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教学更具趣味性

2019-04-13胡雪峰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激发兴趣小学音乐

胡雪峰

摘 要:在现阶段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较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音乐课堂本应是最为活跃的课堂,却死气沉沉。因此,注重对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改革至关重要,让音乐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现代教育所给出的教育目标。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将更加体现音乐自身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这个对于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言,将是一次重大变革。故此,本文针对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具体开展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小学阶段音乐教育趣味性的改革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性教学;激发兴趣

由于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应用时间较长,因此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使得许多音乐教师都采用“一唱一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体现在对于唱歌技巧以及技能,但是对于音乐艺术自身的区位以及完整性方面并未进行教育。长期使用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丧失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最终学生学习到的仅仅是歌曲的皮毛,并没有完全了解歌曲所代表的意境以及内涵,更无法实现将情感和歌曲相交融的最终目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必须对音乐教育进行良好的改革,增强其艺术性和趣味性,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对于音乐艺术性的理解和解读,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增长。

1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通过融入情感的方式进行音乐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个人而言,情感能够调动情绪快速进入情景,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将极大地提升音樂的感染,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个人的情感世界,更能够领悟到音乐歌曲所具备的意境和内涵。同时,情感教学同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完整的欣赏歌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曲而产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持久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如:民歌《无锡景》,它是一首典型我国民族化旋律的乐曲。为了融入情感,开展该首歌曲的教学,首先通过播放影片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民歌的演绎情景,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快速渲染气氛,学生能够很快受到优美旋律的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合唱。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该首歌曲的演唱风格以及特点的方式,邀请学生共同讨论。快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以及关键环节。最终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帮助学生掌握了这首民歌的演唱方法,同时也领悟到民歌所蕴含的情感内容。

通过上面的教学实例不难看出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能够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构建课堂氛围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都有着显著效果。同时,情感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十分符合小学阶段教育的特点,能够有效克服小学生在课堂上好动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缺陷。

2改变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认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主观认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态度,若学生对音乐知识无法进行全面了解,以及认知,对其不认同,则会导致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抗拒,很难再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因此进行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改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多都没有良好的音乐基础,而针对该部分学生如何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大部分音乐教师更加关注一些音乐基础良好或是拥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这就使得一些先天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音乐教育。显然,这种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不足,小学阶段开展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助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让学生更加喜爱艺术,就不得不考虑音乐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音乐听众以及合格公民的最终目标。因此,从根本上转变这种教育理念,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音乐知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平等地接受到全面的音乐教育至关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同样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避免教育方式的单一枯燥,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有机组合以及合,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接收音乐知识,掌握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小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例如,大部分小学生生性好动,并且喜欢游戏,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展开音乐教育,将音乐学习和游戏以及各类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进而实现将复杂抽象的音乐概念进行普及。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等等。其次,通过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教育体系有着更高要求,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至关重要,通过音乐教师的改革以及转变教育观念的方式,融入情感因素共同开展全面的音乐教育,让学生激发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加全面的认识音乐知识,不断的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实现创造性教育为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彦.实施趣味性教学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5,08:54-55.

[2]刘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探析[J].学周刊,2012,26:197.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激发兴趣小学音乐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