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9-04-12陈伊凡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朗读途径重要性

陈伊凡

【摘 要】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和基本功。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将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放到教学任务的重要位置上。面对新时代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读悟结合、练评结合这几种途径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重要性;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教育家叶圣陶就朗读也曾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的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当时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当时的心灵沟通。”然而,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构成基本是当地农民子弟和外来打工子女,流动性大,学生语音面貌表现出普通话水平低,朗读中还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韵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表现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指导,使学生能有滋味地读,恰如其分地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实效性。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着手来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一、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逐步深入的过程。苍白的语言,单一的情境会将感情朗读陷入一潭死水,显得僵化、枯燥。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朗读课文时,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课时,教师可先根据课文内容逐一展示几幅连环画,让文章的内容在画面中呈现,也让学生能进入到画面的情境中去,同时让学生朗读相应的段落。然后老师提出:“我们把这几幅连环画看作是一部动画片,谁愿意给这部动画片配音?”这么一来,孩子们读的劲头马上就来了。

二、明确目标、读有实效

课堂上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后,更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为了避免学生泛读走过场,教师要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朗读,以达到提高朗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理解的目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提出“读”的具体目标:

1.初读课文。这一层次要求学生正确地读,正音正字,理解字词,感知整体。

2.细读课文。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进行明义性的朗读,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的效果。

3.精读课文。这一层次侧重表情朗读,从研究文章的精华之处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逐步进入情境,介入角色,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以《林海》为例,可以提出这样的朗读要求:细声轻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找出正确读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朗声通读全文,读懂词、句、段,看作者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怎样描述它的岭、林、花的特点,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精读课文,摘录文质兼美的文段反复读,看作者如何展开丰富的联想,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学生朗读的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具体的目标使学生读有方向,走有路子,达到阅读要求。学生的朗读技巧也在多层次“读”的训练中自然形成,得到提高。

三、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重点词句和段落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到文本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将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评结合、促进发展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教师要设计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朗读形式。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等。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总之,朗读在小学语文活动中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只有让学生掌握合理朗读方法,创设丰满、生动的情境,明确目标、读悟结合、练评结合地开展朗读才能紧紧扣住情感变化的主线,感情朗读才会变得既富有感情,又有灵气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张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1)

猜你喜欢

朗读途径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