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04-12田静
田静
摘要:教师遵循着“类比---猜想---验证--应用”的顺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圆柱体积公式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实践
(一)复习铺垫,引发猜想。
教师首先组织复习了相关知识,为后继的学习过程奠定认知基础。“思起于疑”,教师引导学生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和圆柱体积的类比中,引发“圆柱的体积可能也等于底面积乘高”这一猜想,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猜想的验证过程中。
例如,复习引入:
1.计算 的体积。列式:
2.计算 的体积。列式: ;
3.圆柱的体积可能这样计算,列式:
通过学生的计算、猜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较中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二)层次练习,发展思维。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归纳概括、演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后,分三个层次设计练习:第一层次,“填表”和“计算圆柱的体积”,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第二层次,“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的前两题,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三层次,让学生根据计算圆柱体积的实际需要选择测量数据,掌握测量方法,学会计算和取整。这是对学生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选择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有的学生选择测量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选择不同的数据,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数据,使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巩固拓展:
1.填表。
2.计算圆柱的体积。(单位:cm)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如果要你计算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你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找的圆柱体是
测量的是 和 。
测量的方法是
得到的数据分别为 和 。
這样解答的:
二、教学思考
1.环节的逻辑衔接与心理衔接问题。
在“复习引入”环节,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可能怎样计算”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地进行追问:你这样计算对不对呢?能说说你的道理吗?能验证你的结论吗?而本导学却在这个时候进入到下一环节“探究新知”里的猜想“底面积、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三者之间的体积关系”。这里的设计在逻辑上与第一环节里学生猜想得出结论的环节是脱节的,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学生无论用什么方法得到某个结论后,他们第一时间最想得到的是“被评价”:我这个结论对不对呀?特别是当学生用不确定的想法猜想出来的结论,学生就会更加关注他们猜想的结论到底对不对。
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为了迎合“复习引入”到“探究新知”再到“基础训练”“巩固拓展”“课堂总结”的环节设计重要,还是为了逻辑的严谨性并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重要?孰重孰轻.我觉得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考虑的。
2.学具的设计与操作问题。
对于圆柱体积计算这样直观的、可拿捏的物体,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学具供学生小组合作时进行操作。比如,找些大萝卜切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刚好都是一个近似的圆柱。在小组合作时,每组发一段或几段“圆柱形萝卜”,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六年级的小学生用小刀切萝卜应该是可以的。这样,我们就可设计如下一层层的引导性提问:对于圆,在计算面积时,我们是怎么做的?想计算圆柱的体积,我们可以怎样切萝卜?如果切成8城,拼成的是什么立方体?如果切成16块,拼成的是什么立方体?如果切成32块、64块,拼成的又是什么立方体?如果切得块数越多,拼成的立方体最接近什么?有了各小组“切萝卜拼立方体”的实际操作与教师的引导,这样的探究活动才会是操作与思考的美妙结合,这样的活动才会真正有效。投入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圆柱体积的探究或许是终生难忘的。而本导学的“探究活动”更像是让学生在纸上谈兵。这样纸上谈兵的设计,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吗?这样的设计学生会有真正的操作吗?
其实,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实验的必要步骤。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了,自己动手实验了,他们才会在操作的过程中猜想与发现一些结论性的东西,才会真正提升动手操作的技能。
3.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数学表达问题。
本节课有实验、有猜想,所以交流猜想非常重要。通过交流,学生的思路会更开阔;通过交流,或许学生就会提出“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怎么这么想?你这样想有没有什么道理?”等问题,通过同伴交流与同伴互助,学生的学习会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故此,在本节课让学生猜想时,最好都设计一个猜想后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同学们,把你们猜想的结论或计算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并说一说你猜想的理由是什么?这样,形成了互相交流的习惯,小组合作的效果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津宁.聚焦课堂,高效开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 (11).
[2]纪丽芹.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7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