省经济发展差异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特征; 其次,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成因; 最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安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启示。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变异系数CV

变异系数是衡量数值间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若CV越大,表明样本数值相对差距越大; 若CV越小,说明样本数值趋向平均值,相对差距变小[20]。通过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变异系数来刻画县域经济变动趋势,体现县域分布均衡程度特征,具体公式为:

(1)

1.1.2 锡尔指数T

锡尔指数T又称锡尔熵,由锡尔等于1967年最早提出。锡尔指数T越大,就表示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越大; 锡尔指数T越小,表示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越小。该指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内差异(TWR)和区间差异(TBR),便于比较它们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程度大小[21]。该文通过锡尔指数T来揭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贡献大小,具体公式为:

(2)

(3)

1.1.3 空间自相关模型

①Moran′s I指数

(4)

式(1)中,Xi为i的观测值,Xj为j的观测值,Wij为权重,i与j空间相邻为1。

(5)

1.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两大方面: ①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0—2016)》; ②空间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地图册》 (2016)经扫描进行高精度配准后ArcGIS10.2中跟踪矢量化获取,并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区域进行相应合并(1)①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安徽省2011 年8 月22日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确保研究期间数据可比性。

2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格局

2.1 县域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四大区域间差异及皖江、皖中、皖北内部差异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力

将2000—2016年安徽省县域单元的人均GDP带入变异系数CV计算公式(式1),得到2000—2016年变异系数CV(图1)。通过图1可知: 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变异系数CV在数值上变化总体以上升为主要变化趋势,但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 ①2000—2003年为缓慢上升期,数值上从2000年的0.328上升到2003年的0.352,增幅仅仅为7.31%; ②2004—2008年为快速上升期,数值上从2004年的0.361上升到2008年的0.442,增幅达到22.43%,上升的幅度相对快; ③2009—2016年为平稳增长期,数值上从2009年的0.447变化到2016年的0.463,期间上升幅度仅为3.58%。CV数值上的增大表明了2000—2016年总体上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正在不断显著,由于安徽省委、省政府在这一时期先后出台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发展差异,因此变异系数CV的数值上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00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政策调整。

图1 2000—2016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变异系数CV演变

依据锡尔指数T公式(式2)计算出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锡尔指数值,同时根据锡尔指数地理空间分解的特性,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解为皖江(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皖中(滁州、蚌埠、合肥、六安、淮南)、皖南(宣城、黄山)、皖北(宿州、淮北、亳州、阜阳)4个大区域间差异以及4个大区域内部差异。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是某一部分差异作用导致的,而是由4个大部分间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并且这4个大部分的影响程度大小各异(表1)。区间差异贡献度从2000年的32.18%一直上升到2016年的35.11%,整个研究期间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 皖江内部差异贡献度从2000年18.11%提高到2016年的19.73%; 皖中内部差异贡献度从2000年15.21%提高到2016年的16.68%; 皖北地区的差异贡献度从2000年16.55%提高到2016年的17.98%; 而皖南内部差异贡献度从2000年17.95%下降到2016年的10.81%。因此, 4个大区间、皖江内部、皖中内部及皖北内部的差异贡献率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而皖南内部差异贡献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总体上, 4个大地区间差异及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皖南地区内部差异是造成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力量。

表1 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锡尔指数及分解

年份锡尔指数皖江皖中皖北皖南区间差异贡献率(%)差异贡献率(%)差异贡献率(%)差异贡献率(%)差异贡献率(%)20000.101 50.023 518.110.018 515.210.013 316.550.015 317.950.030 932.1820010.102 40.023 818.230.018 915.370.013 616.620.014 917.020.031 232.7620020.103 40.024 418.420.019 515.550.014 216.810.013 816.340.031 532.8820030.104 10.025 218.550.019 715.680.014 317.020.013 115.440.031 833.3120040.106 70.025 918.720.020 315.740.015 117.110.012 915.010.032 533.4220050.108 60.026 718.810.021 115.810.015 517.270.012 514.220.032 833.8920060.110 40.027 518.930.021 615.910.016 117.330.012 113.860.033 133.9720070.116 20.028 819.110.022 216.140.016 717.450.011 713.110.036 834.1920080.120 50.029 619.280.022 716.280.016 917.560.011 412.650.039 934.2320090.125 20.029 919.420.023 516.350.017 217.670.010 812.010.043 834.5520100.132 10.030 219.550.024 216.430.017 717.720.010 611.490.049 434.8120110.138 50.031 119.620.024 916.580.018 417.850.010 211.020.053 934.9320120.139 20.031 319.630.025 116.600.018 617.860.010 110.950.054 134.9720130.139 60.031 419.660.025 616.620.018 917.890.010 010.910.054 234.9920140.139 90.031 719.680.025 816.650.019 217.920.009 810.870.054 635.0620150.140 20.031 919.710.026 116.670.019 617.950.009 510.840.054 835.0820160.140 70.032 219.730.026 516.680.019 917.980.009 210.810.055 235.11

2.2 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增强,呈现“集聚”发展模式

科学而有效地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变动趋势,可借助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利用式(4)计算可得安徽省县域经济全局Moran′s I指数(图2)。该文试图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来分析2000—2016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态演化特征:在0.1%的检验显著水平上,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全局 Moran′s I估计值表现出正的自相关特征,也就表明了研究期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县(市)呈现空间集聚分布特征; 另外, 2000—2016年全局Moran′s I估计值总体上远远要小于1,表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弱集聚分布; 另外; 2000—2016年,全局Moran′s I指数值表现出持续上升态势,从2000年的0.142 1提高到2016年的0.197 3,期间上升了0.055 2,说明2000年以来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自相关显著性不断增强。

2.3 县域经济发展局部形成“合—芜—马”集聚热点区及“宿—阜—亳”塌陷冷点区

通过图3可知: ①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Ⅰ热点区主要集聚芜湖、马鞍山、合肥等地的县(市)单元,这些地区的县(市)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的水平较高,且2008年后逐渐向皖江地区的铜陵等地县(市)不断演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县域经济发展的热点空间分布格局。 ②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Ⅱ次热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的宣城、黄山及皖中地区的蚌埠、淮南、滁州等地的县(市),主要以“合肥—芜湖—马鞍山”核心圈为中心不断向外围地区空间扩展,这一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类型数量相对较多。 ③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Ⅲ次冷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的池州、安庆及六安等地的县(市),研究期间除淮南、黄山等个别城市的县(市)发生空间置换以外,总体上县域经济次冷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皖西南地区。④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Ⅳ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的阜阳、亳州、宿州等地的县(市),数量变化不显著,形成了显著的“哑铃型”低值空间集聚分布的塌陷区。总体上看,整个研究期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置换的幅度较少,保持稳定的空间分异格局态势。

图3 2000—2016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局部热点格局演化

3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影响因素

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是在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政策等是影响研究期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鉴于此,该文主要从资源禀赋差异、交通条件改善及区域发展政策3个方面来初步地解析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产生及格局演化的成因。

3.1 资源禀赋差异

资源禀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徽省总面积约13.96km2,约占全国总面积1.45%; 县域资源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皖北地区煤矿资源丰富,皖江地区工业资源较为发达,皖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较发达; 同时与皖南、皖中及皖北相比较而言,皖江地区凭借优越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优势能更为有效地转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建设进程之中; 另外,随着信息化、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人才及信息等作用不断凸显,皖江地区的科研机构、人才分布优势十分显著,是安徽的人才、科技高地,并且皖江地区城市产业结构不断重构与优化,将会导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愈加显著。

3.2 交通条件改善

交通条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是产业、资源等要素集聚的因素,区域内、外的各种联系主要通过交通组织来实现,交通可达性的密集程度往往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皖江地区是安徽省地区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交通可达性程度在省内处在领先地位,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而皖南、皖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交通建设速度相对落后,区域可达性相对较差,从而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伴随宁安高铁等的建设,皖江地区交通便捷性及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也将会促使皖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交通条件是影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3.3 区域发展政策

县域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政策、战略背景下进行的,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会给区域带来不同的利益及发展契机,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变化。2000年前安徽主要实施“两点一线”战略加剧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态势; 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等;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得到批复,确立“一轴双核两翼”发展格局。2000年以来区域发展政策主要以皖江地区为中心,促使皖江地区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导致与皖西、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愈加显著。2011年巢湖行政区划调整,分别划分给合肥、芜湖、马鞍山,这一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皖江城市间的联动发展,也不断加剧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以安徽省为案例研究地,选取2000—2016年安徽省各县域单元人均 GDP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及模型,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初步探讨,得出几点基本结论。

(1)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显著,“阶段性”的特征较显著, 4个大区域间差异及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内部差异是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贡献力;

(2)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全局上空间正自相关性增强,总体上呈现出集聚演化模式; 局部上县域经济形成“合—芜—马”核心热点区,以及“宿—阜—亳”哑铃型塌陷冷点区,研究期间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格局相对稳定;

(3)总体上,资源禀赋差异、交通条件改善及区域发展政策是造成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4.2 政策建议

根据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并结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等国家、地区战略方针的指导,从制定皖北扶持政策、合理布局产业格局、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等3个方面提出了转型期安徽省县域经济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扶持皖北政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安徽欠发达县域主要集中在皖中、皖北地区,而皖北地区最为突出。推动安徽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大皖北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扭转这一地域长期被忽视的现状及困境。一要完善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公路、铁路交通和网络等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县域城镇的基本功能; 强化皖北地区县域的教育事业发展,将科技提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要构建皖南发达地区与皖北欠发达地区技术及其人才交流机制,积极引导皖南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等向皖北欠发达地区流动,鼓励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及现代市场意识,从而有效地推动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地缩小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

(2)合理布局县域产业,形成差异产业格局。安徽省各县(市)自然条件差异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基础各异,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发挥县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及产品体系。皖北县(市)农业发展基础相对好,应该加大农业各项投入,基于市场导向调整县域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安徽各县(市)特色农业; 皖西、皖南地区县域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旅游、休闲、养老及生态经济发展,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皖江县(市)制造业相对发达,依托各县市场、技术及人才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园区的建设,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构建经济的增长极。城镇化发展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且城镇地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县域经济集约化发展重要、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快安徽各县域城镇化发展步伐,提升城镇的基本功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加快县域城镇化的建设步伐,要集中人力、物力及财力,重点发展各县城关镇及县(市)中心镇,使其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发挥其经济辐射力及带动力; 要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坚持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从而不断地推动“十三五”期间安徽县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皖江皖北安徽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