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一线教师职业愉悦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漫谈

2019-04-13杨琼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职业倦怠对策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的愉悦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分析技工院校中影响教师职业愉悦感的因素,探讨全面提升职业愉悦感的可行性策略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关键词:技工院校;职业倦怠;职业愉悦;对策

“教师发展研究”是“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发展规划要点”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的职业愉悦感、幸福感是其中的重要维度。然而伴随着长期的职业压力,教师会周期性地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映,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特别是技工院校教师如何在自身的职业活动中面对各种压力,克服职业发展心理学中的所谓职业怠倦“周期律”和现实生活中的职业情感、工作状态的“超限效应”,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职业“获得感”问题,更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个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调准了弦的小提琴才可以演奏。”这根“弦”就是教师的生命质量,只有提高教师的职业愉悦感,才能努力实现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为研究本次课题,笔者运用“世界咖啡屋”的研讨形式,就“什么是职业愉悦感?”“工作中最开心幸福的事情有哪些?”“获取职业愉悦感的途径有哪些?”等问题调研了本校来自各系的中青年一线骨干教师,在自由的氛围中,把参与讨论的研究成员自由组合成多个讨论组,围绕主题,通过同步对话、头脑风暴后,得出如下启示:

一、 技工院校教师职业愉悦感的内涵界定

通过“世界咖啡屋”沙龙模式,大家对职业愉悦感的内涵讨论的时候提出如下看法。

1. 職业愉悦感是对职业的认同感,对职业有期待、有认同并产生极大的满足和持续动力的情感体验,是在工作中能享受到物质的安全感和精神的成就感。

2. 职业愉悦感以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它包含从职者能从工作中收到相应的职业回报,从而促成的持续的职业动力。

3. 职业愉悦感的基础是自己的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享受本领域专才的快乐,收到意料之外的成果、关心。

4. 职业愉悦感来源于工作中的细节,比如获得领导的认同;看见学生出色完成任务;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一位毕业生毕业多年后能一眼认出自己;能通过自己的智慧管理好学生;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甚至崇拜等。

由此,我们把职业愉悦感的内涵界定为:职业愉悦感是对职业有期待、有认同并产生极大的满足和持续动力的令神经活跃的正面情绪和情感体验,它是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它包括工作中所享受到的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过程,并且在这种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并收到相应的价值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愉悦感也就来自于物质的安全感和精神的满足感。

二、 影响教师职业愉悦感的因素分析

在沙龙中,一线教师们还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令自己开心幸福的事情,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 自己结婚的时候意外发现全班学生在黑板上写给自己的祝福语;晚下班的时候,回办公室发现有一学生在等待自己并陪自己下班,关心自己的安全。

2. 收到工资短信,技能比赛得奖;看到学生赏心悦目的作业时;完成教材编写的时候。

3. 作为班主任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与其父亲的矛盾关系的时候;拿到第一份工资,自己偷偷在桌子下数钱;意外收到学生自己制作的小礼物。

由以上老师们提供的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细节看出,愉悦感是人的主观情感,它不是产生于一种基本的物质满足,而是蕴藏在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的过程中,如果一名教师只是为了解决生活压力而去教学,而不是把它当成伟大崇高的事业来做,那么是很难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的。因此,影响教师职业愉悦感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个人因素。教师自身的身体状况、性格取向、职业能力和职业理想都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幸福。

其次,学生因素。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一旦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独特的教学环境中受到挑战,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再次,工作环境因素。由于存在“教而优则仕”的错误观念导向,导致无法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很容易产生厌教情绪,导致心情郁闷和职业倦怠感。

三、 提高教师职业愉悦感的相关建议

在沙龙中,我们继续讨论了获得职业愉悦感的途径问题,老师们各抒己见,主要归纳出如下建议。

首先,教师自身学会努力享受工作中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会寻找幸福感。

第一,培养自己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识到自身职业意义和价值并从中找到乐趣的一种心理状态。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假如上帝不给我欢乐,我就为自己创造欢乐。”学会悦纳自我,传播积极情绪。第二,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对家人、朋友倾诉,高歌、运动、移情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良的心境压抑在内心。第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知足常乐,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小幸福,不盲目攀比,懂得放弃,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第四,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胜任力,在自我成长中提升幸福感。第五,从自身做起,学会创造和谐与愉悦。合理处理好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学会传递工作中的欢快情绪,为教学和学习创造和谐的愉悦环境。

其次,培养教师的愉悦感除了教师自身努力之外,外在的客观环境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如果单位能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也能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比如,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热情,激励教师勇于探索创新,科学完善教学评价体制,赋予教师话语权、知情权、从而激发教师的使命感,给教师以职业自信和满足。

最后,教师的职业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让尊师重教成为一种较高的社会风尚,减少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怀疑,更能使教师积极投入教育工作,真正享受教育带来的乐趣,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 结语

影响教师职业愉悦的因素诸多,总体有教师自身、工作大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三方面,教育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愉悦,需要从诸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李华.亲历愉悦的课堂[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杨琼,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职业倦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