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9-04-12李娜
李娜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增长,情感体验控制能力的加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进而达到小学数学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创新教育的应用也占了比较显著的地位。
自主性原则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体现,主动积极地学习;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而非死记硬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智力加工的过程,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真正获取知识和实现发展。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启发性原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授之以渔”就是对此原则的最好解释。
民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民主、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这种氛围,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怎样说,学生就怎样做,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长期以来,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正常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综合运用,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不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在生活中,做到转变角色,与学生成为朋友,平等地交换意见,从侧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中小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向学生既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又尽可能地发展每个学生各自的个性特长。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实际,学生在先天因素、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下,会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差异,这就必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从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出现创新,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才能积极主动地为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创新意识,学会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理念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不代替学生能够自主摸索出来的成果,不暗示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成长,多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因材施教,分层次分阶段设计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的体现。
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人创新的内部驱力,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和增强其创作性。为此,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可加强师生关系的交流,使之“尊其师信其道”,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可对提出的问题留“尾巴”,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插讲有关的奇人趣事激发学习兴趣等等。
民主的師生关系,能在满足学生表现欲望的同时,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维持学生创造的渴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疑问,勇于创新。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能让学生愉悦学习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意渗透转化思想,借以暗示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教师用温和的语气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来当老师,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听了这些,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并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因为有了旧知识的积累,学生们更加大胆地展开了想象,进行创新。有的用梯形拼出了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甚至正方形;还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节课教师几乎完全放手,学生们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完成了认知过程,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能让他们有选择地、积极愉悦地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创设有趣的情境,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也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的水平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经验。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不易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抽象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参与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加强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创新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善于创新,乐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能够融汇贯通。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应大力推行和实施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促进小学数学的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