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9-04-13周伟伟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古诗词

周伟伟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所以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要求作了具体规定:一二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和与时代的隔阂,小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往往停留在古诗词字面上的机械记忆,而不是理解意义上的意义记忆,对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另外的一个原因是当前少数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仍然是习惯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还是在沿用固定的模式去套讲:先是逐字逐句的去解释,然后再理解句子,接下来串讲整首诗,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最后背诵。这样的套路,就把原有的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词解读的千篇一律,学生也自然不会喜欢。如果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没有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咀嚼的话,学生就体会不到古诗词耐人寻味的意蕴和古圣先贤他们蕴含在诗词中的精神智慧、品格修养,还有那种品诗论句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这些也都体会不到,从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都不高,所以说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二、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对策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化极具韵味的精神财富和情感表达。新课标方面做了相应的要求: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古诗词教学,恰恰就在这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和责任担当。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词。作为词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认识词和词牌名;再通过教师的配乐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的节奏和韵律,有助于读出词的音乐美;接着通过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这样初步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这首词中描写的虽然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几个意象,但他们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文本的表层,所以我采用透过文字想画面,表达想形象,拓展比较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当学生充分体会到江南景色的美和诗人对江南深深地怀念的时候,呈现相关背景资料引领学生读出诗词背后的故事,读懂诗人的心情,此时学生对文本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文本、作者三方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2.借助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好的教学内容一是要深知于文本,二是要贴合文本特质,三是教学内容要聚焦、针对性强。通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性的教育环境,开展古诗词的教学,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体、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其实归根结底是为语文教学服务,也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所以在整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考虑。

在《忆江南》这首词的教学中,我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浅表性教学,而是借助于多媒体链接,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我通过综合运用图像、画面、还有声音等多种传媒手段,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感其情。从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将情感聚焦到了白居易对江南的景,江南的人,还有江南所发生的事的怀念,从而满怀深情地进入到诗歌所创造的那种意境,就达到了一种借他山之石智取教学之育的效果。

这样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巧妙的把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了一个有效的整合,这样既有利于拓展阅读的外延,又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古诗词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拓展了古诗词信息获得的途径,实现了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多媒体技术资源、方法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为古诗词阅读和教学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也由单一的接受方式,变为了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的方式,有效的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让学生真正有兴趣的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

3.诵读诗词,品味意蕴

我们知道古诗词的一个基本环节就是诵读。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最为常用和最关键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时而抑扬顿挫朗朗地读,时而想象画面美美地读,时而余情漾漾有滋有味地讀呢?

以《渔歌子》这首词为例,它在内容上浅显易懂,对学生来说,感悟渔父形象是重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渔父的形象”,体会景;走近词人,感悟词人融入其中的感情。在体会词中的景时,不再落脚于景色之美,而是引导学生品读出景中蕴含的自由,自主发现景与人的微妙关联。

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配上舒缓柔美的音乐范读,指导学生会心吟诵。引导学生一词一句的想象,将词演绎成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再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优美的诗句,唯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学生深深的沉醉其中,深刻地感悟到渔父这一自由形象。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要读出感情,其实这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深刻感悟之后的一种自然实现,一种水到渠成。学生理解得越深刻,情感把握得越准确,就能读得越好,越动人,这就是会心吟诵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作为古老的语言艺术,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古今而经久不衰,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作为教师,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多、更好地去探索、去研究古诗文的教学,让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能从古圣先贤的诗文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曾小霞.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36).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遍万水千山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