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教学之感悟

2019-04-13赵一丹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激发兴趣音乐

摘 要:怎样才能上好一堂音乐课,让学生既得到美的享受,又能掌握好音乐知识,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也能够研究的主题。每一位学生都各有所长,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也有高低,做教师的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音乐家,只要求通过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本文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运用现代技术;审美能力

一、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否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教师生动的范唱,优美的舞蹈动作,引人入胜的故事,音乐游戏。比赛评比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热情。节奏训练是学生比较头痛的,也是不太感兴趣的一项基础训练,但如果教师肯动脑把训练节奏的方式创新一下,学生的兴致就会明显提高如把条长节奏拆成几段,把它们摆成“花盆”状,学生视觉上感受一新,新鲜感也就会随之产生,也可以在节奏上方添上一些漂亮的动物贴纸,进行打节奏比赛优胜者可以得到与节奏相应的动物贴纸,学生的热情也会随之高涨。再如:给一些平时节奏感受不强的学生设置几个鼓励奖,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以免他们因自卑而情绪低落。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相应的训练课目,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学生心目中教师一向是高高在上,充满威严。上课时学生想引起教师的注意,做了一些教师认为不该做的事情往往遭到老师的无辜批评,久而久之,学生敢想不敢为,从而导致兴趣降低,感到上课枯燥乏味。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如:再教唱《快乐的小木匠》一歌时,教师可以手持木偶小熊猫,用儿童的语气跟小朋友说话。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跟老师一下子“近”了许多,又如;在进行音乐游戏时,老师可以自己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跳,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小学生,学生会受到莫大的鼓励,对自己更加有信心,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轻易地达到,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

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知识

各学科之间是相通的。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音乐对其它学科的辅助作用也越来越大。无论是数学教师还是语文教师,都喜欢把音乐带进自己的课堂。语文老师在进行唐诗朗诵时,配上一段与之相应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于唐宋年间,对诗歌所表达的韵味也能理解透彻同样,其它学科的知识也能带入音乐课堂。如歌曲《秋虫音乐会》,里面涉及到一些昆虫,这些昆虫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很想解开这些昆虫的奥秘。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课中的有关知识对一些不常见的昆虫(金铃子蟋蟀、纺织娘)的习性作详细的讲解,学生不仅学到了歌,而且巩固了自然知识。又如: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请几位同学背几首有关景色的唐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学生在演唱此歌时自然领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柔和、优美的歌声就会脱口而出。在讲到音符的时值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我在教学中就设置用数学计算时值的小游戏,算对学生就得到了老師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使枯燥乏味的音符时值升华为气氛热烈的竞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

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来,已经是时代的趋势。教师在努力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①要注意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欢乐颂》的时候,教师其实自己可以利用学校钢琴弹奏来辅助教学并且效果比较好的时候,就不必通过电脑的音频播放这种方法了。还有在选择现代技术形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即可;②要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教学内容为主,现代技术为辅在音乐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运用现代技术的度,不能造成为了达到用多种技术教学的目的而最后搞得时间不够、课程内容讲不完的后果,或者出现学生一节课下来除了沉浸在多种技术形式带来的新鲜感和喜悦当中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这样本末倒置的反效果。要遵循教学内容为主,现代技术为辅的原则。

四、灵活多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每次教唱完一首歌,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台来演唱,其余的做小观众,通过看台上学生的表演,台下观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欣赏歌曲来提高。例如在欣赏《战马奔腾》和《苗岭的早晨》两首歌时,教师先让学生仔细听慢慢的享受音乐给人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学生就会通过想象,把自己带入一个音乐的世界,从而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音乐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集体舞比赛,通过学生自己的审美观,由学生自己评出最出色的一组。在活动期间,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亲密合作,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让学生认识到,没有彼此间的亲密合作,就没有成功的喜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最大的快乐,作为教师,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与学生样,充满童趣,充满爱心,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刘丁.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赵一丹(1979.04—),女,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激发兴趣音乐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