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空间与图形”为例谈数学活动中的问题设置
2019-04-12陈蓓秦晏伦
陈蓓 秦晏伦
【摘要】本文以教学“空间与图形”的相关内容为例,论述在数学活动中设置问题的方法,提出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出课题、点拨学生、发展思维、总结提炼等教学途径,以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设置 数学活动 空间与图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28-0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重在思维,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了思考,才能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把外显的数学活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活动需要学生的参与,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活动情境,问题设置重在“引”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教学往往通过某个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情境来源于生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设置在创设情境中起了关键作用。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创设如下情境。喜羊羊和灰太狼在赛场上赛跑(跑道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喜羊羊获胜了,灰太狼不服气了,跳起来喊:“不公平,不公平,我的跑道长!”羊羊们也不高兴了,说:“你真没劲,输了就找理由,我们的跑道才长呢!”教师适时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看来需要一个有智慧的人帮他们解开谜团。同学们来猜猜看,谁的跑道长呢?”学生七嘴八舌。教师引导学生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到底谁说得对?我们得拿出最有力的证据,要摆事实讲道理。那么你觉得他们赛跑的路线和我们所学的什么知识有关呢?”“跟上节课学的周长有关系。”学生得出了本节课的主题。
创设情境是为了数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进入课堂,大大增加了学习兴趣。然而,教师的目的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把数学融合到情境之中。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正如案例中的教师成功地把周长的概念生活化,学生清晰地知道跑道的长短与操场的周长有关。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开发生活资源。
二、开展数学活动,问题设置重在“点”
数学活動中,学生可以感受;有了数学思考,学生可以探究。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才可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开展数学活动是学生获得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做中学”可以是单一的模仿,“在学中思”就不只是模仿了,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需要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点”进学生心里,伸到最近发展区,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开展两个数学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教师提问:“数起来是不是有点麻烦?有办法化解这个麻烦吗?”活动二: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沿着高来剪开呢?”从而让学生明白沿着高剪才能得到直角,接着让学生自己再尝试沿着高将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并思考:①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②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关系?
案例中学生通过数方格就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但这并不是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数学知识,才是数学活动的意义所在,才是教师的任务。
三、发展学生思维,问题设置重在“拨”
数学思维这个领域,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要获得一定发展。所以在数学活动时,教师不光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达到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思维往纵向发展。有意识地设置“坡度”,留一个问题“拨”动思维,可以让学生思维发散,深化教学目标。
以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中的练习题为例,问题1:你能确定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有些学生很快便得出了结论:三个三角形依次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学生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第三个三角形上,有学生提出疑问: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能露出一个锐角。这时教师利用藏在信封中的三角形展示三种情况,从而明确:光看一个锐角并不能判断这个三角形到底是什么三角形,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只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问题2:如果露出两个角,都是锐角呢?问题3: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可能出现几种情况?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得出:在一个三角形中,当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时,第三个角就小于90°,它是锐角三角形;当两个锐角之和小于90°时,第三个角就大于90°,它是钝角三角形;当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时,第三个角等于90°,它是直角三角形。问题4:如果两个锐角的度数相等呢?你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吗?学生再次得出:有两个角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如果这两个角都是60°,那它就是等边三角形;如果两个角是45°,那它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了题目的坡度,用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组,由简单到复杂,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一个问题组使整个数学活动充满了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新的思维平台上深入思考,沉淀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四、总结活动经验,问题设置重在“理”
《小学数学研究》一书指出: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积淀下来的认识。数学活动的作用是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个过程离不开交流总结。交流能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总结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厘清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以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教师设置了三个问题。问题1: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问题2:在研究面积时我们通常会把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有办法探究圆柱的体积吗?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问题3: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教师通过前两个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后整合、思考,把形象的立体图形抽象在自己的思维空间中,使整个体积推导过程清晰;最后一问使学生厘清了整个推导过程,并能通过交流进行总结。在数学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提问只限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提问需要有启发性,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观察、思考、总结,才能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这样的回顾反思过程,可以及时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使知识构成从零散走向系统化。
数学教学活动精彩纷呈,活动中的问题成了思维最好的桥梁,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点拨学生,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利用问题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让学生沉淀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孔凡哲,黄建宏,黄荣良,唐采斌.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杨及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11)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