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019-04-12徐琳
徐琳
【摘要】本文论述有效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初始阶段,低年级语文教师应着力于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并在导向性评价中实践语言,最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口语交际 表达 情境 教法 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91-02
南京特级教师宋运来说:“在语文教学所强调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当中,说和写最为重要,会说话的人,即使卖菜也能比其他人卖得多,卖得快;会写的人,凭笔杆子也能吃饭;而能说会写的人最了不得,更容易平步青云。”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应从低年级抓起,笔者在研究教材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有利因素,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一、创设丰富情境,以欲望促表达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显然,枯燥的讲授只会让学生对口语交际这一特殊课型丧失兴趣,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教师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绪及语言表达的动机,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有话想说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常态化,多媒体所呈现出的直观生动的画面、色彩、文字、动画、声音等,无不深深地吸引着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多媒体还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情境,这对于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会转述》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转述方法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这样一个动画情境:最近,动物王国里出现了禽流感,狮子大王可急坏了,连忙张贴布告,让小动物们明天8点以后到动物医院打疫苗。小鸡看见了,连忙去小鸭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它。此时,动画戛然而止,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鸡,你怎么把这个消息转述清楚呢?学生被动画深深吸引,班级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纷纷投入到讨论交流之中。
(二)语言创设情境,有话能说
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口语交际中创设故事或景物情境,让学生在娓娓动听的描述中走进情境,这既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训练,又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主动模仿教师语言表达的欲望。在《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在班得瑞的曲子《春野》中,用语言开始了笔者和孩子们的春之旅。“爱画画的春姑娘总喜欢到处跑,跑到哪儿,就把她的画笔带到哪里。瞧,她来到了田野里,画出了嫩绿的小草,画出五颜六色的野花,画出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画出了蓝天中自由飞翔的小燕子。你们看到了吗?”学生似乎从美梦中醒来一般,乐呵呵地点着头。“那你看到春姑娘了吗?她还会在哪里画画呢?和你的同桌也来说一说吧?”同时,出示部分提示词,帮助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说话练习结束后,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贴在教室后方与同学一起阅读、学习。
(三)角色创设情境,有话会说
角色扮演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虽然是情境模拟,学生却能设身处地快速进入角色,或扮演规劝他人的大哥哥、大姐姐,或扮演做了错事而道歉的小朋友,或扮演去做客的阿姨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在《问路》一课中,笔者在学生读懂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扮演小学生和解放军叔叔,由于有了方法可参照,学生演得特别入情入境。
二、借助多变教法,以形式练表达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口语交际应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灵活”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不固定,不统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这决定了口语交际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了情境创设,还可以进行四人小组的讨论、将介绍对象带进课堂(如《爱吃的水果》《喜爱的玩具》)、评选故事大王(如故事的续编)、传话游戏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保持对口语交际课的兴趣,其表达技巧自然水到渠成。
在《我们来讨论》这节课上,笔者先让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识,有了平日媒体的宣传、家长的教育,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在此基础上,笔者出示书上的四幅图,请学生每四人组成小组讨论:他们做得对不对?应该怎样做?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位学生做介绍,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对于讲得不完整、不恰当的地方进行补充,对于能将做错的地方和应该怎么做说清楚的学生,笔者给他们颁发“最佳交通警察”的荣誉奖章,而对于能认真聆听,并进行积极补充的学生也给予表扬。这样教学,不但激发了更多学生说话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认真聆听的习惯,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贴近生活实际,以评价践表达
语文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教师尤其要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并将它们从课本延伸到生活中。如《问话》《打电话》《招待客人》《求助》等口语交际话题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尽量多的表达机会,让学生真正得到自主发展,但这种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既要重视实用语言的合理性、規范性和应变性,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不足,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鼓励,以深入挖掘其交际潜能。在口语交际的评价环节,学生应作为评价的主体,自行与同伴面对面提出意见,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如在《问路》一课的拓展巩固教学中,笔者扮演问路人与学生进行对话,具体情形如下。
师:小朋友,请问到两代帝师翁同和纪念馆怎么走?(生1茫然地看着笔者,随后盯着自己的脚尖不吭声)
师:小朋友,这是我第一次来××,路不太熟悉,你知道翁同和纪念馆怎么走吗?
生2:我不知道。
对此,笔者让其他学生对这两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如下。
生3:第一个小朋友的态度太不大方了,不知道就直接说不知道嘛,还让别人问两次。
生4:就算你不知道,但直接回答“不知道”对一个外地游客来说是不是很不热情啊?应该这样说:不好意思啊,我也不知道,你去问问别人吧。
师:游客已经感受到××人的热情了,能让他感受到××人的友好吗?
生5:不好意思啊,我也不知道,我带你去岗亭问问警察叔叔吧!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对待外地游客自然大方、热情友好,再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
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课既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课堂,教师是以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向,重视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和生成,让低年级学生的说写能力在每一个情境、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评价中得到发展,为今后成为一个能说会写的人奠定基础。
口语交际课是依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交际,规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一种课型,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因此,无论是在备课时,还是在教学中,教师都要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即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训练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开口表达的时间,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