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课堂,应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2019-04-12吴凤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情感态度阅读课堂价值观

吴凤霞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它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学习、能力迁移、资料补充三个有效途径,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1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该目标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更加全面、立体地对学生提出语文学习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语文教学要求。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容易被教师当作教学的重点,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却因缺少考量标准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任何语言材料都包含一定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因此,只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以留意,就可以找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潤物无声:在文本学习中落实

(一)在识字写字落实目标

识字写字是每一篇课文学习的必经之路。如果就识字教识字,就看不出这看似简单的教学行为背后所蕴藏的“玄机”。但是,如果教师愿意揭开祖国那古老而神秘的汉字背后的面纱,就会赫然发现,汉字以其音、形、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构字方式,汩汩流淌出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挖掘这些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合理渗透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文本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无痕地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教学《家》这一课,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审视文本,我们发现,“家”这个字既是课文的题目,又是文中的生字,还是贯穿全文的文眼。因此,我们有必要和学生一起探究“家”字的造字原理。从结构上看,“家”字的“宀”的下面是一个“豕”字。“宀”代表居住的房子,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豕”是“猪”,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在古代,有了这两样才算富足安定,才算有了家。将“家”字的造字起源故事讲给学生听,并配上生动鲜活的“家”字演变图,这时学生脑海中的“家”字就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生字,而是一种温暖安定的色彩,奠定了接下来文本解读的情感基调。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用一个汉字恰到好处地渗透民族文化,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只要用心观察思考,就会发现类似的教学契机不胜枚举。

(二)在课文朗读中落实目标

课文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极为常见的教学行为。语文新课标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其中的“有感情”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的“情感”有何关系?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互相达成呢?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为“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根据本课的语言特点,笔者在教学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朗读——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如,第6自然段(“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朗读。一读,是在课前预习基础上的检查朗读,要求学生读得文通字顺,初步感受到语言的节奏规律。二读,把学生带入黄土高原的旋律中,让他们见到奔腾的黄河、酱色的黄土、火红的高粱以及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要求学生读出自己想象中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三读,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提醒他们朗读时将自己置身于雄浑刚劲的舞姿、豪放粗犷的动作和酣畅磅礴的气势之中。这样,带着画面的朗读,能激起学生心中对力量的向往之情。四读,以竞争的方式,单人挑战、小组挑战、男生队女生队挑战,让每个人的内心敲响属于他自己的那面安塞腰鼓。最后,全班合作,齐读收尾。在热血沸腾处戛然而止,生命会在每个人的心中流淌。这样的朗读,学生读出了节奏、读出了气势、读出了情感,这种情感传于口唇之间,叩响心灵之门。

在文本学习中,文本解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只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巧妙预设、灵活生成,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绝不可以把教师的所谓“思想”强加到学生头上。

二、巧妙设计:在能力迁移中落实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句话是说,教材上学到的知识,要能够迁移与运用,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就表达能力来说,它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方面。只要精心设计,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训练的过程,都是很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

如,《航天飞机》一课,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这是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更加形象生动地介绍航天飞机。这种叙述人称的转变是语言迁移运用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在课后直接完成这项练习,而是在第二课时教学中,进行了一次口语训练。在学生了解航天飞机的样子、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本领后,笔者提出口语练习的要求,并提供参考例句,让学生选择航天飞机的一个方面,同桌之间练习用第一人称口头对航天飞机进行自我介绍。这一环节之后,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航天飞机模型,请学生手持模型,把自己当成航天飞机,加上动作和表情进行自我介绍,并把模型奖励给说得最好的学生。这时,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口语练习得到了圆满成功。这样,在课后为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时,学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但这不是本教学环节的全部用意,笔者想通过这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学生对航天飞机乃至航天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从小立志献身科学。

再如,《三袋麦子》这一课,课文描写了三种小动物对土地爷爷赠送的一口袋麦子不同的处理方式。小猪——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光);小牛——保存起来,时常搬出来晒晒(保存、晾晒);小猴——全种下地(播种)。教材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三种动物的不同做法,体会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三种做法,你最赞成哪个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将学生所形成的认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创设了这样的写话情境:“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碰到类似的情况。比如说,如何利用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好办法也让这些钱使用得更有价值,请你把想法写下来。”写的过程,是个体思考的过程,也是价值观渗透的过程。

阅读、表达能力迁移的过程包含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落实的过程。当这些落实自然无痕时,语文教学便走在了一条充满情怀的道路上。

三、把握时机:在资料补充中落实

语文学习除了课本内容之外,教师往往会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起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常见的补充资料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与文章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作者生平事迹以及作品和其他的能够帮助教学的资料等。在使用这些资料时,除了考虑资料与文章教学的契合度外,教师还要把握出示资料的时机。资料出示的时机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

如,在教学《放飞蜻蜓》一课时,有两位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在课上,这两位教师都简单补充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资料:“陶行知(1891—1946),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但是,两位教师出示这个资料的时机不同。第一位是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生平,然后匆匆地转入正文的学习;第二位教师是在课末分析完陶行知的动作、神态、语言,让学生感受到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诲后,紧接着过渡:“这就是我们的陶行知爷爷。”然后,出示陶行知的照片和生平介绍。通过两位教师的介绍,学生都能够了解陶行知的生平,但从情感的角度来说,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则让陶先生在学生心目中更有高度。

与《放飞蜻蜓》不同,在教学《虎门销烟》时,需要告诉学生晚清吸食鸦片导致的种种恶果,以此引起学生对鸦片危害的了解,使他们明白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像这样的背景资料很适合在课堂一开始就出示给学生——奠定课文学习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上拓展的资料,有些可以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有些则可能是临时生成的,有些甚至可能是课后补充的。但不论是哪一种,用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地方,便可以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今社会,许多人被戏谑为“有知识没文化”。这里的所说的“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即他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关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福祉,实在是一件大事。作为有着文化传承功能的母语教学,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主动寻找有效的、艺术的落实途径,非常有必要。当然,所有的落实方法还必须以学生自身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为底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情感态度阅读课堂价值观
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简评
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