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儿童习作的真实之美

2019-04-12左海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作儿童生活

左海霞

何谓“儿童习作”?儿童习作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它是真言,是儿童的情语,是儿童生命情怀的表达。它是儿童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用童言稚语传递童年情趣的一种载体,是儿童言语能力习得和精神丰盈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是属于儿童自己的自由表达;它是一种自然的倾诉,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生动的情节和完美的结构,只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淌;它是一座想象的花园,在儿童的世界,万物皆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些,也恰是儿童习作真实美的所在。在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务必让儿童感受这种真实之美,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作品质,在习作中表达自我,发现自我。

一、直击现状:作文与“真实”愈走愈远

1.千篇一律,缺少个性

以笔者学校的一次考试作文为例,题目是写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次节日,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主题,邀请了制作泥人、糖画、棉花糖及魔术表演等方面的数位民间艺术大师给学生表演和义卖。操场既是舞台,又是集市,活动很受学生欢迎。然而,批改习作时我发现,六个班的学生几乎都喜欢糖画,描写也是大同小异。我感觉自己在重复地读同一篇作文,味同嚼蜡。

难道300名学生真的都喜欢糖画这一种民间艺术吗?显然不是。只是这个题材老师之前教过,学生能直接拿来用,至于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并不重要。其实这只是一个缩影。学生在习作中对日常生活公式化、模式化表达早已习以为常,长此以往,只会失去个性化表达的能力,失去对母语丰富表现力的感知能力。

2.成人思维,童心缺失

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习作,给买了好多作文参考书,早早地就让孩子学着写日记,这本是好事,但孩子过早、过多地介入写作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培训班为了速成,多是教给孩子写作技巧,表面上孩子习作像模像样,实际上过早地接受训练,习作难免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其次是家长指导。这样自发性的指导多是经验式的,易将儿童的真实生活朝着成人自以为是的目标不断拔高,将成人眼中的“精彩”代替儿童心中的“童趣”。这样不懂儿童,把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强加给儿童,不仅是对儿童的极大伤害,也使得习作与儿童当下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使儿童真实的情感在习作中无处安放。

3.虚拟网络,替代现实

先来看一位学生的一段文字:

这时,我选择到克洛斯星,正好看到火影忍者在进行精灵比赛,我就参加了。他用的是99级巴鲁斯,我用的是100级步步花,我想他肯定不是我的对手,再说我已经满级了。我用飞叶风暴打了他156滴血,他用克制打掉我316滴血,我很害怕,因为他的克制是用我打他的血双倍返还给我的。

这是笔者班上学生玩游戏的一段经历。不难发现,随着科技产品的日渐便捷,网络生活越来越低龄化,随处可见学生打游戏、玩电子产品。接踵而来是网络语言的渗透,诸如“神马都是浮云”之类的语言经常在学生习作中出现。在这些背后,我们发现,游戏内容的暴力、血腥以及单调让学生失去温情和敏感;网络语言的新奇、無厘头更是让初步接触习作的学生无法真切感知母语的美感。

二、还原真实:为习作打上童年的烙印

1.还原真生活

要让学生真写作,就一定要让他们有真切的感受与体验;要让学生的写作发乎心灵,就一定要从丰富他们的心灵开始。首先,生活不是“大事记”。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大事如参加活动、出去旅游等才可以成为习作素材,往往忽视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所以,学生发愁无内容可写,要不就仿写作文选,要不就求助于大人。其实恰恰相反,每日生活的点滴是习作素材的真正来源。实际上,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只是没有能力将这些素材从日常生活中拣拾出来,没有办法找出这些生活的亮“点”。为了让学生能写出自己真正的心声,学会观察生活,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点”击生活:学会观察。

案例:《调皮的太阳》

夏日午后1点多钟的大课间简直是孩子们的“梦魇”。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大家都有气无力地做着广播操。突然,阳光被云挡住,天似乎瞬间凉爽了。过了一会儿,太阳又出来,依旧火辣。太阳的小动作很快被孩子们发现了,他们竟不约而同地仰望天空。太阳被云遮住时,他们齐声欢呼;太阳出来时,他们又集体哀叹。就这么几个回合之后,太阳不躲了,孩子们一直眯着眼、仰着头等着。有人放弃:“不看了,这个太阳公公估计躲不动了!”“算了,懒家伙!”随着一声又一声的叹息,大家又开始挥动胳膊。这时,太阳又躲起来啦。全班惊喜欢呼,张锦桐由衷地说:“太阳真调皮啊!”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学生并不一定会去捕捉和留心。所以,何谓“点”击生活?顾名思义,就是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每天在记事本上写下来,字数不限。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留心自己世界里的小秘密、小游戏、小梦想、小心思、小甜蜜、小悲伤……这些小小的“点”恰好串成了他们生活的精彩与独特。如果让学生来写大世界、大事记,肯定会空话、套话一大片,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样的阅历和高度;而从这些“点”入手,因为是学生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能得心应手地表达童年特有的童趣、童心,习作内容会更加真实。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习作素材资料库。以下为一个学生整理出来的主题。

杨靖祎的习作小宝藏

我家的饭桌(早餐、晚餐、午餐)

妹妹的哭声

数学老师的口头禅(妈妈、爸爸)

语文课上的套路

我们班的开心事儿(连载)

小毽子消失了

长绳训练不容易

学校午餐中的肉圆

中午盛汤

掉在地上的废纸

口语考试的抽签

调皮的太阳(同桌、橡皮)

作业很少的时候

70分的哀怨

我的眼泪啊

老师找谈心——紧张

(2)“细”化活动:丰富体验。

一直以来,不少教师有这样的习惯:学生一参加完活动,就让写一篇作文。从教师角度来看,学生参与活动,有自己的体验,是很好的习作素材。但学生玩得高兴,写起来犯愁。为什么这样的习作对学生来说难?根本原因就在于活动内容不够细化,没有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以春游为例,往往是事前教师宣布春游地点,说明注意事项,然后就出发游览,回来再简单做总结。学生充其量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写不出来情有可原。笔者以为,这种活动的习作只能算是负担、任务。一个活动,如果想让学生进行练笔,就必须要精心设计,充分细化。

如一次晨会时,值日班长正在讲着自己搜集的资料。当他说到“有人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用中文写下‘丁锦昊到此一游”时,班上立刻骚动一片,个个要发言补充,课堂上群情激奋。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了解事件。利用各种媒介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从“网友看法”“丁锦昊其人”“丁锦昊的家人”“报纸杂志的报道”几个角度来收集资料。

2.角色体验。 从“假如我是丁锦昊”“假如我是丁锦昊的父母”“假如我是丁锦昊的同学”“假如我是第一个发现的网友”“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中任选一个为题,写写自己对此事件的感想。

3.观点争鸣。以“丁锦昊犯错,他的隐私是否应该曝光”为题进行辩论。

4.活动感受。通过对事件的了解、体验和感受,写写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

这个事件在学生逐步的深入体验中有了新的理解:“了解事件”让学生更全面看待问题;“角色体验”则让学生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观点争鸣”让学生明白面对问题要冷静、客观;“活动感受”就是学生自己最终的收获。通过对这一话题一系列的细化,最后,习作顺势而出,学生也不再为“无米之炊”犯愁。其实,这样的活动很多,比如成语接龙、“赤脚走四方”、两人三足比赛等。如前文所说,学生有自己的生活,却没有能力去拣拾记忆的点。通过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忆、发现这些事件中的“点”,当活动融入到学生真正的体验中时,习作内容也就呼之欲出。

2.还原真感情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习作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名成家,而是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用文字倾诉,能够做到“我手写我心”。现代儿童理论认为,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在游戏的世界里,学生的感情无法做到深刻、有高度。游戏只是童年的“小乐子”,所以不要总逼着学生“点题升华”。在这样“找小乐子”的世界里,学生的情动也许只是瞬间的兴奋或淡淡的忧伤,所以千万不能逼着学生将细节“写具体”。这种“被具体”带来的多半是伪感情的假大空,无半点真情。要打开学生习作的真情密码,就要给予学生一个舒适的生活状态,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而真切地感受。

(1)尊重——顺应“心”情。

一节习作课,作文题是《我的好朋友》。经过一番交流,学生开始写作,教室里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当我走到梁文身边时,发现他的稿纸一片空白。“你怎么不写啊?再拖下去,时间会很緊张的。”他低着头不理我,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我在班上没有好朋友。”说完,他就哭了。我安慰他:“不一定要写现在班上的,只要是你的朋友都可以啊。”他还是摇头:“他们都算不上我的好朋友。”我灵机一动:“那你就写写你心目中的好朋友吧!”他立刻擦干眼泪,不敢相信地说:“这也可以吗?”他欣然动笔。

喜欢自由,是儿童天性使然,习作也是如此。如果继续要求这个学生写一个好朋友,他可能迫于老师的权威也会完成,但肯定无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对习作限制越多,学生习作时就越是束手束脚、套话不断。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但更多时候,教师会选择忽略,依然坚持让学生写。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管拿到什么样的命题,只会去对照习作要求完成,离真实情感越来越远。因此,应在可能的范围内,还给学生自由作文的权力,顺应他们情感的需要。只有处在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内心的真情才会自然流淌。

(2)唤醒——拨动“心”弦。

要让学生抒发出真感情,教师就要用智慧的眼光去捕捉、寻找学生情感的共鸣区,用一种看似无痕的引导,将学生的情感之门打开,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发现自己,在对话中唤醒自己的故事,在与他人的交流、碰撞中感受自身的精彩。

案例:《照片里的故事》片段

师:这是一张照片,猜猜看,拍的是什么呢?

生:是一个湖泊吗?

生:这看起来有点像地图。

师:你们猜得好像都搭边。这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小宝宝尿床之后的“图”。

(生笑)

生:他真的在“画地图”啊!

师:我们不妨想想看,这个小宝宝怎么会尿床呢?

生:肯定是在夜里,爸爸妈妈都睡熟了。我就有过。

生:他的爸爸妈妈正在给他

换尿不湿,正好打开,还没来得及换新的,就“哗哗”尿出来了。真的,我小表弟就这样。

(生笑)

师:这就是事情的起因了。(板书:起因)再想想看,小家伙尿床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啊?

生:他的爸爸妈妈只好半夜起来换床单。

生:他肯定醒了,然后就一直哭,把家里人都吵醒了。

师:刚才我们猜想了事情的经过。(板书:经过)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小宝宝一家会怎么样呢?

(生各抒己见)

师:这就是事情的结果。(板书:结果)一张照片,通过猜测,原来藏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仅是这张照片,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童年趣照,每张照片后面都有有趣的故事,想来为我们讲一讲吗?

童年的生活总是以一幅幅有趣的画面留在学生的记忆里。上课伊始,教师就以一张照片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了表达的欲望,“情动而辞发”。

(3)诗歌——点亮“心”灯。

培根说:“记忆力归于历史,想象力归于诗歌,理解力归于哲学。”我们不得不承认,想象力是诗歌的灵魂,而读诗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感受力的最佳路径。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的思维方式具有浓郁的诗画色彩。在他们的眼中,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都会被罩上一层神奇的光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赤子之心”。葆有这份赤子之心,也就葆有童年的底色。著名学者商友敬也认为,我们的母语是诗性的语言,诗是儿童情感萌发的温床。习作起步阶段,优美的儿童诗绝对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最好资源。在三年級,我选择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和谢尔·希尔弗斯坦的《阁楼上的光》等童诗,和学生一起读诗,写诗。

案例:《开满鲜花的头》片段

今天读儿童诗《开满鲜花的头》。学生喜欢得很,一直在笑。 第一遍读完,我问:“笑什么啊?”学生举手:“老师,想到每人头上都开满鲜花我就想笑。”

“我觉得‘浪费一瓶或两瓶头油很好玩。”

“一头乱麻的人肯定是个爆炸头。”

接着全班又开开心心读了两遍。“小朋友,想想看,其他人的头上会长什么花啊?”

“头上长满康乃馨的人,一定孝顺父母。”

“头上长满仙人掌的人,一定脾气暴躁。”

“头上长着食人花的人,一定是小偷。”

“头上长着蒲公英的人,一定乐于助人。”

也许是对花不熟悉吧,其他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想不起来了,到最后全都看着我笑。“哎,如果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头上都开满鲜花,那是什么花呢?”我刚一说完,一时沉默的课堂炸开了锅。

“朱珈仪的头上开满玫瑰花,因为她漂亮又聪明。”

“孟琪的头上开满兰花,因为兰花总是发出淡淡的清香,就像孟琪总是很安静,很温柔。”

“孟洋、孟琪的头上一定开满向日葵,因为他们每天都是笑眯眯的,牙齿天天晒太阳。”

“展一苇的头上开满紫丁香,因为她很安静。”

“小王的头上一定开满喇叭花,因为他太喜欢讲话了!”

“小吴的头上一定长满仙人掌,因为他爱发脾气,还会打人呢!”小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了。

“我觉得我的头上应该开满紫罗兰,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点儿幽默。”

……

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的头上都开满了鲜花,我的课堂也收获了无尽的想象之花。

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永远像婴儿一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在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世界新奇的美丽。这和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相同的。在儿童的眼里,世界和自己是“共生”的。儿童对世界充满热情和好奇,这正是我们的教学起点。通过读诗,带着儿童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时空,让周围的世界融入他们的生命。

三、追求真实:让习作走进学生的生活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作文技巧并不重要。一个人如果有话要说,有情绪要宣泄,而且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时,他自会诉诸笔端。因为,真正发自内心的文字是与内容浑然一体、无法割裂的,而这和作文技巧无关。儿童习作,依然如此,应是儿童对生活的困惑和情绪的表达,是儿童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当习作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成为一种习惯时,作文将真正地变得自主、自觉和自由,这才是习作的真实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习作儿童生活
生活感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