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处润万物

2019-04-13张瑜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案例

摘 要:本文通过教学中师生相处的四个教学案例旨在说明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来激励、感染、发展学生的品行,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案例;无声的教育;教育方式

从教近二十年了,我深知孩子犯错误不可避免,也很正常,所以每次学生犯错误时,我都会在理解和宽容的前提下,运用举例子、讲道理、说规矩等方法引导他们改正,虽然有效果,但同时也伴随着老师生气,学生郁闷心烦的副作用。以往教学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让我发现,教育也可以不露声色,无声的教育竟会如此美丽。

事件一,我们班的乔同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眼中的淘气包,同学眼中的捣蛋鬼,他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并且每次教育完以后,都不能很好地改正。运动会期间,学校周边的小零食是孩子们的一大诱惑,为了杜绝他们买这些不卫生食品,我便要求他们不准带零花钱。其他孩子都做得非常好,只有他从外面买来一杯冰水,要是平常,我肯定会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而那天恰好有他的比赛项目,我怕影响他情绪,便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水太凉了,喝了会肚子疼,咱们把它倒了吧。”说着便打算把水倒在地上,他一看,急了,说:“老师,我去倒吧。”我知道他是舍不得,便说:“还是老师倒吧。”他眼睛死死地盯着杯子,说:“老师,这是桂圆做的,可甜了。”看到他心疼的样子,我也不忍心了,就倒掉了半杯,然后打开自己的开水杯,给他加了半杯热开水,说:“现在不凉了,你喝吧,既有桂圆的味道,还不会闹肚子。”看着他甜滋滋地把水喝下去,我又说:“幸好你只买了一杯,也幸好全班只有你一个人买,要不今天老师该没水喝了”。接下来的时间,我发现他每天都自己带着开水,再也没有买过路边的小零食。看来把一件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能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也能很快改正错误。

事件二,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把学生送出校门以后,转身看了一眼教室的窗户,发现窗户没有关,无奈我又冒着雨去把窗户都关上,当时心里就在想:孩子们的责任心还是很欠缺,这么多人,这点小事都不能坚持每天做好,明天一定要再把这件事情好好说一说,因为就关窗户这件小事,我三番五次地给他们说,但还是经常有忘掉的情况。不巧的是第二天早晨的数学课上气氛轻松愉快,这让我不忍心破坏这种气氛,于是我故作轻松地说:“昨天下午老师把你们送出校门以后又返回学校了,你们猜猜去干什么了?”孩子们高兴地给出了好多答案。我说:“你们都没有猜对,老师去关教室窗户了。”说完之后就让孩子们写作业,再没有提起此事,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快步走向教室,打算提醒孩子们及时关上窗户,当我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听到教室里好多孩子都在说:“关窗户,关窗户。”这是幾年来我第一次听到有这么多的孩子能记得关教室窗户这件事。

事件三,班里最近转来了一位从首都来的新生,带着一身的优越感。近半学期来和同学相处得也不是很融洽,接二连三的有同学给我反映,该同学看不起班里的孩子,甚至叫他们“土鳖”。跟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是在本地出生后就随父母去了北京,现在又随母亲回到嘉峪关,对自己的家乡至今还没有认同感。于是在一次少工委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他去参加,因为活动的主题是认识我们美丽的家乡。在活动中少先队员们登上雄伟壮观的天下第一雄关,游览充满魅力的黑山岩画,领略深邃悠久的魏晋墓壁画,这些滋养了雄关儿女的本土民间美术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无不让他们赞叹和动容。后来这位同学在他的周记中写到“原来我的家乡是这么的美丽,处处充满了独一无二的魅力,我为自己是个嘉峪关人而骄傲和自豪!”慢慢地他逐渐和班里的同学打成一片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出色。

事件四,班里有一个男孩子,自尊心很强,但是作业的书写总是粗心大意,让我很头疼。但是他有一个优点特别喜欢画画,不但认真而且作品也很优秀。在一次与科任老师交流时,老师反映他的该课作业最近不是很好,尤其书写不认真,我听后想了想,当时正好临近“六一”,学校举行校园艺术节,要求每个班级上交美术作品,于是我要求他交一幅作品。后来收到他的作品时我很满意,画得非常棒,唯独落款的字写得很潦草,与作品很不和谐。我对他说,你对作品整体还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吗?他看了看我,瞬间领会了我的反问,羞涩地低下了头。我接着说,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并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说,我相信你。他拿着画匆匆离开办公室,下午他把画再次交给我时,落款的部分已经修改得工工整整,我看着他会意地说,这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做人做事也要如此,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个人。自此以后该同学的作业书写逐渐变得越来越好,老师们直夸他有进步。由此看来,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老师的鼓励和赞许远比批评与苛责效果好的多,教师要适时对孩子的优点进行鼓励并以此促进孩子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事件虽是普通的班级教学案例,却给我很多的思考。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利弊就已经够了。其实他们在犯错的一瞬间就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一般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者闯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这时老师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训斥,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烦,同时也会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远了。其实凡出于缺乏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我们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们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们经历并成长,甚至有意给他们制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只要孩子们有自尊自爱的心态,有足够多的精力,该学会的他们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们也都会注意到。

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如何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一个鼓励会意的眼神,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温暖的举动,都会让我们的教育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张仁贤.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张瑜,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逸夫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