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舞蹈《板凳龙》的传承与发展

2019-04-12陶元竹

神州·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陶元竹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工作的重点。大田板凳龙是具有攀枝花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从最初的村民自娱自乐到逢年过节的联欢表演,后来逐渐为公众所认识,从乡野登上了大雅之堂,受到市民的喜爱。百年传承,一条板凳成了龙。

关键词:板凳龙;传承;发展;非物资文化

攀枝花地处四川省西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移民城市,共有43个民族,其中彝族占8.9%,其次是僳僳族、苗族、纳西族、白族、傣族和满族等。他们都继承着先辈们能歌善舞的习俗,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并挖掘和打造出了具有攀枝花地域特色大田镇的板凳龙。

一、板凳龙的分布区域

攀枝花板凳龙主要分布在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大田镇位于攀枝花市南面,距市中心37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214省道和攀枝花与云南相连的攀田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连接攀枝花市与云南的主要商品集散地,幅圆面积105平方公里。大田板凳龙的发源地大田镇银鹿村是攀枝花最偏远的村落,幅员面积 9.5 平方公里,全村 400 余户,1700多人。银鹿村民族文化活跃,尤以板凳龙独具特色。每年元宵节,本地“龙子龙孙”便欢欢喜喜地舞起板凳龙,喜庆元宵之余,演绎了极具大田特色的民俗活动,传承着刻上地方印记的本土文化。

二、板凳龙的传说

传说在清朝同治年间,银鹿村一户赫姓夫妇年老无子,便到庙里求佛。由于山高路远,走到寺庙时随口说了一句:“终于到了,把我的脚都走大了!”后喜得一子,天生一双大脚,人们都叫他赫大脚。赫大脚天生聪明且喜欢唱歌,十来岁时,杨家地主派他到元谋学艺。回村后,带回了板凳龙的表演技艺。

关于板凳龙还有一个傳说。很早以前,银鹿村的村民都是彝族人。因为银鹿村附近有一条龙始终跃不过的小河,便年年兴风作浪,致使村民每年种的粮食都被洪水冲毁得颗粒无收。后来,村里来了有一位汉族小伙子。小伙子不但聪明,而且会做一手木匠活,他和银鹿村一位美丽的彝族姑娘喜结良缘并生下一个女孩。小女孩经常在河边与龙玩耍,得知龙一直想要过河,就让她爸爸做了一条板凳,全家人把龙放在板凳上,帮助龙越过了小河。从此,银鹿村风调雨顺,再也没有水灾。村民们为了纪念板凳上的龙,就用稻草编成龙状捆在板凳上,一有空闲,就舞起板凳龙,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此后,村民们舞板凳龙相沿成习,绵延至今。据说早期的板凳龙叫“耍凳子”,主要是农民在农闲时,以家庭为单位3人合舞一条木凳,自娱自乐,后来有了比赛的性质,以难度大小决定胜负。再后来,又把竹子做的龙扎在木凳上,以增加观赏性。

三、板凳龙的表现形式

舞蹈板凳龙主要是表现一种祝福,示意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板凳龙即把龙扎在板凳上,龙用竹子或稻草编成,蒙上彩色的布料(后为香烟锡纸折成)。一条板凳龙由三个人合舞,前面两位是女士,后面一位则为男子,表演时,女士的阴柔之美和男士的刚阳之气合二为一,能尽显板凳龙的独特魅力,在田间小道、农家小院等地方把这似龙的板凳举在手中,时而旋转、时而翻滚,在鼓点声中挥洒热情、挥舞出丰收的喜悦和明天的希望。

板凳龙有多种式样的耍法,阵容可大可小,两、三条板凳龙可以表演,大到几十、甚至上百条板凳龙更能表现出恢弘磅礴的气势。一人玩时,两手分别执前后腿。二人玩时,一人执前两腿,另一人执后两腿。三人玩时,前二人各以侧手执一腿,后一人双手执两腿。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有多凳龙又称长板龙,组成人数不定,但至少有9人。每人各举一凳。前一名示龙头,后一名示龙尾,其余为龙身。另由二人举宝珠逗引龙行进,数人协调行动,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有时一条龙从头到尾,要用八十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为此八十多只花灯的图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形成一条长长的灯。经过几代的传承,我们今天看到的板凳龙已经十分精美,图案多数以祥云为主,类似于鳞片,寓意吉祥如意。

四、板凳龙的传承

经过百年传承,至今还健在的老艺人还有20 几个。据何雄、刘云先两位老人介绍,大田板凳龙最初是与狮舞、九连环共同组成闹花灯一出戏。舞步有十字步、调整步、穿梭翻龙三个动作,音乐采用的是近似云南花灯的曲调。舞龙时,前面两位是女子,各握一只板凳脚,后面一位是男子,女子的阴柔之美和男子的阳刚之气合二为一,尽显板凳龙独特的魅力。解放前,银鹿村的板凳龙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解放后,村里成立了业余民间表演队。

为了展示板凳龙的风姿,何雄、刘云先、赫正清、杨本中等几代老艺人亲自动手扎龙,他们用锡纸剪成龙的鳞甲,以手电筒灯泡做龙的眼睛,在板凳龙上装上电池和开关,舞龙时一开一关,便有了龙眨眼睛的效果。每到丰收喜庆之日,在乡间到处都可以见到板凳龙的身姿。“文革”时,板凳龙被视为“四旧”,道具高挂墙上,有的被付之一炬,骨干队员还被批斗,板凳龙在银鹿村销声匿迹,几尽灭绝。在中国,植根于乡野的民间文化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文革”一结束,村里的老艺人又想起了消失多年的板凳龙。为了使这一民间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他们又自己动手制作出 4 条板凳龙。于是,失传多年的板凳龙又在银鹿村舞动起来。就是这 4 条板凳龙,后来发展成为大田的板凳龙队。

解放后,板凳龙有发掘光大之势。随着农民每年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全村男女老少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传统的板凳龙成为年轻人的首选。今年20岁左右的廖国梁、陈丽和杨世宽,都是银鹿村新一代的板凳龙艺人。别看他们年龄小,身体单薄,但舞起板凳龙来确是英姿飒爽。他们从小就看见爷爷和爸爸在自家的小院里舞板凳龙,受长辈们的影响,他们也经常和小伙伴们把村委会保管的板凳龙借出来玩耍。从十几岁到现在,他们和村里的众多伙伴已成为大田镇银鹿村的新一代板凳龙表演骨干,曾无数次参加国家、省里组织的板凳龙表演。

2008年大田板凳龙被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板凳龙原来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赫友禄,但已故,现在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唐山华,尚未公布其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不让板凳龙失传,同时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田板凳龙的传承和普及,开展了板凳龙文化进学校、进课堂的各项工作,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中心校掀起了学习板凳龙非遗文化的热潮。此前,大田中心校教师把“板凳龙”、“呼啦圈”整合为“龙圈舞”,同时创编了“竹竿舞”,把它们作为大课间操及艺体“2+1”活动的一个重要传统项目。此项活动在大田中心校已推广了几年的时间,同学们一届一届往下教传时,有的动作已经走了样,变了味。为了更进一步规范板凳龙的动作和舞姿,学校特邀了三位大田板凳龙艺术表演队的艺人到校指导全校师生学跳板凳龙。全校师生通过学习,热情高涨,不仅规范了动作和舞姿,踩准了节拍,还丰富了师生们的文化生活,为传承板凳龙非物资文化遗文化增添了一份活力。

二、板凳龙的发展

板凳龙绝处逢生,尽显风姿。近年来,板凳龙深受各级政府重视,参加了省、市、区各种级别的各种表演活动和前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具有较大影响力。

板凳龙走出深山,绝处逢生欣逢盛世。2003 年,板凳龙参加了攀枝花举办第四届城市运动会表演,以其恢弘的气势首次在市区亮相。120多条板凳龙旋转翻滚,让市民们耳目一新,由衷赞叹。2005年,参加了四川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头戴鸡冠帽、身着里泼彝族服装的大田板凳龙队一上场,就博得满堂彩。“晃龙”、“转龙”、“八拍一侧”、“顶龙”、“跃龙”、“移动”,只见火龙翻滚,气势磅礴,令人惊叹。在此次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赛上,攀枝花大田板凳龙荣获一等奖。此后,在乐山举行的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48名女子和 24 名男子组成的攀枝花板凳龙队再领风骚。特别是各参赛代表队在乐山 4 公里的广场上巡游表演时,攀枝花的24条板凳龙在队员手中出神入化,没有片刻停息,受到乐山市民的好评,同时也受到艺术节总导演何川的高度评价。在这次少数民族艺术节上,攀枝花大田板凳龙队再次获得优秀表演奖的最高荣誉。2005年“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自行车赛在攀枝花举行。开幕式上,当 72 人组成的 24 条板凳龙队在市中心广场一亮相,立即吸引了主席台上嘉宾的目光。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观看了“大田板凳龙”表演后,认为这项表演民族文化特色浓郁,观赏性极强,建议“大田板凳龙”申请进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2007年板凳龙参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展演活动,让各路英豪领略到川滇交界处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板凳龙更具有观赏性、表演性,2014年我市文化馆派出专业舞蹈干部对原有的板凳龙重新进行加工、提炼,创作出了适合在舞台上表演的板凳龙。在参加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举办的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开幕式上,由38名学生组成的板凳龙在开幕式《多彩攀枝花》文艺演出的表演中获得了满堂彩,荣获最佳剧目奖。2018年《板凳龙》再次代表攀枝花参加四川省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开幕式展演,荣获一等奖殊荣。

结束语:

大田板凳龙是具有攀枝花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從最初的村民自娱自乐到逢年过节的联欢表演,后来逐渐为公众所认识,从乡野登上了大雅之堂,受到市民的喜爱。百年传承,一条板凳成了龙。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