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应用研究

2019-04-13彭景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彭景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和育人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命题。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内涵开始剖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儿童文学的出现对于整个文化传播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儿童教育初始阶段的主要学科,在整个文学的学习和启蒙阶段也具有关键性作用,两者作为文学的基础教学类文献,在实质上同出一脉,相辅相成,所以加强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的互补和联合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有着创新性意义。下面通过对小学语文和儿童文学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1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1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质

教师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文学素养方面很是缺乏,接受过儿童文学培训的教师寥寥无几。有的是在职前接受过一定的培训,但是数量极少;在职后便不再进行培训。缺乏儿童文学理念及正确现代的儿童文学观仍是小学语文教师中呈现的一个严重问题。

1.2抓不住儿童文学的特征

儿童文学作品不同于成人文学,它们针对的是儿童这群有着特殊特征的群体,因此,其内容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和美学品格。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相当的儿童文学素养,导致了对儿童文学独特美学个性的无知和漠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在讲授有关儿童文学课文的语文课程时不能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个性进行教学。

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2.1正确把握儿童文学文体特征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除了古诗之外,80%都是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小学教师应该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寻找一种乐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方法,去讲解去分析去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如何把握儿童文学中的审美情趣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当我们真正地掌握了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之后,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儿童文学各个文体有它独特的美,在教学时,为了感受作品的特质,就得寻找适合的方法,选择一条捷径。如,在教学诗歌时,应注重朗读,因为诗歌语言简洁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大量的意象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反复的诵读,感受诗歌的内在情感。这种外在的朗读过程是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历程,是学生走向作者心灵的阶梯,是学习诗歌的首要环节。

2.2提倡多样化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是一对亲密的伙伴,用儿童文学的视野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将会给我们一个崭新的天地。儿童文学体裁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儿童文学教学的特殊性,如,童话,充满幻想,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生动,运用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其幻想源于儿童本身就生活在幻想之中;儿童诗歌,其内容充满童真童趣,想象大胆,新颖独特;儿童小说以儿童形象为主;儿童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充满悬念,细节真实感人,语言通俗易懂;儿童科学文艺,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健康的思想内容、准确的科学知识、活泼的艺术形式,每种体裁都顾及了儿童的年龄特点,都会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儿童文学的每一种文体都有鲜明的特点,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必要的儿童文学文体知识,才能通过对相关教材的恰当处理,准确把握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

2.3適当增加更多现实主义题材的内容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即便是儿童也 有了前所未有的资讯获取条件和渠道。这也是越来越多家长、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太早熟、不好教”的重要原因。资讯的海量与获取的便捷让新时期的少年儿童在心智发育成长上出现了跳跃式发展,使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有了难以预估的程度与速度。倘若一味以老眼光看待小学语文中的儿童文学教学,则难免因低龄化文学教育而无法适应已经快速成长学生的现实要求。这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对儿童文学丧失学习兴趣,更可能使其中部分早慧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教学效果。

2.4分层教学,适应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心智发育要求

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发育速度极快、变化巨大,故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变化明显,小学语文应用儿童文学教学应当分层教学,适应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心智发育要求。比如对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传统的童话和寓言故事比较适宜其正在起步的智力发育阶段性特点。而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学校教学的经验积淀,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涉及历史、现实题材的小说片断或节选。到五六年级的高小阶段,一些适宜青少年阅读的儿童文学或青少年文学作品就可考虑纳入教学过程或课外阅读的内容中。通过儿童文学素养的渗透,可以逐渐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养成文学作品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这对于以后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有很大帮助。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中,儿童文学素养的渗透,应从两方面展开。要注意对小学生进行现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观念和理念的培养,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文学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3结论

总体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加强儿童文学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教授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为使小学生良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应玲素.论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2]王泉根.中国需要飞起来的儿童文学[J].中华读书报,2017(09).

[3]闫娟枝.浅谈教师的成长与发展[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7(S1).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刊首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