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低段估算教学
2019-04-12王富刚
王富刚
加强估算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估算的作用,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将估算学习和估算能力的提高提到更高的认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已初步认识估算,但是由于数字小,孩子们基本上口算或心算就知道答案了。所以,他们对估算没什么感觉,也就是说:估算的作用没有得到突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估算能力?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结合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估算
估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进行精确计算,或没有必要算出精确结果时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它能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概算或推断。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是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它是表示对人们所要得到的理想结论给出尽量接近的值或量,或者是确定一个范围等。
二、让学生感受估算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前提是要培养学生有估算意识。要想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这一知识时,我为了让孩子们对估算产生兴趣,产生好感,举出如下例子:孩子们,假如马路上走来一位老奶奶,谁能告诉我老奶奶今年多少岁了?孩子们听我这么一问,反过来问我:“魏老师,我怎么知道老奶奶今年多少岁呢?”学生甲说:“我对她不熟悉啊!”学生乙说:“要不我去问一问老奶奶吧!”孩子们七嘴七舌的说个不停,就在此时,一位小女生站起来说:“老奶奶大约60岁吧!”听小女生这么一说,其余孩子便质问小姑娘:“你怎么知道的呢?”小女生回答道:“我是看她的长相、穿着和走路的样子猜的,老奶奶应该接近60岁了吧。”多么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小女生的回答让全班孩子感知了估算是怎么一回事,估算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總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事实际上不可能也不需要都通过精确计算解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生活是离不开估算的。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重视估算教学是有道理的,也很有必要。
三、小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估算大致有几类
小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估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大数目的粗略计算;对日常口算、笔算的验算;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量的简单推算。比如:中国每个人每餐少吃一粒饭,一天可以节省多少粮食?这就是一道对大数目的粗略估算。再如:青青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他们买了5种商品,价格分别是:48元、16元、23元、69元、31元。妈妈只带了200元钱,够吗?这就是一道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估算题。
四、小学三年级的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大估法。譬如:购物需要准备多少钱时,购买公园门票、租车等尽量采用大估法;2.小估法。比如:判断448+310的和是否大于700时,只要把两个数都忽略尾数,算成400+300=700即可判断;3.中估法。例如:三(1)班5名孩子的体重分别为:22千克、23千克、22千克、24千克、25千克,请问,孩子们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于是,我们就可以取中间的那个数(23千克)了。总之,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师一定要教会孩子们根据问题的情况,合理选择估算方法。
五、估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估算过程,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教师们要改变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估算教学中,结果不是一个定数,学生的估算过程更加重要,要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题问题方法和思路,鼓励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想法,促进学生的估算能力的提高。例如:“两位数的加减法”中,小明和爸妈要去游乐园玩,成人门票是25元,儿童门票是16元,问:80元钱买门票够吗?方法一:把爸妈的票看成30元,儿童票看成10元,则30+30+10=70元;方法二:把爸妈的票看成20元,儿童票看成20元,则为20+20+20=60元;方法三:80元买两张成人的票还剩30元,30元买一张儿童票足够了,因此拿80元可以。
总之,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需要,也是训练思维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优化教学策略,联系学生的实际等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许多国家已经把估算列入小学数学教材中。2000年美国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全体学生,应学会在计算时进行估算的策略,养成对数值做判断的习惯,我国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便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计算,也往往离不开估算。估算是估计数的意识,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一些数目的处理,近似数的比例将高于精确数。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与代数部分,要强化估算的作用。在第一学段中提出“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进行估算。”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在第三学段中提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等。总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估算的目的所在,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低年级孩子的估算能力的培养。