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2019-04-13林超荣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过渡到了整合型人才,这就对教育提出了要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情感教育在新课改所提出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更保证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引导为主,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要以素质教育为主,而语文教育作为百科之首更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正是叛逆期,是决定学生一生走向的重要阶段,有效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 情感教育的特点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相对于唯理智教育而言的教育理念,既是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妥善解决情感与认知方面的问题,将情感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健全性格的发展。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拥有四大特点: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创造性。
1. 兴趣性。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内心的兴趣最大的限度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认真听讲的状态,逐步培养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该特性并不是要对于学生的各种兴趣都进行无条件迎合,只针对和学习有关、促进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有关的兴趣。
2. 成功性。该特征是指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情感教育要为其创造相应的条件,保证学生能够成功的进行情感体验,不但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更从中找到自信心,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活动、交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机会。
3. 审美性。该特征不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教育活动。是由老师和学生自主参加用心参与的联合活动。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推动老师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齐心协力共同创作出作品,是将两者本质力量进行外化和现实化的一种活动。
4. 创造性。该特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没有统一的模式及相对稳定程序可以作为参考依据,需要各年级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及课程内容,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程的设置当中,从而实现创造性的工作内容。二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运转,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二、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这就奠定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情愿教育的实施可以帮助老师更加详细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化,能够及时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情感观念、审美观念,引导学生全面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 使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微课的使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已经逐渐成为主角。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老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借助不同的教学工具来进行场景再现,让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学习《最后一次讲演》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将国共合作时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相关视频借助多媒体进行播放,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当时老百姓所承受的折磨及心理情感变化,再给学生播放一段国共合作时代背景下爱国人士遭受国民党屠杀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国人的悲愤之情。然后老师要进行课文范读,要将感情融于其中,该生气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愤怒之情,该伤感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悲伤之情,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分组朗读,也可进行比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带入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要融入情感教育,适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学习榜样。
2.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众所周知要想学好语文除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外,还要加大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应用,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否则只能培养出只会读书不会生活的书呆子。例如学生可以多参加网络、报纸的征文活动、社区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福利院慰问演出、拓展训练、夏令营活动等等,不断地让学生去尝试、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真实的情感。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自始至终扮演的都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的思想向积极、阳光、健康的方向去发展。
三、 结语
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化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阿丽.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工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11.
[2]周珊伊.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西部皮革,2016(16):256.
[3]莫全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6(1):131-132.
[4]徐桂彩.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9):53.
[5]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2010(2):116+195.
作者简介:林超荣,一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坎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