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察,当从文本出发,在生活中实践
2019-04-12黄秀玲
黄秀玲
[摘 要]写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与交流。可现实情况是,学生奉命而作,为作而作的心理普遍存在。不知言何是学生习作的一大障碍。如何把学生的习作导向生活?反思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去做:从文本出发,在生活中练习观察;养心育人,在生活中深化观察。
[关键词]观察;文本;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8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习作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可现实情况中,学生奉命而作,为作而作的心理依然普遍存在。笔者曾对本区域学校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次作文心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觉得没有材料写的占47%,觉得有材料担心写不精彩的占41%,足见“不知言何”是造成小学生写作文困难的一大心理障碍,而形成这一这障碍的重要原因则是——学生观察能力的缺失。崔峦老师指出: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叶圣陶先生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小学阶段的第一个习作单元便提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一学习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于指导观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怎样才是真正有效的“指导”?笔者认为,指导学生观察,切不可期待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语文教学工程。首先要立足文本,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这是观察能力形成的基础。但仅此还不够,还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从而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这是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
一、从文本出发,在生活中练习观察
小学生观察经常表现的主要心理特点是:笼统性、无意性、情绪性。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采取“三变”策略。
1.变笼统性为方法性。读写结合,教学中随各类文章的学习,把人、事、景、物的观察方法逐步教给学生。
(1)按顺序。景,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法,以时间为顺序观察,或按空间顺序观察;写静物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观察;写动物,可按从头到身子的顺序观察外形,然后再观察生活习性。观察事件,则要注意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抓特点。人物观察可以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事,则要观察事中的人,以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对景的观察,注意观察景中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还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景物的变化过程;对物的观察,要从外形、习性、用途等方面观察。
(3)抓重点。观察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那样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流水帐。新奇的、有趣的、印象深的、最受感动的都是我们观察的重点。
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 ,我们通过《搭船的鸟》的课文学习,立足于观察兴趣的培养,先让学生找找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然后引领学生发现作者怎样抓住翠鸟的羽毛、翅膀、嘴的颜色来观察翠鸟的外形,怎样抓住翠鸟“冲、飞、衔、站、吞”这些动作来观察翠鸟捕鱼的情景。通过学习本单元《金色的草地》,引领学生学习如何留意并观察事物是怎样变化的。早上、中午、傍晚,草地,蒲公英都有着怎样的变化。同时,让学生体会这样观察的好处。
需要强调的是,教给方法一次、两次容易做到,课课、时时做到,则需要教师方法意识强,钻研教材深。在教师不断地、系统地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正如人教社徐轶老师在新教材培训会所强调的那样,一项语文要素不是在哪个单元集中完成即可,还要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断练习,深化。
2.变无意性为有意性。学生光知道观察的方法还不行,只能是纸上谈兵,要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方法自觉运用,还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有意观察,大量练习观察,缺乏这点,学生对眼前的事物仍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1)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首先,创设情境,从观察老师同学入手。教师表演进教室的一刹那,学生表演做难题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当小记者到生活中去捕捉小镜头。如:爸爸抽烟、同学拔河、弟弟淘气……
(2)欣赏眼前景。随季节变换,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五彩斑斓、秋天落叶纷飞、夏天暴雨猛烈、冬天白雪飘飘。课余时间、放学路上,随时引导。
(3)观察熟悉物。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如,布娃娃、小白兔、玩具火车、鹦鹉带进课堂,学生欢呼雀跃,兴趣盎然,观察后写出的文章喜爱之情包含在字里行间。
如,上述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课文的学习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练习如何留心观察,如何细致观察,如何观察发现某一事物的变化。观察材料取自于身边人、眼前景、熟悉物,大量的观察练习,使学生观察的意识得以实实在在的加强,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得以培养。
3.变情绪性为兴趣性。小学生观察呈情绪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观察的动机。
依托教材,用好特殊单元。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中,把“观察”作为首要学习的语文要素,作为学生学写作文的第一步。教材明確要求:“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可见,教材是依据小学生语文学习规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我们务必领会教材的意图,切实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通过习作评改、捕捉习作亮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有兴趣地观察。评改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改中寻佳句、改后评佳作、佳作交流欣赏。佳作欣赏可以让学生自编作文选,推荐发表,网上交流。在习作评改中,师生评论、交流。学生在接受表扬中,增强了习作信心;在相互竞争取长补短中,增添了习作兴趣。习作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自然也提高了。
二、养心育人,在生活中深化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笔者亦认为,小学生作文离不开观察,但是如果只强调对事物的观察,满足于对现象的记录,而没有从心灵深处对这些材料进行思考和内化,那么,即使观察所得材料再多,写出的文章也还是索然无味。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写游记,只是就景写景,没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中只有“玩得真开心”的感叹。写人记事,只会就事写事,不能从事中悟出人的可贵品质、生活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养心育人,这是提高观察质量的关键。
1.养育心灵,深化观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生活中养育向上的心灵。结合教材课文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展活动:种蓖麻、饲养小动物、学做家务……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亲手种下的蓖麻是怎样慢慢长大结果的?你的心情怎样?懂得了什么?”“和小动物相处,你有什么感受?”……在动手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去感悟,如同用生活母亲的手去抚摸他们幼小的心灵。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生活的乐趣,懂得了爱护动物、植物的道理。久而久之,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去观察,观察的结果自然是丰富的,鲜活的。
2.开启心灵,深化观察。紧密结合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启发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感悟人生道理。例如,让学生写一篇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文章,很多学生竟然感到无事可写。作为教师从心底里感到悲哀与失望,辛苦养育子女,子女竟然感受不到父母之恩。问题出在哪里?那是因为孩子们对父母的付出早已习惯,习惯到理所当然。教师从教学生懂得父母的爱,做一个爱父母的人着手,多次让学生回家采访父母,让父母告诉他们养育他们的艰辛,让他们留心观察父母每天都为自己怎样付出,利用家长会开展“亲情对话”。学生豁然开朗,最终懂得了父母的爱。一件件平凡而又感人的事情跃然纸上:《一双手套》、《上电梯》、《母爱》、《爸爸的手》……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妈妈对我的爱哪要寻找,爱,无时不在我的身边!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我的妈妈。”教学实践说明, 学生只有懂得了如何做人,懵懂的心灵被开启,才能正确思考问题,才能在作文中正确发表观点,准确表达真情实感。
3.升华心灵,深化观察。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这影响了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关心时事是改变这一状况的突破口。带领学生开展每天十分钟的新闻发布活动,新闻涉及的内容无所不包,大到国家大事、环保、交通、科技、未来,小到日常琐事。观察范围由小到大,由电视新闻发布→校园新闻发布→家庭、社会新闻发布。发布要求逐步提高,一开始只要求学生看、听新闻在全班发布,然后再让学生不仅看、听、说,还要求学生加以评论。在不断地看听说评中,学生心中逐渐有了国家、集体、地球、未来……学生的思想变得崇高,心灵得以升华,思考能够深入,由此获得的观察内容写出来才会有情有味。
總之,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之中的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从文本出发,在生活中练习观察;养心育人,在生活中深化观察。扎根于生活的观察使学生有了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学生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并且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